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如何透過經濟週期 做好投資?

理財周刊

更新於 2019年04月12日03:14 • 發布於 2019年04月12日03:14 • 胡偉良

一、什麼是經濟週期?
根據美國二百年市場經濟的經驗,經濟週期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經濟週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就要學會掌握它才能做好投資。做好投資除了搞懂投資種類和投資方法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根據經濟週期做資產配置,所謂資產配置就是把你的可投資資金分布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中,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基金、大宗商品等。
做資產配置有什麼好處?
(1)可以幫助你對沖風險,如果你的資產都是股票組成,那麼一旦市場轉向熊市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會下跌,那麼你會損失慘重。但是假設你的資產中配置了一部分債券,那麼熊市對你的傷害就要小很多。
(2)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漫長的熊市裡很難有很好的收益,而與股市對應的債市至少不會虧損,而且還有部分利息收益。
所以資產配置的意義就是要讓你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各種資產的價格波動都與經濟週期密切相關,那麼如何根據經濟週期決定投資那類資產呢?
經濟週期與資產之間的關係非常類似於四季與農民種植作物之間的關係,春夏秋冬四季是輪動的,而且非常的規律,對應不同季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土豆等等,什麼時候種什麼農民非常清楚。春天播種,夏天耕作,秋天收割成果,冬天什麼都不做靜靜的等待,如果錯過了恰當的播種時機,種了也白種。


這就是氣候週期對農民收成的影響,經濟週期對投資者的影響也一樣。農民就是投資者,春夏秋冬就是經濟週期,農作物就是投資品種,所以如果你光知道怎麼種地,但是搞不清楚經濟週期與投資品種的關係,就像指望在秋天播種、在冬天收穫一樣,會讓你徒勞無功。
所以我們常常講,真正決定你投資收益的首要是資產配置。根據投資者的個性、資產狀況、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來配置資產,做戰略性的安排,就像農民的戰略配置是根據季節決定種什麼,比如春天適合播種的有水稻、花生、土豆,這就是符合季節特點的投資品。而戰術性的動作是在戰略配置的前提下,決定那種投資品多一點,那種少一點。
本文的目的就是在經濟週期和金融投資品之間建立一個分析框架,讓我們明白經濟是如何更替的,比如在經濟週期的通貨膨脹期,商品的價格會上漲,而在通貨緊縮期,債券的價格會上漲,當我們明白了這些關係,我們就像一個經驗老到的農民知道怎麼耕種。
二、 分散投資
資產配置的一個特點就是分散投資,這樣可以降低風險,但分散投資不是指你購買不同的股票,而是指在股票、債券、黃金等流動性很強的資產中分配你的資金,但是現在做資產配置時除非狀況特殊,否則不太建議納入房子,因為當下房子價格已經不具備投資價值,風險很高,流動性很差。


資產配置第一種方法叫做「靜態」配置,就是每種資產都配置一點,它可以讓我們在發生突發的意外事件時減少損失,比如發生股災了,如果股票在你的資產中只是一部分,那麼肯定比全部資產放在股票裡的人損失小多了。但是這個方法有個問題,當組合中的某種資產的價格大漲,你會不自覺的多配置,這是錯誤的,因為資產的價格已經漲上來了,風險變大了。
正確的投資是在這個資產的價格降低到歷史低點的時候買入,然後在歷史高點的時候賣出,資產配置的原則和我們說的逆向投資是一致的。
正確的分散投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會隨著經濟週期的變化而提前做好準備,這就是主動的管理投資組合,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一樣被動的應對市場,當然前提是你像農民一樣知道,冬天過去後春天一定會到來。
通貨膨脹和股票波動是什麼關係?
通貨膨脹一般是多發貨幣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的風險越來越大,比如在八○年代的物價,和今天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了,那時候萬元戶相當於今天的千萬富翁,所以如果你的資產沒有找到合適方式增值,比如存銀行就一定會大幅度貶值,通貨膨脹看不見,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真實的風險越來越大。而股票的波動剛好相反,在短期裡波動很厲害,看上去風險很高,但是拉長時間看,風險會越來越小。

三、經濟週期是怎麼產生的?
到底什麼是經濟週期?從美國二百年的歷史看,經濟週期總是重複循環的運動。經濟活動從增長到緊縮的交替稱之為一個週期,一個小週期的平均時間大概是四年。
那週期是怎麼產生的呢?從根源上說,來自於人性的貪婪、恐懼,以及樂觀與悲觀。所以如果人性不發生根本的改變,經濟週期就不會消失。
經濟復甦和經濟衰退是因為人們會對外部資訊和刺激做出反應,然後不斷的犯下同樣的錯誤,所以導致經濟衰退或者增長。比如人們預期經濟會增長,就會擴大生產,如感覺經濟開始衰退,就會解雇工人。因為人們總是短視的,習慣於把當下的狀態當成長期的狀態,如果經濟繁榮了一年,就會認為未來也會一直這樣,如果發生了衰退,那麼他會覺得未來也會一直衰退。


所以經濟週期本質上,是人性對市場訊息和對未來預期的重複反應模式導致的。
四年的短週期名叫基欽(Joseph Kitchin,美國經濟學家)週期,它服從於長週期,總共有二個長週期,第一個是為期十年的朱格拉(Clement Juglar,法國醫生)週期,第二個是為期五十年至五十四年名叫康得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前蘇聯經濟學家)的長波週期,這都是以發現這個週期的人名字命名的。
康得拉季耶夫長週期主要關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因素,長週期趨勢決定了組成該週期的小經濟週期的特性,長週期是通貨緊縮,那麼小的基欽週期也會是通貨緊縮,長週期是通貨膨脹,小週期的主要走向最終也會是通貨膨脹。
每個經濟週期都不太一樣,第一個原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經濟週期的主要經濟體會發生很大變化,比如十九世紀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農業,後來變成了工業,現在變成了資訊產業和高科技。
第二個原因是政府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對經濟干預的能力越來越強,所以經濟的波動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我們必須明白,經濟週期的過程是不斷累積的 ,而且一旦確定了一個趨勢,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短時間很難改變,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短週期內的短暫現象當成是長期現象。
四、投資者怎麼利用經濟的週期?
首先你要識別當下處在什麼週期中,然後利用你掌握的金融知識結合經濟週期進行投資,就像農民判斷春天到了就開始播種,秋天開始收割一樣。在經濟衰退的初期,是購買債券的時機,在經濟恢復後會有收益,而在經濟最黑暗的時候,是買入股票最佳的時機。
我們來看看經濟事件發生的次序,經濟就像一個在圓形軌道上行走的火車,火車頭是央行,各節車廂代表著各個經濟的發展階段。
在經濟陷入衰退的時候,火車頭開始發力,標誌就是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通俗一點說就是向銀行提供更多的貨幣,同時降低利率,企業這個時候獲取貸款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這能夠緩解企業的困難,提高企業的積極性,讓經濟加速走出低谷,這就是經濟的第一節車廂:利率下降和流動性增加。
這個時候第二節車廂開始了,因為市場有充分的流動性和低利率,股市會開始走出谷底。接著第三節車廂開始了,一般是對利率最敏感的行業,比如房地產,接下來是和經濟發展同步的行業,比如製造業開始恢復,因為這個時候消費者通過信用貸款消費了更多的商品,商品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最後是第四節車廂,也是滯後於經濟發展的行業,比如重資產行業也會開始恢復。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