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司都會將股票拆分,像是輝達(Nvidia)就在2024年10月宣布股票拆分計畫,其實不只輝達,蘋果、特斯拉也曾執行過股票拆分,究竟股票拆分是什麼?對企業來說有何意義?
股票拆分stock split是什麼?
股票拆分是指公司通過增加股票數量來提升股票流動性。雖然在拆分後流通股數量會按特定比例增加,但所有股票的總市值不會改變,因為拆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價值。
最常見的是1股拆2股或1股拆3股,這意味著每持有1股的股東在拆分後將擁有2股或3股。
股票拆分優點與缺點
其實不止Nvidia,許多科技巨頭也曾經宣布股票拆分,包括蘋果、Google等,主要有3個好處:
優點1:降低投資門檻: 股票拆分後,該公司單股價格降低,讓更多投資者能夠買入股票,增加市場上的交易量和流動性。
優點2:增加市場吸引力: 股票拆分往往被視為公司未來成長的正面信號,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並可能推動股價上漲。
優點3:提高流動性: 股票數量增加,交易更加頻繁,有助於縮小買賣價差,降低交易成本 。
翻開歷史紀錄,Nvidia曾在2021年7月執行過分拆股票,激勵股價一度大漲逾7%。其他科技巨頭也曾執行過拆分股票,包括:
Nvidia宣布股票拆分!還有哪些科技巨頭執行過股票拆分?
公司 分拆比例 分割生效日 Nvidia 1比10 2024.6.7 特斯拉 1比5 2022.8.24 Alphabet 1比20 2022.7.18 亞馬遜 1比20 2022.6.6 Nvidia 1比10 2021.7.20 蘋果 1比4 2020.8.31
然而,股票拆分也有缺點。
缺點1:增加行政成本: 股票拆分需要遵守法律和監管要求,過程複雜且昂貴。
缺點2:吸引短期投資者: 股票拆分後,較低的股價可能吸引更多短期投資者,增加市場波動性,對長期投資者不利。
缺點3:無實質性價值增長: 雖然股票拆分降低了單股價格,但不改變公司基本面,對於公司的市值和業績沒有實質性提升 。
另外,降低股價也可能會使公司面臨被交易所除名的風險,特別是在股價長期低於每股1美元的情況下。
黃仁勳怎麼看AI趨勢?
回到Nvidia財報,黃仁勳表示:「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AI將為幾乎所有行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公司提高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同時擴展收入機會。」
這一樂觀的展望強化了Nvidia作為AI熱潮最大受益者的地位。該公司的AI晶片幫助數據中心開發聊天機器人等工具,近兩年來需求激增,推動銷售和市值飆升。
黃仁勳指出,Nvidia希望將技術賣給更多市場,超越大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並表示AI正在向汽車製造商和醫療保健客戶轉移,各國也在開發自己的系統,這種趨勢被稱為「主權AI」。
Nvidia財務長Colette Kress在電話會議中也表示,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並強調了AI市場的巨大潛力。分析師Jacob Bourne稱Nvidia的季度報告「再次挑戰了重力」,儘管許多科技公司渴望減少對Nvidia的依賴,但「他們還沒有完全做到」。
延伸閱讀:輝達市值超越全球多數國家GDP!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排行一次看
Nvidia是怎麼從顯卡公司,到全球AI當紅炸子雞的?
Nvidia由黃仁勳於1993年創立,最初提供電腦遊戲玩家用的顯卡。黃仁勳早早認識到公司的晶片非常適合開發AI,這一發現開啟了新的市場,讓Nvidia在競爭對手之前占得先機。
Nvidia的H100 GPU 自2022年OpenAI的ChatGPT發布以來成為必需品,這些晶片每顆售價高達數萬美元,且經常供不應求。Nvidia的四大主要客戶——亞馬遜(Amazon)、Meta、微軟(Microsoft)和Google佔據了約40%的銷售額。
目前,Nvidia的市值已超過2.34兆美元,成為僅次於微軟和蘋果的第三大公司。
Nvidia乘著全球AI起飛
Nvidia的AI晶片已成為各大數據中心的熱銷商品,並帶動了公司的銷售和市值飆升。隨著生成式AI系統需求的不斷增長,Nvidia在AI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
AI技術的應用範圍廣泛,從文檔撰寫、圖像生成到更加擬人化的虛擬助手,Nvidia的AI晶片在這些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Nvidia預計將迎來更多的垂直市場機會,創造多個數十億美元級別的新市場。
黃仁勳表示,公司正在為下一波增長做好準備,其新晶片平台Blackwell已全面投產,為處理數兆參數的生成式AI奠定了基礎。這一展望顯示了Nvidia對未來的強大信心和持續增長的潛力。
Nvidia在AI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及廣泛的市場應用,使其成為全球科技行業的領軍者。在未來的AI發展中,Nvidia將繼續扮演關鍵角色,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變革。
延伸閱讀:GTC另類亮點:黃仁勳28萬的「蜥蜴壓紋」皮衣!盤點7件經典夾克,靈感出自她們
資料來源:Hjnews、Investopedia、BNNbloomberg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林美欣
延伸閱讀
特斯拉、比亞迪變「血鑽石」幫兇?外媒爬梳永續報告書,挖出電動車大廠背後勞權問題
大立光遭控盜用光學軟體「HALCON」求償10億!聲明曝2心聲「將秉持最大善意」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