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婦口乾舌燥 誤更年期報到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10月23日21:41 • 發布於 2021年10月23日21:41
48歲女子口乾舌燥以為更年期提早報到,中醫師賴博政確診為乾燥症。 (台北醫院提供)
48歲女子口乾舌燥以為更年期提早報到,中醫師賴博政確診為乾燥症。 (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48歲陳小姐,數月前正值夏季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仍覺得口渴;中秋節過後天氣轉涼,她口咽卻變得更乾燥,甚至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乾澀有異物,說話聲音也變得低沉沙啞不舒服,懷疑更年期提早報到。中醫檢查確診為「乾燥綜合症」。

衛福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40~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以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下完成進食。

賴博政指出,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常發生腎臟及肺臟受損,大約有6~8%患者有惡性腫瘤。

賴博政表示,中醫將乾燥症歸於「燥痹」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治療方式改善症狀。

他說,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更應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避免症狀加劇。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使用凡士林或乳液在體表輕微塗抹緩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