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罷免傅崐萁的民團「微光花蓮」傳出,領銜人遭花蓮選委會查水表,引發簽署罷免的民眾不安。據了解,事實上,不僅花蓮罷團疑似被查水表,全台各地罷藍委民團也有領銜人遇到類似的情形。知情人士強調,中選會已發公文提醒,依規定查核身分只有由主辦選委查對,並以郵件寄送方式進行;若遇其他不太合理的方式進行,比如登門查詢或打電話,一律都要提高警覺。
罷藍委民團已有34件第一階段達標,並已將罷免提議書送至中選會。不過,據了解,除了「微光花蓮」之外,也有其他罷團領銜人被查水表,或遭遇晦暗不明的騷擾事件。罷免領銜人被鎖定為查水表的目標,主要原因是領銜人很難更換,一旦失去原本的領銜人,很可能導致罷免失敗。
按照中選會的相關規則,如果罷免第一階段已經送件,要更換領銜人只有3種方法。第一,領銜人死亡。第二,罷免案第一階段已送件的大約3千份名單,必須找到其中的一半(50%),請這1500人再簽一張更換領銜人同意書。第三,重組罷團,重新再送一次第一階段,已送件的3千份名單不能再重複使用,導致第二階段難度會更提高。
知情人士透露,有罷團領銜人遭遇疑似被跟蹤,該領銜人警覺心很高,周旋了一陣子才甩掉跟蹤者。有領銜人收到選委會來電稱,「有東西要寄給你,跟你核對一下,這是不是你本人的手機號碼跟地址」,事後該領銜人從選委會官網回電查詢,才確認是選委會致電聯繫的沒錯。諸如許多遇到陌生人來連絡等事情,都讓不少領銜人備感壓力,「大家都是扛著壓力在堅持。」
近期有一些罷團領銜人曾在公開場合舉辦活動,或上電視政論節目分享連署過程,因此曝光長相,難道不會增加被盯上的風險嗎?知情人士說,「其實有曝光長相的領銜人,反而比較安全!」因為有曝光的領銜人,受到關注度較高,大家都認得他,有心人士反而不敢輕易做出跟蹤或騷擾的行為。沒有曝光長相的領銜人,反而更容易被私下找麻煩,非常時期大家都要小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