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久站值勤 38歲員警靜脈曲張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3月30日13:53 • 發布於 03月30日13:53
陳姓員警由於長時間久站值勤,左腿血管逐漸鼓起,腿部看起來就像爬滿了蚯蚓般的血管,就醫確診為第2期靜脈曲張,新式微創旋轉刮刀助擺脫困擾。 (記者陳金龍攝)
陳姓員警由於長時間久站值勤,左腿血管逐漸鼓起,腿部看起來就像爬滿了蚯蚓般的血管,就醫確診為第2期靜脈曲張,新式微創旋轉刮刀助擺脫困擾。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8歲陳姓員警,由於長時間久站值勤,左腿血管逐漸鼓起,腿部看起來就像爬滿了蚯蚓般的血管,不僅影響外觀,日益加重的痠麻、腫脹和疼痛感,也讓他非常苦惱。就醫確診為第2期靜脈曲張,醫師建議進行新式「微創旋轉刮刀靜脈曲張刮除術」,不僅左下肢不再有明顯鼓起的血管,原先的不適症狀也都消失,術後第2天即出院,第3天回歸工作崗位。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郭彥辰表示,新式的微創旋轉刀刮除術優勢,包括精準快速:這項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技術,利用先進的旋轉刀具將病變的靜脈刮除,精確度極高。由於屬微創手術,恢復更快,相較於目前全世界盛行的手術方式,最新的微創技術傷口最少,也極小,手術時間最短,約15至30分鐘,術後恢復時間大大縮短,減少術後疼痛感。

郭彥辰說,這項手術能有效去除靜脈曲張並改善血液循環,對皮膚和血管損傷極小,手術後不會留下大範圍的疤痕,且效果長期穩定。

郭彥辰指出,靜脈曲張可分為0到6期,0期是還無法肉眼發現靜脈病變跡象,第1期表徵是皮膚出現微血管絲或蜘蛛網血管;第2期則可以看到表皮浮出青筋(血管),且站立時血管直徑大於3毫米;第3期則是會開始出現水腫,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腿部沉重感、搔癢、抽筋、疼痛、皮膚顏色改變、容易無力、疲勞等。

郭彥辰表示,目前針對靜脈曲張的多種治療方法,像是硬化劑或是組織膠水注射對於病變血管管徑太大的效果不佳,血管內雷射或是電燒灼治療可能會因能量的控制差異,導致效果不如預期甚至造成皮膚壞死、軟組織熱傷害,甚至神經損傷的可能性。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郭彥辰說,有靜脈曲張或血栓病史、年齡大於40歲、女性(尤其多產婦)、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者、肥胖者,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記者陳金龍攝)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郭彥辰說,有靜脈曲張或血栓病史、年齡大於40歲、女性(尤其多產婦)、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者、肥胖者,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記者陳金龍攝)

最新式的微創技術不僅傷口小,因手術時間短,可大幅降低麻醉期間的併發症風險,也非常適合高齡族群。

郭彥辰提醒,有靜脈曲張或血栓病史、年齡大於40歲、女性(尤其多產婦)、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者、肥胖者,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需久站時,可穿著壓力襪(或稱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控制體重、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穿著寬鬆下著,加強腿部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