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數台灣人而言,第一個接觸到的外語通常是英文,我們幾乎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但以我自己為例,我對英語的熱情卻沒有隨著學齡增加而變多,反而是越來越感到焦慮,最終到了想要逃避的地步。
出社會之後,我想彌補心中沒將英文學好的遺憾,但在看了很多人的分享後,總覺得好像也只能咬牙硬撐,努力讓自己克服對英文的恐懼。雖然這個想法也沒什麼錯,但我總感覺少了些什麼,讓自己沒有辦法「真心誠意」地想要學習外語。
我認為,我們對於英文的「恐懼」,其實來自英文的「語言重量」。
當前世界諸國都認可英語的重要性,這讓人們覺得:這麼「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學會,就會被淘汰。再者,英文在台灣是一門非常有系統的語言知識,且被置入於幾乎所有教育階段內,當它被建構為一項重要的語言學科,想當然耳,在這樣的框架下,如果自己的英語學科表現不好,其影響不可謂不重。
相較於不會日文、韓文或西班牙文……人們對「英文不好」的壓力大得多,這股高壓不只來自社會,也源於自己心中。這樣的狀況在其他國家也有,台灣並非特例,而消極地接受這個事實,恐怕無助於減輕我們對學英文的恐懼。
既不想放棄學習英語,卻又心生膽怯而無法前進,該怎麼辦?就我個人的經驗,暫時放下「英文」,而從「多語」的角度切入,或許是一種選擇。
那麼,所謂從「多語」的角度切入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先讓語言回歸單純的狀態。
透過多語降低英文的重量,拉近我們與外語的距離
其實英文就和我們的母語一樣,是一種語言,而不是唯一的語言。因此,當我們開始接觸不一樣的語言(例如日文、韓文、義大利文等等)時,很自然地會把英文視為相對的另一種語言,而不是唯一一種語言。
許多人「害怕」英文,是因為打從心底認為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非學會不可的外語,所以當學不好英文,內心便會產生一股自責感,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不夠認真」,才學不好英語。
事實上,不論你學哪一種語言,一開始都是從零開始,也可能會一直犯錯。當你覺得學習英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以想像歐美人士學中文時也一樣充滿挑戰,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同。
我也遇過一些人跟我分享:「我英文都學不好了,怎麼可能還去學其他語言?」這句話的背後,其實仍是建立在英文「最為重要」的前提,因此才會認為如果要學外語,應該要先把時間花在英文,等英文精熟以後才「有資格」去接觸其他語言。
我也認為,語言是等價的,一個人學得好英文,並不表示就可以學好日文;就算英文能力欠佳,也不等於就學不會德文。
想找到學習熱情,必須先思考文化契合性
我們在學習語言時,對該語言所投入的熱情,程度會與文化契合性有關係。這就和學生時期探索興趣一樣,外語學習的範圍很廣,如果只接觸英文,就永遠沒機會知道自己會對怎樣的文化更有共鳴。
許多台灣人喜歡日韓音樂、流行文化,因此有了動機去學習日文、韓文。同理,沒接觸過義大利文化的你,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會喜歡上義大利語呢?沒有體驗過越南流行歌曲,又怎能篤定自己不會因此想學習越南文?
除了生活上的動機,工作契機也可能引發自己對外語的熱情,我個人就是一例:對於教育和文化的熱愛,使我想要學習外語。我所認識的另一位教育界同行,為了幫助身邊的弱勢學生而自學緬甸語;我在日本也遇過不少日本人,因為結交了台灣朋友而想學中文。
回想我們學英文的初始,往往都只是因為「必須學」,而不是「想要學」;學生時代的我,比起了解歐美社會,更關心的其實是身邊的同學,要說我對歐美文化有什麼共鳴點,當初應該是沒有的。
因此,當我們認知到英文與世界上所有語言都一樣,就只是一種語言,自然就能降低「英文的重量」,平常心看待它跟我們的距離。而培養這種「平等看待每一種語言」的態度,正是我們在教育現場提倡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一步。
不精熟又怎樣?就算只會自我介紹也可以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永遠要反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學習外語?」這是因為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們必須把外語拿來使用,以達成你要的目的。
以我自己學習日文的經驗,起初用上最多的就是自我介紹。到日本留學後,每參與一次新課程、到一個新的地方參加活動,都需要自我介紹,光是開學的兩週內,算一算就至少自我介紹超過 20 次。也就是說,以自己要使用的「目的」來思考,一開始只需要學習你最會用到的語言知識即可。
初到長崎,我在宿舍收到一張語言活動廣告單,在實際參加聚會後才知道,該團體是一個名為 Hippo 的多語言學習組織,主要透過日常會話的沉浸,讓參與者自然而然習得多語。參加 Hippo 的日本人通常會講 2-4 種外語,但並非以精熟為目的,而是能掌握自我介紹、日常會話即可。
具體來說,加入 Hippo 後一開始會強調從「模仿」入門,不必狂背單字、記誦文法,僅僅是先聆聽簡單的外語會話,並進行跟讀、仿說,然後學習自我介紹。這個語言團體把多語當作交流的工具,而非作為精熟能力的證明,對我在學習外語的心態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一個外國人,來到這裡參加語言活動時,聽到日本人可以說著簡單的中文,彼此之間的距離瞬間縮短了。我在團體中也遇到許多年紀比我大的學習者,更有很多家長跟小孩一起參加,他們都會說上 3-4 種外語,雖然皆是自我介紹的程度,但已經非常足夠,大家也都樂此不疲,也對特定的外語產生了情感。
對語言產生「情感連結」,更能持之以恆
談及這個多語學習組織,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寄宿家庭。
簡單來說,會員可以在其他國家的會員家裡,進行短期的寄宿生活,從小學到成人階段都有。部分孩子也因為小時候就有體驗異國文化的經驗,萌發了進一步學習外語的動機,這是因為,當我們可以用一項語言去和其他國家的人互動,慢慢地,語言就會跟情感產生連結;有了情感的連結,很自然地就會想要學習。
而這樣的動機,正是學習外語最關鍵的能量。畢竟想要進一步精熟外語,枯燥、撞牆期的過程是難以避免的,如果自己對特定外語抱有情感,這份情感就能協助我們度過學習外語最辛苦的階段,較不容易因遇挫折就半途放棄,甚至會在這些挫折與困難中找到另類的樂趣。
不過,本文所指的「情感連結」,並非單純指與外國人互動交流,對象更包括目標外語的「文化、生活素材」。以我個人為例,我對英文的情感,主要奠基於想理解西方的教育時事、國際的幼教狀況,有時在西方的圈子內看見與自己相同的想法,也會覺得非常高興;我對於日文的情感連結,則很大一部分是留學期間建立的友情,讓我想持續學習下去。近期,我也想嘗試學習韓文,如同前述,我也必須先建立起對韓文的情感連結,才有機會再往前一步。
從教育與學習的角度來看,對特定知識的情感連結至關重要,當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有了關聯,這樣的知識才有持續學習的意義。不過,這道理雖然簡單,但考量到英文的世界地位與複雜性,容易讓我們以為它是世上「最重要且唯一值得學習」的語言,因此我們更應時時提醒自己,所有語言都是等價的,一種語言的背後,代表的是一群人生活的文化意義。
即便從現實生活來看,英文確實有著很高的實用性,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能活在英文的文化圈裡自我設限。這是〈中年學英語三部曲〉的最後一篇文章,我想和對於學英文感到挫折的讀者說:如果你碰到瓶頸,但還不想放棄,那麼在這個階段,可以試著暫時「放下」英文,去挑戰學習其他語言,可能會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經驗與體悟!
【延伸閱讀】
●多益考一次就滿分,但真正來到美國工作後,我卻覺得自己的英文「爛到不行」
●世上沒有「完美」的英文,有心學習永不嫌晚──破除這些迷思,才能讓語言為你所用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2
lesane
無論大家使用哪種工具,那些自己爭取到的 匚會 獲得較多尊敬。
英語世界還有其它考量,其中一大重心乃 位於 大西洋兩岸,其文化考量也有先來後到的 歷史順序 和 合縱連衡的 愛恨糾結。 東方地區並不 處在 晢核心 於 那些漩渦。換言之,咱雖有過許多愉快的 相處歷史,但 英語世界對 東方文化採取攻防一體的 基本態勢 於其 一部分乃 來自於 中世紀的 記憶。若大家站在他們的 角度 去 回憶就會知道。
學會英文當然很棒,但 那不會解決其它很多地區性的 問題。換言之,咱學語言 且 企圖解決問題,但 學得語言本身並非解決了問題。
很多機會 和 尊重仍需靠自己的 母語文化 去 爭取獲得。即是說,學好了英語能讓英語世界認同善意,合作態度,和 基本能力,而 更進一步的 尊重需 依靠 人們對自身語言文化體系的 開發 和 運用。
09月06日14:28
ChienMing
那個大考試不考英文
09月03日04: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