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東區沒落3】商圈人潮減少 消費型態改變

讀+ READr

更新於 2019年11月15日07:46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5日07:46 • READr 讀+

**無論是誰把持了東區的租金,店主們面臨的共同挑戰,還有愈來愈少的人潮。

**

「人潮減少」比租金更有殺傷力

C 女士提到,過往東區人氣旺時,再貴的店還是能賺錢,高房租不是問題,但現在人少了,利潤少了,原本可負擔的房租就成了負荷。

戴政源也同意「人潮流失」是問題的核心,房租、房東雖然也會影響經營,「但是只要今天人潮夠,哪怕你房租再多,一個月房租 20 萬我有本事還是可以做!」

其實根據臺北市商業處統計,2018 年臺北市公司行號的銷售額比起前一年提升了近 6%,雖然金額成長仍需考慮物價漲幅、及過去為黑數的店家被輔導納入體系,但整體的商業活動並沒有明顯衰退的跡象,只是人們轉換了消費的方式和地點。

近年來網路購物的興起對實體店面造成巨大挑戰。根據經濟部統計,電子購物的營業額,6 年來成長了 536 億,年平均成長率 7.4%,零售業年成長率卻只有 1.9%。

若以商業登記抓出東區店家的輪廓,大致是以餐飲業及服飾業為主,佔了整體的近四成。再細看店家的歇業、開業統計,餐飲店家雖然關得快,但每年都有不少新的開業店家填補進來。而服飾業的歇業店舖數連年上升,新開業店家數卻愈來愈少。

葉國華分析,現在主要的消費型態,不是在電商網購,就是在百貨城型態的購物場所進行體驗式消費,「街邊店的消費人潮已經完全被稀釋掉了。以街邊店為主的商圈,蕭條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街邊店沒落,加上人潮被其他商圈瓜分,更讓東區商業活動雪上加霜。

人潮錢潮都還在,但流向何方?

另一個影響人潮的因素,則是商圈轉移。臺北市的「商圈振興計畫」中以捷運出站人數來分析人潮的流動,2013 年後,忠孝復興、忠孝敦化出站人數呈下降趨勢;而西區的臺北車站、西門、中山站,東邊的信義商圈周邊市政府站、臺北 101 站等站點穩定上升,顯見人潮向西區及信義計畫區移動的趨勢。

臺北市主要商圈捷運站旅運量。單位:每年進出站人數  資料來源: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主要商圈捷運站旅運量。單位:每年進出站人數 資料來源: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臺北捷運公司統計,2014 至 2018 年間,捷運流量增加 2465 萬人,成長近一成。若以商圈劃分,在信義區商圈、西門町商圈、中山站南西商圈旅運量持續增長的壓縮下,東區商圈所在的忠孝復興站、忠孝敦化站人潮減少, 5 年來共減少 465 萬人。

備註:

  • 信義計畫區商圈是市政府站、臺北 101 站加總,東區商圈是忠孝復興站、忠孝敦化站加總。
  • 商圈選取標準來自臺北市「商圈振興計畫」,商業處表示,十大商圈是參考捷運局資料、該站是否有交通建設以及各家媒體綜合報導。由於臺北車站旅運量與其他捷運站落差太大,圖表呈現略過此站不計。

觀看完整專題:東區沒落:不只是租金問題

【東區沒落1】不只是租金問題!從數據看現象
【東區沒落2】租金壓力逼走店主? 影響因素眾說紛紜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