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30週胎兒姿勢還沒轉正…別擔心,矯正胎位2運動搞定!

MamiBuy媽咪拜

更新於 2019年01月30日15:59 • 發布於 2019年01月30日15:59 • MamiBuy編輯部
30週胎兒姿勢還沒轉正…別擔心,矯正胎位2運動搞定!
30週胎兒姿勢還沒轉正…別擔心,矯正胎位2運動搞定!

內容編輯/Vera Chen

 

胎位不正容易造成難產,對媽媽與胎兒都不好,影響自然分娩。提醒懷孕28週的孕媽咪,可以在家簡單做2個矯正胎位的運動,就能讓寶寶在生產前轉為「頭位」姿勢!

 

胎位不正怎麼辦?

女性懷孕28週以前,由於胎兒體積較小,腹腔內羊水較多,基本上寶寶都是處於漂移的狀態,無所謂胎位這回事。然而懷孕來到30週時,胎兒體積長大,羊水減少,寶寶在腹腔中逐漸會處於一個相對固定位置上,這個位置就是所謂的「胎位」。

 

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表示,32~36週才能確認胎位正或不正,況且到了36週前,胎位轉正的機率有八成以上,更別說還有的胎兒式出生之前才突然轉正的呢!

 

胎位不正的種類大致如下:

1. 臀位

寶寶的屁股朝下、頭在妳的肋骨下面,兩腿可能向上伸直(伸腿臀位),也可能單腿或雙腿朝下(足式臀位)。此為胎位不正中最常見的類型。

 

2. 橫位

寶寶橫躺在妳的肚子,頭朝向妳的左邊或右邊,除非寶寶自己轉向,否則必須直接採取剖腹產方式。

 

3. 顏面位

寶寶的臉部面向子宮頸口,可能會造成產程遲滯的問題。

 

4. 枕後位

寶寶的後腦杓朝向子宮頸口,大約只有5%的寶寶無法變為枕前位。這種胎位將使產程拉長,令妳在分娩期間背痛,可能更需要輔助生產。

 

5. 額位

寶寶的額頭面向子宮頸口,較少見。

 

造成胎位不正的可能原因…

1. 子宮問題:子宮畸形、子宮肌瘤

2. 子宮腔大小與形狀

3. 胎盤大小與位置

4. 前置胎盤

5. 著床位置高低

6. 胎兒大小

7. 羊水多寡

8. 多胞胎妊娠

 

改善胎位不正的2個動作

膝胸臥式

針對胎位不正,一般會建議媽咪多做膝胸臥式矯正胎位,藉由改變重心讓寶寶有空間能轉動位置。可是一般衛教資訊的膝胸臥式示範,實務上對柔軟度不好的媽咪而言難度過高,胸與手臂無法貼平地面,易造成頸椎與腰椎壓力過大產生不適,故建議利用枕頭輔助練習。

 

【分解動作】

1. 動作開始前,先解尿排空膀胱。

 

2. 採取跪姿,胸部貼地趴在地上,頭側向一邊。也可在臉部下方墊個軟硬度適中的枕頭會比較舒服。

 

3. 雙腿打開與肩同寬,大腿調整為與地面呈垂直的角度,盡量將臀部抬高。

 

4. 維持這個姿勢10~15分鐘。若覺得辛苦,也可做5分鐘就休息一下。

 

側臥式

主要為讓寶寶背部朝上方,好讓寶寶可以活動、轉動。

 

【分解動作】

1. 做完膝胸臥式後,採右側臥或左側臥(躺哪一側需先請教醫師)。

 

2. 此動作能讓寶寶背部朝上,以此姿勢靜止休息10~30分鐘。

矯正胎位姿勢
矯正胎位姿勢

 

還有其他方法讓寶寶轉正嗎?

談到胎位不正,有時會提及「胎兒外轉術」(externalcephalic version, EVC),醫師把雙手放在孕媽咪的肚皮上,依著胎兒的姿勢順勢把胎頭往下推擠。統計上,有65%的胎兒可以藉由外轉術成功的矯正胎位,但有一定的施行風險,請務必尋求婦產科醫師諮詢。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

在客觀的條件下,如胎兒體重適中、產婦骨盆腔與胎頭比例正常、伸腿臀位、無前置胎盤或子宮肌瘤的情況下,孕婦可以考慮自然生產。婦產科醫師王懷麟表示:自然生產最大的風險在於胎頭在胎兒身體產出後,容易卡在孕婦恥骨與薦骨之間的通道,造成胎兒死亡的風險。另一個危險性在於,在胎兒身體娩出的同時,有可能造成臍帶滑出脫垂,臍帶血流受到壓迫,容易導致胎兒缺氧窒息而死亡。更多關於胎位不正要怎麼生的知識請按我。

 

#延伸閱讀: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醫生:要符合這些客觀條件

胎位不正怎麼辦?原來只要多做這姿勢,胎位就能自動轉正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