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京鼎(3413)併購富蘭登:他是一間什麼公司?

優分析

更新於 04月24日14:30 • 發布於 04月23日11:01 • 優分析

在2025年4月23日,鴻海集團旗下的半導體設備廠京鼎(3413-TW)以每股138元、總金額約新台幣20.05億元,取得富蘭登科技51%股權。此筆交易預計在第二或第三季完成,將讓京鼎在多元客戶、產品線與關鍵技術整合上取得顯著優勢。

富蘭登科技

  • 成立時間:1994年初期,以精密分析儀器維修與技術諮詢為主

  • 業務起點:1997年起,正式進入半導體製程設備維修領域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2.85億元

營運據點與組織

  • 總部:新竹市牛埔路238號

  • 服務網絡:備有充足零件庫存與專業維修人員,提供快速且在地的維修、技術支援

主要產品與技術能力

富蘭登專注於「半導體製程設備」與「航太設備」的維修與技術服務,其產品線包括:

  • RF Generators(射頻發生器):AE、Comdel、ENI等多品牌機型維修

  • DC Power Supplies(直流電源):各式真空沉積與蝕刻機電源單元

  • Matching Networks(匹配網路):射頻功率匹配模組校調

  • PCB 控制板:設計維修與元件代購

此外,富蘭登也代理多家國際品牌,並提供零件代購服務,確保客戶設備最短停機時間。

從京鼎的角度而言,富蘭登深耕「機電整合」與「高頻電子」的技術優勢,與京鼎本身在機構製造、半導體設備組裝上的實力高度互補。

快速切入航太市場

更難能可貴的是,富蘭登在航太裝備維修領域也已累積多年經驗,使得京鼎得以快速切入航太高附加價值市場,而不必從零開始培養新團隊。

此外,富蘭登既有的國內外晶圓廠客戶網絡,也正是京鼎擴散客戶結構、降低對單一大客戶依賴的重要資源。

併購對京鼎的戰略意義

京鼎(3413-TW)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扮演應用材料(AMAT)等國際大廠的設備代工角色,產品涵蓋CMP、PVD、CVD、Etch等全流程製程設備,並於2025年首季創下累計營收年增46.6%的佳績。

此次併購富蘭登後,京鼎不僅能在既有的設備代工中,整合富蘭登的維修保養與零件供應服務,提升整體供應鏈韌性;未來更將在航太等高附加價值領域,多出一條新的成長動能。

可以預見,京鼎在完成併購後,將立即取得富蘭登董事會過半席次,並對其經營方向與資源投入擁有實質控制權。

這場「半導體+航太」的技術與市場整合,既強化了京鼎在高端製程設備領域的技術深度,也為集團開闢了全新市場版圖。在全球半導體持續面臨供應鏈重組、AI與先進製程需求大增的趨勢下,具備多元技術與客戶基礎的京鼎,將更具抗風險能力與長期競爭力。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營運表現回顧

2025年第一季,京鼎(3413-TW)累計營收年增46.6%,3月單月更達年增43.1%,不僅創下同期新高,也展現了AI與先進製程帶動的強勁拉貨需求。

回顧2024年第四季,京鼎營收季增4.1%、年增42.0%,毛利率維持在25.6%,其中PVD/ALD等先進製程設備因產能擴充和客戶提前備貨,季增19%;而新切分的量測設備次模組業務,也因自零組件擴展至次模組製造而大幅成長,自主開發設備(如EUV光罩自動化設備)營收則較前季增8.3%。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下半年展望

展望下半年,晶圓代工龍頭將量產下一代製程,維持對設備的高拉貨需求;大客戶為建立安全庫存,預計將延續強勁訂單動能。加上京鼎泰國羅勇廠於2025年1月中旬投產,並於3月開始小量貢獻營收,多地產能布局達成「各占1/3」的配置,將進一步提高整體產能彈性。

SEMI預估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資本支出將年增5%,其中12吋晶圓廠投資可能成長10%,而AI高速運算與先進封裝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幾年以30~50%的年複合成長率推動市場。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當前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6月

即便面對中國市場DRAM設備需求疲弱及擴產帶來之折舊壓力,法人仍認為,憑藉HBM主流堆疊層數從8Hi提升到12Hi所帶動的檢測設備需求,以及GAAFET結構轉換所需之選擇性外延(Selective Epitaxy)設備需求,京鼎(3413-TW)的Epi業務將同步受惠。

當前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5年6月,法人預估2025年上半年將實現30~40%的年增幅,全年營收可望達到中雙位數成長,優於產業平均。

隨著AI新興應用持續帶動先進邏輯製程與HBM相關設備需求倍增,加上航太維修技術的挹注,京鼎(3413-TW)在「半導體+航太」兩大市場的雙軌佈局,將成為推升未來業績的雙重動力,確立集團在全球高端製程設備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