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川普上台後....世界新情勢下的多元產業合作方式

信傳媒

更新於 02月12日10:53 • 發布於 02月13日01:01 • 陳博志
不同產業在這新世界中存活和發展的路可能不同,台灣的經濟產業也有很多不同的路可走。(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不同產業在這新世界中存活和發展的路可能不同,台灣的經濟產業也有很多不同的路可走。(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川普要回任美國總統,但很多人擔心他可能有較強烈甚至難以預測的行動,因此未來世界會怎麼走並不確定,而不少看法似乎太悲觀,因此對台灣的未來也較悲觀。不過實際上應該不必太悲觀,而且國家發展規劃及投資計畫都不能只做最壞的打算,我們要以中間甚至稍為樂觀的預測做規劃的基礎,但保有一些不如預期時可以應變的空間。

八年前川普當選時,國內很多人很悲觀,連大官都說,中美大象打架,我們小老鼠難免被踩到。但當時我就說,小老鼠很靈活不只不易被踩到,而且可找到機會。我也指出,川普要對付的不公平政策也常傷害到我們,所以我們也可能獲利,不必悲觀,要依川普的方向幫他和我們自己想方法。當時我也向美國朋友建議要台美合作發展可信賴的供應鏈。事後來看,川普第一次執政期間我們的經濟發展比大部分國家甚至比我們之前幾年好,而美國的印太戰略也和我們的建議一致。

世界情勢比八年前稍微悲觀一點

現在川普要再執政,世界情勢比八年前稍悲觀一點,我們要更小心努力,思考自己的路,也要為川普總統和世界思考更好的建議。比較悲觀的變化之一,是八年前我們仍有一點希望採取不公平政策的國家會在川普的壓力下,逐漸放棄不公平政策,而使世界走向更公平自由的經貿往來。然而八年下來,一些採取不公平政策的國家並未改革,連簽約承諾的事都沒做到。而且有些地方改革的能力似乎也在降低,對抗自由化和外國即使正確之要求的情緒也似乎在加強。

另一個悲觀的變化是自由經濟國家本來要用來對抗或抵銷外國不公平政策的手段,有些似乎讓人沉迷或習慣其方便和利益,而漸變成另一類不公平政策。這類壞習慣一旦形成,將來要改掉就不容易,且需要一段調整時間。而即使現在仍主張自由公平貿易的人,也不再像五十年前的人那樣誤以為自由化不只最有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各國改革及自由民主化,因此現在推動自由化的力量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強大和熱情。此外,八年來因為外國不公平政策被抵制而移回台灣的生產,可能將漸漸告個段落,不能再做台灣生產成長的重要動力。

世界經濟會像台灣街景一樣不平不直卻仍有很多路可走

但幾十年全球自由化的經驗使大家都知道貿易分工和資源流通可給國家和私人的很多機會與利益,所以絶大部分國家不會把經貿往來的路關掉。不公平政策和貿易障礙或保護主義,都只會存在於部分產品和部分國家之間,大部分的國際經貿往來仍會在WTO的規範下繼續進行。我們面對的不是平坦而可以隨意走動的世界,但也不是只有小院高牆而道路斷絶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不像理想中完全平坦的世界那麼好走。但過去所謂世界是平的,其實也充滿各國不公平政策的坑洞和陷阱,特別是台灣更常遭到許多孤立和排擠。未來的世界可能有點像台灣的街景,道路雖然不直、不平,有很多障礙物、以及橫衝直撞的車子,外國人以為是行人地獄,但我們習以為常,仍然可以走通。小院高牆中的女士會用絲襪吊鉑金包下樓買燒肉粽,馬路上也有熱鬧的露天夜市。台灣人的靈活多樣化,應該比別人更能在這台灣式的街景中發展。世界愈不平,可能的路反而愈多樣化。大家的路可能都變較不好走,但我們變不好的程度比別人小,或我們比別人能適應不好走的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就反而變成相對更有競爭力。'

台灣比別人有能力在這難走的街上走出更多不同的路

不同產業在這新世界中存活和發展的路可能不同,台灣的經濟產業也有下列很多不同的路可走。不同的路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有人用技術分如要發展AI,有人用市場分如要發展印度,有人用產業分如要發展生醫,都有其道理。本文用國際合作的方式或地位來分,以顯示有不同的投資經營方式和政策存在。在真正公平的世界,我們或許只要決定一個方向就走下去,在台灣街景式的世界,下列各種不同的路我們都要設法去走。個別投資者要注意他投資的對象適合走那條路,政府要注意不同的路所需的不同政策重點。

大象級產業要全球佈局做全球相關資源和技術的整合者

競爭力極高甚至有全球獨佔力的產業像是大象,不會被小院高牆阻擋,通常大家也不敢阻擋。中國抵制台灣水果時,就有中國網友嘲笑中國政府說何不抵制晶片。美國有人說要對台灣晶片課稅時,也有人說那只會提高美國自己的成本和價格。所以在未來世界中維持及發展這類產業至為重要。

但大象產業不是想發展就能成功,過去的成功有很多努力,也有很多機緣,不見得有機會再複製。我們雖然要努力再創造更多這類產業,但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再成功,而且以台灣的經濟規模,我們也無法同時擁有很多大象級的產業。而這一類產業不少國家也都會想要發展或搶走,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維護既有的大象產業。

重要國家會希望甚至威脅利誘我們的大象產業去投資生產,以確保他們供貨的安全,甚至發展他們相關的產業鏈,而我們會擔心這將降低我們做為大象的地位。在目前可信賴國家相互合作的國際趨勢下,我們要展現合作互信的誠意,讓大象產業到一些外國設廠,但我們也要有全球佈局的規劃,以強化我們的競爭力,而讓我們繼續保有這些大象產業,以及它們在全球的獨特地位。我們不能只在台灣做全球最大生產者,而要藉機在全球做相關資源和技術的統合者。因此我們的全球布局可能要考慮到下列做法:

1. 適度對外投資以降低大象在國內資源不足或排擠其他產業,以致限制了本身或其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2. 到重要國家投資以佔有外國市場並和其上下游廠商更緊密合作,擴大本身規模,以降低其他廠商在該市場或全球發展的機會。

3. 藉投資和技術合作吸收外國人才,並和外國大學、研究機構、及廠商合作發展相關技術,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4. 與非競爭性國家也要合作,運用其市場和人才等資源,以將夠大的產能及研發和管理能力保持在國內,以提高我們繼續做該產業全球發展及成長中心的地位。

5. 政府和研究機構應支持這類產業的尖端科技研究,以降低在相關新技術和學術發展上落後而被超越的危險。政府也要注意用適當的條件限制對外投資,而幫企業和外國談判投資條件或抗拒外國壓力。

6. 積極運用這些產業的優勢,掌握相關新的產業和技術發展帶來的機會。我們從藉便宜人力組裝電子產品,發展到領先世界的個人電腦,半導體和ICT產業,現在這些產業又是AI的重要基礎,我們應該有機會發展出更多的優勢產業。

大象之外還要有更多種產業和國際合作方式

大象級的產業當然很好,但並不是我們想要就能有。而且一國經濟若主要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象產業構成,資源需求可能太集中,而使它們較少需求的資源失業或低度利用。同時這少數產業的景氣波動和興衰也可能造成經濟太大的波動。所以我們也要有很多不是那麼大的產業,這些產業不一定是護國神山或群山,可能只是小山和丘陵,甚至只是消波塊或沙灘,但它們卻是維護一個島嶼和其高山所必要的成員,這些產業的發展和大象產業至少一樣重要,而且這些產業中也有一些可能逐漸或因緣際會而發展成更重要,甚至成為大象級的產業。

有局部高競爭力和獨占力的小虎產業是台灣繼續發展的主力

有不少產業不像大象或神山那麼強大,但在某個較小領域中一樣有全球的競爭力甚至獨占和支配力,這是小虎產業,不像大象那麼顯眼,也較少人要搶,但一樣可能有高利潤,且可能創造更廣泛的就業和產業基礎,而能使整體經濟更為公平和安定。這是台灣人民頗能發展而且也已有甚多成果的領域。在比較崎嶇的新世界,經營雖然可能比以前稍難,但本國廠商感到的新障礙有可能比其他國家廠商少,再加上AI等新技術發展和我國已有高競爭力的產業關聯較高,因此中堅企業和磐石獎這類小虎,仍是我們很有機會的發展方向,值得政府更多的關注。小虎有可能未來成為大象,但不一定能也不見得需要,要看機緣不必勉強。量多而能相互支援的小虎已是我們支持經濟繼續發展的主力。

以改善生活品質為方向來發展內需產業

內需產業是指較不容易甚至不能進口的產業。這類產業少受國際競爭,因此具有保障國內弱勢勞工及降低國際因素對本國經濟衝擊之作用。而這類產業不足或品質不好時也常會降低人民生活品質及其他產業之競爭力。因此二十多年來我一直主張要發展這類產業,包括國內休閒旅遊和照顧服務。但我們的發展仍然不夠。發展內需產業不是盲目鼓勵增加消費,這類產業要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像日本的Society 5.0政策一樣。而我們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現況,還有各國都想提高國內生產比重的趨勢,恰好又是一次發展內需產業的機會,有些內需產業並可和AI等新技術發展結合,而有發展出可出口之服務及設備之機會。

發展聯結產業以強化國內產業合作和群聚

有一些產業雖不是非貿易財,但若能在國內自己有優質的這類產業,卻能大大促進國內不同產業間的合作,而形成較長而有競爭力的本國生產鏈,因而可稱為聯結產業。以前若缺少這類產業,我們就進口,或讓相關產業與外國合作就好。但現在各國要確保供應安全甚至想儘量自己生產很多產品的情勢,我們若缺少某些聯結產業,相關產業會因為生產鏈不夠長或競爭力不足或斷鏈風險較高,而失去國際合作的機會。以前獎勵的關鍵零組件、技術服務業、和近年推動的台灣隊,都是這個方向的政策。

恢復中小企業少量多樣化產品的活力

我國中小企業一向善長設計和生產少量多樣化的差異性產品及利基產品,而這類產品比大量標準化產品更能暢行小路。所以全球貿易障礙若真的增加很多,我們也可再發展這種長處。電商、貿易商、批發零售業者、以及外貿協會之類的組織,都可以積極協助這類產業的行銷。國內量販及連鎖店對產品差異化有不利影響,各地方若發展特色商圈,則有利這類產品的發展。

規劃友好國家間的水平分工

各國雖想自己生產多種產品,但很多產品因規模經濟的關係,不少國家可能難以生產夠多的式樣來滿足不同的消費者偏好。一種可能的解決辦法是把近似或同一產品的不同形式設計甚至品牌分在幾個友好國家生產,平時互相水平貿易以讓人民可以得到便宜而多樣化產品,而萬一貿易有障礙時,各國仍可稍調整生產而以稍高成本生產比本來稍多樣之產品來滿足需求。這種水平分工也可降低產品集中在一國生產時各種可能的風險,所以友好國家間也應降低水平分工產品的貿易障礙。重要或和國安國防有關的產品,各國政府更可合作安排水平分工的計劃,以增進共同安全。

推廣台灣文化和形象產品的國際市場

我們的經濟和文化在國際間已頗有名聲和地位,我們一些消費品也像先進國家消費品在台灣和其他國家有吸引力一樣,有在某些國家發展市場的機會,應該值得政府和民間更努力。我們除了通常的廣告和行銷,運用大象和小虎的形象和國家形象來拉抬行銷這些產品,以及藉國外遊客、外籍員工、和新移民行銷回其母國,也都是可努力的方式。

聯結遊牧國外之產業做全球製造業的猶太人

數十年來我國很多產業為了降低成本而對外投資像是遊牧民族,但這同時也是把在我國可能過剩的資源拿 到國外再利用。這種適合到國外投資運用的資源及產業還會繼續增加,即使它們的生產不在國內,但它們的業主、總部、上市地、和不少營運活動仍可以在台灣。透過適當的聯絡網和人脈,這些海外投資可成為台灣經濟和國力的擴大。雖然比不上,但台灣人在全球製造業的影響力有一天或可有類似猶太人在金融業的地位。

我們也常要做別人可靠的跟班

我們過去是靠與外國企業合作而發展起來,未來我們在很多領域也必然比不上別人,因此我們也仍可繼續和外國大企業合作,當它們價值鏈的一部分,甚至當他們的跟班。我們不要自大地小看這個我們發展起來的途徑,以後我們有不少企業甚至護國神山可能仍可藉這條路發展起來。而且我們要切記,任何國家不能在所有領域都當老大,小國更不能。當可靠的跟班也是目前國際情勢下很重要的合作方式。

未來要更重視信賴、比較利益、知識創新、資源流通、以及研發和策略的國際合作

在這些方向發展所需的條件和做法並不全相同。但不管在那個方向,企業都要做可信賴的合作對象,善用我們已有的比較利益,而以知識創新來發展自己的競爭力及關鍵性。在國際貿易可能有較多障礙的情況下,國際人才、技術、資金和企業等資源流通,以及研發和策略的合作將變成更重要的國際合作新途徑,值得我們努力去搶得先機。

原文刊登於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