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陸新法規上路 金融時報:輝達在中國大陸晶片業務恐遭封鎖

中廣新聞網

更新於 03月26日11:11 • 發布於 03月26日11:11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輝達遵守法律,希望能夠用美國的技術和標準,支持每個國家的AI發展。(圖:貿協提供)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輝達遵守法律,希望能夠用美國的技術和標準,支持每個國家的AI發展。(圖:貿協提供)

AI(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龍頭輝達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面臨新挑戰,輝達的晶片可能因為中國大陸新環保法規限制遭到禁止購買。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北京推出新的能源效率規定,可能會阻止中國大陸買家購買廣受歡迎的H20晶片。如果官員加強執法力度,此舉將使輝達每年約170億美元(台幣5623億元)的中國大陸業務面臨被封鎖的風險。

中國大陸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NDRC)的官員建議,企業在所有新建的資料中心採用符合高環境標準的晶片。《金融時報》查閱的文件顯示,輝達的H20晶片是根據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專門為中國大陸市場設計,不符合國家發改委最近提出的要求。如果北京更嚴格地執行這些政策,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在內的國內科技巨頭將不再能夠在新設施中安裝H20。

不過,中國大陸對H20的需求仍然強勁,部分原因是規則尚未嚴格實施。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幾個月來,各大公司一直持續購買該晶片。一些公司甚至透過將H20放置在現有資料中心而不是新擴建的資料中心來繞過新的能源標準,以避免潛在的處罰。儘管如此,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嚴厲打壓措施仍令輝達感到擔憂,該公司一直在尋求安排與國家發展委員會討論這一問題。

中國大陸在中美技術競爭的敏感時期,重新將重點放在降低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正在競相開發先進的人工智慧,兩國政府都實施限制取得尖端硬體的限制措施。中國大陸越來越要求大公司減少對輝達等外國晶片製造商的依賴。華為等國內公司提供的處理器與北京的綠色目標更加一致,僅此一項因素就可能讓中國大陸買家遠離H20。

輝達已準備好解決方案來修改其H20晶片以符合中國大陸規定,但《金融時報》指稱,這可能會損害晶片的性能和競爭力。此外,華為等競爭對手已經生產出競爭晶片。美國2023年對輝達及其同行實施嚴格限制,禁止它們在中國大陸銷售最先進的AI晶片,以阻礙中國大陸的人工智慧發展。但這似乎促使中國大陸開發商更注重效率而非處理能力,最近發布的AI模型DeepSeek顯示中國大陸在AI競賽中仍具有競爭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