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DeepSeek中國AI追上美國?專家:落差沒想像中大但要衝擊輝達言之過早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1月31日09:39 • 楊文君採訪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在農曆年節發表低成本AI聊天機器人,引發市場高度討論。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今天(31日)受訪時表示,原本以為中國AI落後美國的時間是更長的,但現在看來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但若要說美國晶片圍堵失敗,或是衝擊輝達等,恐怕也言之過早。

中國最新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DeepSeek(深度求索)震撼了科技界,宣稱開發成本比輝達低很多,效能上卻接近美國的AI模型,此APP也迅速取代ChatGPT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免費應用,但引發的疑慮也越來越多。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31日受訪時表示,DeepSeek在模型上面的優化可以讓人工智慧在應用上面更有效率,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啟發,就不用花那麼多的錢去部署很大的基礎模型;第二個好處是它用的是開源模型,成本是比較低的,目前微軟已經將DeepSeek放到雲端,讓他的客戶可以去選擇用效能最好的,「任何技術的單點突破都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明顯有著「自我審查」機制,對於敏感題目一率不回答,例如「中國領導人是誰?」、「台灣目前的總統是誰?」都只回應暫時無法回答。溫怡玲認為,這也讓人懷疑訊息是不是可信任的,因為代表他給的訊息是可以被篡改的。她說:『(原音)因為AI裡面最重要的是數據機,對於只要是在言論自由上面有這種箝制的國家或者是地區,然後我們知道所有的軟體它都有可能可以開後門,那在AI的這個領域裡面,我會覺得可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我覺得在未來,就是我們剛剛有講到的AI治理的部分,可信任的AI它是一個很關鍵的議題,因為AI會影響到我們對於事情真相的認知,所以它的可信任相對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對於白宮認為美國AI僅領先中國3至6個月,溫怡玲評估落差大約在6、7個月左右,但她強調,硬體上6個月可能很短,但軟體是日新月異,每天都在變化,1個月就會翻一次;比較公平的說法是,原本以為中國AI落後美國的時間是更長的,但現在看來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但若要說美國晶片圍堵失敗,或是衝擊輝達等,恐怕也言之過早,因為「在軟體上面的領先並不代表會在AI上面全面的領先,要撼動所謂的AI的生態系,還有非常多需要努力的部分」。

溫怡玲也提到,DeepSeek訓練成本是否真的如他們所公布的那麼低,她是質疑的,因為許多都無從查證,尤其DeepSeek母公司的背景是量化對沖基金,從公布此軟體就劇烈影響美國股市來看,可能有其他意圖,這些都值得繼續觀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