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5歲婦人因貧血進行腸胃鏡檢查確診大腸癌「已快造成腸阻塞」,同時胃鏡發現腺瘤性息肉,已有細胞病變跡象,但婦人堅持不想開刀,1年後回診,胃息肉已惡化為癌症,只能進行半胃切除手術。
收治該婦人的肝膽腸胃科醫師王威迪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患者的貧血經確認非婦科問題後,隨即轉診至腸胃科檢查,照腸鏡發現有顆3公分的大腸癌腫瘤,已快要造成腸道阻塞,照胃鏡時也發現有腺瘤性息肉,切片化驗驚見細胞已經開始病變,算是癌症前期。
王威迪表示,當時建議患者手術切除,因現今有新型胃鏡可進行黏膜下剝離術,只需將該處病灶削除,胃部仍能完整保存,但是「75歲婆婆就很難跟她溝通,她覺得『我才剛開完大腸,你又叫我開胃,不是要我的命嗎?』」最後家人也勸說不了,只好讓她先行返家調養身體。
時隔一年,患者自覺身體恢復狀況稍好,唯獨一直有解黑便的情況,抽血仍有貧血。王威迪提到,後續再照胃鏡,發現原本的腺瘤性息肉已長到3倍大,且表面的血管、黏膜都已顯示異常,再次切片已不是細胞異常,而是癌症,因病況嚴重、範圍較大,最後只能轉外科進行半胃切除手術。
王威迪說明,臨床上經胃鏡發現的息肉有90%屬於「胃底腺息肉」,息肉與胃的黏膜顏色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可能會長出很多顆,一般都小於0.5公分,因沒有特別癌化的風險,所以不需要特別追蹤。
「胃增生性息肉」則佔了5~10%,會在長期胃炎,或胃幽門桿菌感染導致長期胃發炎情況的患者,身上可能就有長這息肉的風險,若有出血、或太大顆剛好阻塞胃的出口,就會建議切除,此外,一旦生長超過2公分,恐使癌化風險再提高,也建議要切除。
另外,王威迪還提到「胃腺瘤性息肉」比例僅佔1~2% ,如果發生一定要直接切除,並在3~6個月後持續追蹤,觀察是否有其他沒切乾淨的息肉。
留言 2
蔡岳宏
我在106年天公生後,正月十一日回市場擺攤賣豬肉,因為是早市凌晨三點就到,四點想要上廁所,卻只有一點點,到了八點前又跑三趟廁所,也是不多且有血絲,傍晚老婆下班,晚餐後才說早上的事,老婆只問我會覺得痛嗎?我回說不會,老婆要我回醫院安排檢查,檢查結果是有兩顆線瘤息肉,接近括約肌這一顆以是零期偏向一期將會癌化,算是原位癌,同年四月到高雄長庚切除,今年五月二十號也做糞便潛血檢查,一週後收到了檢查報告是:陰性
會分享自己的病史,也不過是讓更多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2小時前
專屬髮型設計師-裴(艾莉)
不切掉才會要他的命
18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