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21)日正式三度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刪減金額逾2075億,占總預算額度的6.7%,寫下近年新高。其中被減列的最大筆預算為台電的千億補助;若以各部會來看的話,數發部則為重災區。值得注意的是,在野黨攜手將各部會的業務費凍結30%至70%,這有可能讓政府機關陷入「空有錢也無法執行」的窘境,頗讓人憂心。到底後果會如何發展?一文拆解。
歷經連日馬拉松式的審查與表決大戰,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終於在今(21)日三讀通過。此次總預算審查案,立法院共刪減逾2075億元。另外,這次立法院審查總預算案,有不少在野黨立委的提案引起輿論譁然,諸如將公視23億所有預算全數刪除,或陸委會、NCC、數發部及農業部的業務費刪剩1元……等等,最終全部撤案。
但這次被刪金額,仍約占今年政府總預算的6.7%,寫下近年新高,對於今年政府的政務推動,仍有一定影響。
此次立法院刪減的2075億,包括8個常設委員會審查結果計減列67億餘元、各黨團送院會減列的1068億餘元,以及日前院會通刪的939億餘元。由於此次預算審查朝野對抗激烈,執政黨不願和在野積極溝通,在野黨也祭出案海戰術、後又將提案臨時整併、重提,並強行表決過關,導致這2千多億到底刪掉了哪些預算,各部會仍在精算中,預計稍晚才會有完整的資料。
歷經連日馬拉松式的審查與表決大戰,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終於在今(21)日三讀通過。取自國會頻道
歲出規模與去年差不多
扣掉刪減金額後,今年政府的總預算仍逾2.9兆元,與去年的歲出規模差不多,在野黨認為不會影響政府施政。但行政院反駁,稱今年執行的計畫,有不少是過去編列數額較少、或今年新增的項目,假如刪減或凍結的金額過高,恐導致各項業務推動窒礙難行。
目前可以了解的是,通刪的939億餘元,包括各部會的大陸地區旅費(數發部、NCC全刪;中研院等少數單位刪30%,其餘統刪80%)、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數發部、NCC全刪;外交部等部分單位刪15%,其餘統刪60%)、國內旅費(中研院等少數單位刪15%,其餘統刪20%)、水電費(圖書館等少數單位除外,其餘統刪10%)、特別費(統刪60%)、委辦費(統刪10%)、軍事裝備及設施(統刪3%)、一般事務費(統刪10%)、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統刪60%)、設備及投資費(統刪6%)。
各黨團送院會減列、常設委員會審查結果減列的1135億餘元,則屬經濟部撥補台電的1000億2萬元為最大頭。除了台電的1000億外,民眾黨立委張啟楷指出,各機關中預算被刪較多的是數發部、監察院、NCC、法務部。其中數發部因打詐成效不佳、某些計畫內容過於簡略……等原因,被刪20逾億元,而監察院也被刪掉9千多萬,「一大半的預算都被砍掉了,」等於是被廢掉的前兆。
除了刪減的預算外,張啟楷也說,這次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預算,約凍結各部會逾2000億元。但他強調,這些凍結的預算,「只要(各單位)報告完、解凍完之後就過了,」所以影響較沒有刪減來的這麼大。
卓揆吐苦水:業務費被高比例凍結,恐造成極大影響
不過看在行政機關的眼中,2千餘億的刪減,外加逾2000億的凍結,當然會對未來的施政計畫有所影響。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後,即透過臉書發聲,細數立法院的決議對未來政府施政的衝擊。
他指出,以今年政府原列出的歲出總額3.1兆來計算,此次預算刪減幅度來到6.7%,且這3.1兆,扣除法律義務支出及一般補助款1.8兆後,實際可用預算為1.3兆。立法院刪減2075億,約占1.3兆的16%,且刪減金額集中在特定機關與項目,「不僅造成公務無法順利推動,更會影響國防安全。」
卓榮泰舉例,今年外交部業務費被凍結50%,等同一半業務停擺,媒體宣傳也被刪1.1億,總數被刪6.5億,將大大影響外交作戰能量。國防部的潛艦預算被凍結50%,恐對國際釋出錯誤訊息;交通部的國際機場預算被刪減2億,恐無法回應國人期待;文化部被刪5千萬,嚴重打擊文化及表演藝術工作者。
他也大吐苦水,稱各部會機關業務費被凍結30%至70%,這將造成極大影響。例如20日深夜嘉南地區發生地震,第一時間台電、台水及警消醫護等第一線人員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災、排除困難。但同日稍早,立法院卻決議要刪除撥補台電公司的預算、凍結警政署業務費30%,並凍結消防署業務費30%,「這大大打擊公務人員士氣。」
部會解凍業務費4種流程,最快也要9天
特別是業務費,由於牽涉到各部會的運作,涵蓋內容包山包海,水電、人事、租金……等均屬其範疇,若大半業務費被凍結,部會恐將陷入「空有錢也無法執行」的窘境。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解釋,各部會業務費的完整解凍程序需經:程序委員會—院會—委員會—程序委員會—院會等步驟,再加上復議提出時間的規定,按標準程序走完至少要30天以上;若朝野各黨全力配合、願意省去若干步驟,整個程序走完最快也要9到10天。
以國防部為例,假如國防部於5月4日已執行完30%的業務費,因此於5月5日(週一)將申請解凍的函文送進立法院,須於立法院議事處將解凍案排入5月6日(週二)中午的程序委員會,才能排進5月9日(週五)的立法院院會報告事項。若朝野有共識本案不須送進委員會,並於本次院會逕付二讀,由於立法院會為當週星期五與次週星期二列為一次會,因此須等到5月13日(週二)院會結束後才算完成,前後為期約9天。這是最快的流程。
若5月13日的院會結束前,沒有立委或黨團策略性的提請復議,並立即做出復議不成立的決議,依照議事規則,立法院要等到再下一次的院會於5月20日(星期二)結束,確定沒有黨團或立委提出復議後,才會正式函文行政院同意解凍。這是次快的流程。
若5月9日的院會沒有將解凍案逕付二讀,而是依往例由院會交付委員會審查,則委員會須等到5月13日院會結束後才會收到解凍案,最快也要到5月15日(週四)才能進行審查。然後等復議時間過後,在由5月20日(週二)中午召開的程序委員會,將同意解凍的決議再次排入5月23日(週五)的院會報告事項,到5月27日(週二)的院會結束後,整個解凍程序才算完成,前後共23天。這是次慢的流程。
國防部恐有部隊伙食斷炊?
同樣,若5月27日(週二)的院會結束前未對復議進行處理,立法院要等到再下一次的院會於6月3日(週二)結束,確定沒有黨團或委員提出復議後,才會正式函文行政院同意解凍,使整個解凍程序前後共約30天。這是最慢的流程。
業務費解凍程序進行過程中,國防部若動用預備金恐將違反《預算法》,因為國防部的狀況不是「經費不足」,而是「有經費卻還不能動支」,可能出現部分部隊的伙食、辦公費用斷炊等棘手狀況。
當然,由於國防部被凍結的業務費為30%,且在執行30%後就可申請解凍,中間留有40%的業務費尚可動支,不至於出現上述「空有錢也無法執行」的窘境,但其他業務費被高比例凍結的部會,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確實可能出現無法運作、停擺的狀況。
總預算刪與不刪、凍與不凍,從執政跟在野的視角出發,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朝野若繼續陷入僵局,恐將持續衍生台灣政治、社會的成本,如此一來絕非國人之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