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日本牛肉擬開放全牛齡進口!消基會持4點反對意見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3月06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日本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擬放寬日本牛肉輸入台灣,但狂牛症高風險部位仍禁止進口。

整理=編輯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於2025年3月4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取消現行僅限30個月齡以下牛隻進口的規定,未來擬開放全牛齡的牛肉皆能進口。不過草案中也明定,為確保食品安全,狂牛症高風險部位仍維持禁止輸入。在公告刊登公報之次日起60天內,民眾可至「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網頁陳述意見,預告評論期60天。

日本牛肉進口規範欲鬆綁,但狂牛症高風險部位仍禁止輸入

日本曾經是狂牛症疫區,自2001年通報首例病例。雖然近年疫情已受控制,且於2013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日本列為狂牛症可忽略風險之國家,但部分牛體部位仍被視為高風險,因此,修正草案中規定狂牛症高風險部位及特定產品不得輸入。修正重點包含 :

1、取消30個月齡以下牛隻的進口限制,未來日本牛肉進口不受牛齡限制。
2、狂牛症高風險部位仍禁止輸入,包括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及內臟以及含有這些部位的相關加工產品等。
3、進口牛肉須符合「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接受源頭、邊境及市場端查驗,確保食品安全。

日本牛肉擬全面開放!食藥署:屠宰與檢驗機制嚴格把關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日方於2019年提出正式申請30月齡以上的牛肉輸入台灣。經食藥署書面審查,並請專家實地赴日查核、進行風險評估後,確認日本牛肉的食用風險極低。

食藥署指出,此次預告草案雖然取消了日本牛隻的月齡進口限制,但強調屠宰牛隻時,應去除特定風險物質,例如迴腸末端、扁桃腺、神經節等,並確保牛肉由合格工廠生產,全程由駐場獸醫官監管,且每批產品皆須附上官方獸醫簽發的檢驗證明,以確保食品安全。

消基會反對開放全牛齡日本牛肉進口,憂狂牛症風險仍在

但對於此草案公告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持反對意見,理由包括狂牛症風險仍存、公告草案未明確說明開放理由與科學依據,以及可能涉及經貿談判交換條件,恐以國人健康換取經濟利益,呼籲政府審慎評估,其聲明如下四點。

1、日牛的狂牛症「風險仍在」,因為日本自2001年發現狂牛病開始,已發生10例以上,且狂牛症的潛伏期有10年,加上狂牛症通常發生在5歲以上的牛隻,因此,過去有30個月以下月齡的限制,如果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國人仍有可能可能透過食用被狂牛症病毒感染的肉類而罹患海綿樣腦病變:人類「庫賈氏症」。

2、消基會認為,不能在沒有公布查廠結果,沒有任何公告訊息前,即貿然、突襲式的公告,意欲開放日本全牛齡牛肉進口。

3、在公告草案中,並未明確解釋為何要進行修正,因此,衛福部應該清楚說明修正的原因及背景,讓消費者能有所知悉與選擇。

4、據媒體報導,近日即將推動台日經濟夥伴協議(EPA),若是運用進口全牛齡日牛以換取簽訂台日EPA經濟夥伴協議,頗有犧牲國人健康換取經濟發展之嫌。

修正草案60天內開放公眾意見討論

本次修正草案已公布於行政院公報資訊網、衛生福利部官網「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食品藥物管理署官網「本署公告」,並開放民眾透過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提交意見。

公告刊登於公報次日起,60天內開放公眾意見,民眾可透過上述平台提交建議,或洽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一段130巷109號)。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和牛的迷思:神戶牛只是品牌,等級A5不一定比A4好吃!
市面上美牛這麼多,你敢放心吃嗎?用數據分析給你聽!
庖丁解牛入門班!胸腹肉就是俗稱的牛五花?牛肉部位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