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一帶一路十週年:參與國輿論如何評價十年「中國夢」?

讀+ READr

更新於 2023年11月28日13:17 • 發布於 2023年11月28日11:00 • readr
  •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READr 分析參與國媒體在 Facebook 粉絲頁的相關文章,發現正面看待一帶一路的文章數量遠超過負面情緒文章,且以亞洲最多。但正面情緒文章佔比較高的國家,其新聞自由排名普遍低落,部分國家的文章內容更出現中國國營媒體經營的痕跡。
  • 學者認為,許多國家一開始對一帶一路充滿期待,認為中國將無償或以低息的方式協助經濟和基礎建設發展,因此輿論評價才以正面居多。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受 COVID-19 疫情、中美對抗等事件影響,開始調整策略,愈來愈多國家的建設停滯、或是陷入債務危機。
  • 社群負面情緒文章的數量僅是正面情緒文章的七分之一,而在負面內容佔比前 10 多的國家中,以歐洲國家數量居冠,最常見的主題是歐洲國家對於加入「一帶一路」的疑慮,例如 2019 年義大利加入倡議,就引起許多討論。
  • 有別於過往政府主導投資各國的基礎建設、產業園區,學者分析,一帶一路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將讓政府的角色退居二線,由國、民營企業或是國內人力資源進駐各國從事社區發展、衛生福利、民生教育的工作。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個月落幕,這是今年中國主辦的最大規模國際會議,因此外界將加入倡議的國家出席與否,視為觀察中國對外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今年共有 24 個國家領導人參加峰會,相較上一屆少了 13 國,缺席國家包括歐洲瑞士、奧地利、捷克、義大利、葡萄牙,以及東南亞東協會員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甚至連過往交好的亞塞拜然、塔吉克、白俄羅斯也都未參與。

首次參與的國家,有土庫曼、奈及利亞和剛果共和國;阿根廷、斯里蘭卡則是繼第一次峰會後,再次參加論壇。

習近平 2013 年正式掌舵中國不久,便在哈薩克和印尼提出兩大跨國經濟合作策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前者希望打造中國通往東南亞、西亞和歐洲的經貿通道,並和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包括協助基礎建設;後者則是由中國的沿海城市出發,連結歐亞、南太平洋上的國家,建立海路貿易。

同年 12 月,共產黨三中全會確立「一帶一路」為國家戰略。北京強調該倡議是為了「促進歐亞、乃至全世界互聯互通與合作」,並在每一屆的峰會上細數成果;然而推動至今的 10 年期間,部分國家聲稱貿易逆差擴大、或是因中國決定暫緩投資,基礎建設計畫停滯,或是深陷債務危機。

截至今年 10 月,共有 151 個國家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MOU),各國的民間輿論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合作計畫?READr 在 Facebook 蒐集參與國媒體 Facebook 粉絲頁的相關文章內容,分析上萬筆社群輿論發現:正面看待一帶一路的文章數量遠超過負面情緒文章,且以亞洲最明顯。但正面情緒文章佔比較高的國家,新聞自由排名普遍低落,部分國家的文章內容更出現中國國營媒體經營的痕跡。而負面情緒文章佔整體比例較少,集中在歐洲。

媒體輿論看待一帶一路 正面情緒遠多於負面情緒

媒體社群文章對一帶一路抱持較正面態度的亞洲國家,最多是位於西亞,其次是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從年份來看,西亞國家的正面情緒文章集中於 2021 至 2023 年,東南亞則是 2017 至 2019 年,其他地區較無明顯變化趨勢。

淡江大學中國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陳建甫分析,2021 年美軍撤離阿富汗、伊拉克,美國勢力逐漸退出中東,正好給了中國擴展影響力的機會。西亞國家能滿足中國的原油需求,其所在的地點位於歐亞交界,極具戰略價值;對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等國而言,中國給予的經貿合作或援助,附加的條件並不多,相較於歐美動輒要求符合人權、環境要求,與中國合作更具吸引力。

近年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加強對接,兩國在科技、基礎建設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成果。媒體引述中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陳偉慶所言:習主席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訪問將推動中阿關係邁上新台階….沙烏地-中國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沙烏地王國尋求解決葉門危機、烏克蘭危機爭端,以及利雅德(編按: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肯定和承諾。(2022-12-10,沙烏地阿拉伯媒體 اخبار السعودية عاجل - sau4i

2022 年底,習近平出席第一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為「一帶一路」找到新機會,確定和沙烏地阿拉伯推動的「願景 2030」深入合作,領域包括基礎建設、能源、貿易和投資、財金等。中國也與阿拉伯國家在巴勒斯坦、葉門議題取得共識,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稱:「此次峰會開創中國與海灣國家合作的歷史性新階段。」

至於東南亞媒體於 2017 至 2019 年對「一帶一路」的普遍好感,臺灣東南亞學會理事長陳尚懋認為,中國在這段期間和東南亞參與國洽談較實質的合作項目,例如連接中國雲南省和寮國首都永珍的中寮鐵路於 2016 年底全線動工、柬埔寨西港經濟特區也是 2016 年開始招商,號稱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下,吸引大量陸資湧入。

「2017 年中國舉辦的第一屆高峰會,我認為是一帶一路 10 年來實力最鼎盛的高峰。」陳尚懋表示,東南亞許多國家一開始對「一帶一路」充滿期待,認為中國將無償或以低息的方式協助經濟和基礎建設發展,因此輿論評價才以正面居多。

中寮鐵路計畫將打造成為中老友誼象徵的工程項目,克服困難,勇往直前,解決物資運輸困難,組織作業團隊「一手控疫情,一手控施工」,使工程能夠如期完成。中寮鐵路是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由內陸國家變為互聯國家」戰略的項目,中鐵電工公司將秉承建設中寮鐵路的目標,取得好成績,為兩國人民創造財富。(2020-03-16,寮國媒體 ປະເທດລາວ Pathedlao

2015年,柬埔寨王國政府在西哈努克(編按:即為西港經濟特區)建立特區,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政策。西哈努克省接待了中國遊客和投資。從這兩項政策出發,配合西哈努克週末具有海灘島潛力,大批遊客來到西哈努克。王國政府已將西哈努克城指定為多功能示範經濟特區…西哈努克正在蓬勃發展,慶祝柬埔寨取得的成就,特別是西哈努克,以及兩國領導人有許多重要共識。(2023-04-23,柬埔寨媒體សៀមរាបថ្មី

然而,雖然輿論看起來是持正面態度居多,砸重金蓋好的設施所帶來的效益卻遠不如預期,陳尚懋舉例,西港特區曾是柬埔寨境內唯一由中柬兩國認定的國家級經濟特區,如今已淪為詐騙集團聚集之處;寮國則為了建設中寮鐵路負債近千億,無力償還費用,恐怕得以鉀礦、鋁土礦等資源抵債。

陳建甫另以南亞國家為例補充,南亞參與國的媒體對「一帶一路」多持正面評價,主因之一是巴基斯坦,該國長期和中國交好,官方互稱彼此關係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國內民眾也對中國印象良好。不過,中國和巴基斯坦 2015 年正式啟動的大型工程計畫「中巴經濟走廊」至今多條鐵公路建設未完工、多個經濟特區仍在施工,巴基斯坦無法獲得營收,欠中國的債也越來越多。

陳建甫表示,中國打造「中巴經濟走廊」是希望打通中國通往非洲與中東的貿易路線,但投入大筆資金卻看不到成績,效益回收也遙遙無期,再加上巴基斯坦西部一直都有武裝份子進行恐怖攻擊,在在降低中國的投資意願。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峰會中,兩國雖同意重啟拖延已久的「喀拉蚩-白沙瓦鐵路」計畫——這是中巴經濟走廊最大的單一項目,預計升級南北城市喀拉蚩和白沙瓦之間 1700 多公里的鐵道——但成本將從 99 億美元削減至 67 億美元。

最肯定一帶一路倡議國家 新聞自由排名普遍低落

為了進一步分析輿論內容,READr 鎖定正面情緒文章佔比前 10 多的國家,觀察他們位於哪些區域?有沒有共同的國情特質?粉絲頁文章都在談些什麼?

結果發現,名列前茅的國家多位於南亞、東南亞和東非,正面內容的比例皆超過八成,亦即每 10 篇的媒體社群文章中,逾 8 篇對「一帶一路」持正向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無國界記者組織每年會依照各國的媒體運作情形進行排名與分類,除了波札那屬於「有問題的(problematic)」,其他的評比都是「艱難的(difficulty)」和「非常嚴重(very serious)」,是五分級中的倒數三個。

此外,在發布正面內容的媒體清單中,也出現中國國營媒體的身影,像是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臺和中國環球電視網的報導常見於部分國家的社群輿論,且是肯亞、韓國、塞內加爾等國關於「一帶一路」新聞的主要發布單位。

以肯亞為例,新華社發布的文章占了整體正面報導的九成五。從內容上來看,主要是強調「一帶一路」的具體成果、參與國的蓬勃發展,以及愈來愈多國家加入倡議。

東協官員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為幫助東協國家拓展發展道路、發展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柬埔寨首相助理部長高金宏表示,「一帶一路」是幫助柬埔寨吸引基礎建設投資的重要制度。 「作為一個因戰爭和衝突而遭受重創的國家,我們的基礎設施不存在,因此需要投資來開發道路、橋樑和港口等,」他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告訴新華社,「一帶一路一直是柬埔寨發展基礎設施的關鍵優先事項之一。」(2022-11-11,肯亞,新華社

肯亞總統魯托週六會見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雙方承諾加強「一帶一路」合作。兩國同意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理事會框架下加強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等領域合作。魯托總統在會見中表示,這是肯亞各界加強對華友好合作的共同協議,讚賞中方在同肯交往中所展現的尊重。王毅強調,建交60年來,兩國平等相待、攜手並進,成為可靠的政治朋友和互利共贏的經濟夥伴。(2023-07-24,肯亞,新華社

「有些國家為了從中國獲得更多資源,加上國情因素,國內媒體受打壓,因此社群輿論呈現正面的價值,是可以想見的。」陳建甫指出,部分國家和中國有大型基礎建設的合作案,中國國營企業和國營媒體進駐,自然會持續正面報導工程進度。

除了官媒直接發布報導,陳尚懋表示,中國政府也會把製作好的宣傳影片、新聞直接發給各國媒體,他在泰國就看到電視臺和報紙持續刊載習近平的談話、一帶一路的紀錄片等,可見中國在泰國投入不少的宣傳心力。他認為,習近平過去多次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大外宣的方式應不僅限於官媒傳播,而是多重方式協力輸送中國的正面形象。

正面輿論早期強調中國投資力道 近年轉向減債議題

至於正面內容的主題,以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相關政策為最常見的文章類型。2019 年之前是以中國大力砸錢投資、承諾以資金、技術支援他國,及強調會在教育、科學、醫療等領域提供協助為主;2019 年後,中國承諾投資的文章比例降低,主要主題轉變成「取消他國債務」,例如 2019 年取消東非國家衣索比亞的貸款利息,或是 2023 年減免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 1.5 億人民幣的債務。

波札那成為第46個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理解備忘錄的國家…馬西西總統表示,兩國關係以一個中國政策為前提,隨著波札那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這項政策將繼續為兩國關係的闡明提供資訊和指導。馬西西總統樂觀地表示,該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助於博茨瓦納吸引必要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在Covid-19大流行後重啟經濟。他進一步感謝中國政府為波札那抗擊和遏制Covid-19疫情提供的支持。(2021-01-09,波札那,Sunday Standard/ The Telegraph

過去三十年來,衣索比亞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取得了長足發展。衣索比亞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心樞紐,該倡議是中國政府於 2013 年提出的,旨在對近 150 個國家進行投資,作為習近平外交政策核心的一部分。據信,埃塞俄比亞有超過 30 萬中國移民,為中國食品創造了一個利基市場。這一現象催生了盧安達市場的蓬勃發展,那裡有數十家商店以中國食材為主,迎合顧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中餐館在亞的斯亞貝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日益好奇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美食。(2023-04-06,衣索比亞,Ethiopian Business Review

正面文章中也有少數內容是談及中國如何回應西方世界的批評、澄清「一帶一路」遭污名化,同時強調中國經驗對於全球發展的重要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對華盛頓全球發展中心一份報告有何評論時作出表示。該報告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可能增加巴基斯坦、黑山和吉布地等國的債務風險。耿爽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很多是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需求大。「一帶一路」為各國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創造了新機會。「『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如果真像一些人所說的那麼高風險,它怎麼能取得這麼大的進展呢?…(2018-03-08,波札那,Gnews World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充分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不斷擴大開放,與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轉變。過去10年,中國致力於轉變以產品流、要素流為基礎的製度和規則的開放格局…中國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中國堅持共商、共建、互利共贏原則,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不僅造福參與國,也為各國人民福祉做出貢獻。(2022-09-25,巴基斯坦,Daily Ghaznavi

負面輿論看待一帶一路倡議 歐洲國家最多

相較於正面看待「一帶一路」的社群輿論數量,負面情緒文章的數量僅有正面的七分之一。而在佔比前 10 多的國家中,以歐洲國家數量居冠,包括烏克蘭、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和匈牙利;接著是特定亞洲與非洲國家,其中斯里蘭卡和尚比亞因參與倡議深陷債務危機,近年才陸續和中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延後還款時間。

統整歐洲討論最多的主題,是歐洲國家對於加入「一帶一路」的疑慮。2019 年義大利加入倡議,成為G7 組織第一個以實質行動支持中國的國家,歐美掀起大量辯論;沒想到 2023 年,義大利宣布不再續簽協議,再次引發討論。

義大利政府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決定與歐洲和義大利的利益背道而馳,直接掌握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雖然歐盟應該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但它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這樣做,從而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2019-03-28,阿爾巴尼亞,Reporter.al

義大利國防部長吉多·克羅塞托表示,義大利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可怕」的決定。(2023-08-01,匈牙利,Az Üzlet - A Gazdaság Magazinja

歐洲國家對於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目的也多持保留態度,認為其試圖藉此實現戰略目標,或是蓄意設下債務陷阱,犧牲參與國的利益。此外,俄烏戰爭的相關討論也是常見主題之一。

由中國貸款資助的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鐵路線可以被視為簡單的腐敗交易。錢是中國給的,中國公司向中國公司訂購工作,中國的錢立即退還給中國…資金以貸款的形式通過匈牙利,而不是直接提供給中國企業,匈牙利必須把這些偽裝成「貸款」的錢連本帶息地償還給中國。中國人除了把自己的錢留在自己的口袋裡之外,還免費從匈牙利人那裡獲得投資成本…(2019-05-22,匈牙利,Orbán Magyarország nem tiéd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停止對俄羅斯的投資…中國放緩對俄羅斯投資,深化與中東互動。不過王指出,投資下降可能是暫時的,因為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絕對有很強的互動」。例如,儘管烏克蘭發生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仍增加了對俄羅斯能源運輸船的採購…(2022-07-25,烏克蘭,Редпост. Новини Харкова

至於負面內容佔比前 10 多國家最關注的議題,是一帶一路的替代方案。從 2017 年開始,日本、印度、歐盟和美國便陸續針對發展中國家提出基礎建設投資計畫,希望能以此反制中國。接著是「指控中國造成債務風險」、「懷疑一帶一路的目的」主題的文章,內容都在質疑中國推動倡議的動機。

一帶一路負面內容最常提及區域:非洲債務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是最常被負面情緒文章援引為例子的區域,社群文章多引述尚比亞、吉布地、衣索比亞、肯亞等國還不出貸款或基礎建設資金遭取消的新聞,來質疑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目的與方式。

據報導,中國政府現在開始縮小其對「一帶一路」全球貿易路線的雄心,這可能會對#Africa產生巨大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整個非洲大陸將被納入「一帶一路」計劃,預計將於今年九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宣布這一消息。非洲領導人希望,成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將釋放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發展資金,但現在看來,如果北京實際上削減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這些資金可能會處於危險之中。「一帶一路」資金也可能成為美中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的最新受害者…非洲國家從中國獲得數十億美元贈款和低利率貸款的日子可能很快結束。(2018-07-01,南非,The China Africa Project

吉布地距離斯里蘭卡4,000多公里,但這個東非國家正面臨著與該島國去年面臨的同樣的困境——它從中國拿走的錢多於回饋的錢。在這兩個案例中,這筆資金都投資於中國大規模倡議「一帶一路」倡議下實施的基礎建設項目。吉布地的債務佔全國GDP的88%,即17.2億美元。這可能迫使非洲國家將一些關鍵資產移交給中國…(2018-08-10,保加利亞,Капитал

「非洲很多國家的財政本來就不好,需要引入資金,可是卻窮到連國際貨幣基金會或世界銀行都不願意借錢。這時中國表達善意,願意幫他們做基礎建設,他們就馬上投入。」陳建甫指出,非洲的負面輿論多是批評中國給予的資源分配不均,「為什麼有港口、礦產的國家拿得到錢,自己卻分不到一杯羹。」

陳建甫強調,非洲債務問題存在已久,早在一帶一路倡議進駐這塊土地之前就已經存在,涉及債務的討論,較有可能是輿論反對執政黨的行為,然後拿「一帶一路」的風險作為理由,

陳建甫補充,事實上非洲並不是「一帶一路」的重點發展區域,中國為了讓合作國家數量達到里程碑,才挹注大量資源;但非洲許多國家財政不佳,中國知道對方沒有還錢意願,有些國家甚至想方設法希望債務能一筆勾消,因此中國在第三屆峰會上也定調,會逐步減少援助金額,或增加給予資源的門檻。

此外,南亞和東南亞的債務問題也是熱門話題之一。南亞國家斯里蘭卡在 2014 年就加入「一帶一路」倡議,3 年後因無力償還貸款,將南部深水港漢班托塔租借給中國 99 年。東南亞國家寮國也因還不出建設鐵路的貸款,面臨同樣的困境。

陳尚懋表示,東南亞輿論關於「一帶一路」造成債務陷阱的討論,已經對政府的施政方向造成影響。中國原本想和泰國共同出資興建鐵路,甚至提出「大米換高鐵」計畫,以加倍進口泰國的大米、橡膠來換取泰國同意合資計畫,但最後泰國仍決定自行負擔破千億的鐵路建設成本,「他們希望自己主導這一條鐵路,避免墜入債務陷阱當中。」

「大寫意轉向工筆畫」一帶一路轉型下一步

有別於過去 10 年以推動大型基礎建設為主,習近平在第三屆峰會定調一帶一路的下一步將改弦易轍:「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

今年年初,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的報導中,就提及「中老鐵路(編按:即中寮鐵路)、匈塞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運營穩步推進,一批『小而美』的農業、醫療、減貧等民生項目相繼落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也指出「將高質量推進共建國家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拓展三方和多方市場合作。聚焦減貧、衛生、教育等領域,建設更多『小而美』項目」,可見一帶一路轉型早已有明確的方向。

「習近平的潑墨畫一開始只有畫兩條線,後來發現騎虎難下,國務院的人介入協助,就變成工筆畫。」陳建甫解釋,「一帶一路」原先的構想很單純,主要是做好陸上運輸線「中歐班列」和海上能源運輸線;但習近平深信,中國已經富強到可以幫助周遭國家的建設,正好藉此機會向世界展現國力。

陳建甫表示,中國原本相信「路開通、錢就來」,所以初期的基礎建設多著力交通建設;然而到了中後期之後,中國發現很多地方的錢拿不回來,政府的技術官僚就介入處理,開始找各國可交換的資源,或是由中國人管理蓋好的建設,「這是不得不為的選擇。」

除了「一帶一路」發展不如預期之外,中國接連遭逢國內經濟衰退、COVID-19 疫情衝擊、中美貿易戰,國力已不如過往強盛,陳尚懋認為,轉型後的「一帶一路」勢必會降低原本的影響力。陳建甫也指出,習近平在峰會上的致詞「說得很明白,就是我們還是會繼續推(一帶一路),但(資金)的水龍頭要關起來了」。

如何把水龍頭關得漂亮?陳建甫解讀,就是讓政府的角色退居二線,由國、民營企業或國內人力資源進駐各國從事社區發展、衛生福利、民生教育的工作。他指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好處,在於其已從過去「亞洲的中國」蛻變為「世界的中國」;但擴增影響力的同時,卻因為撒了太多錢出去,對國內經濟造成負擔,所以第三屆峰會的轉向是預料之中。

「現在的中國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內部的經濟、外銷的問題、美中在對抗的問題,所以這樣調整對它的壓力最小。」陳建甫作結,「這是中國的技術官僚能想出最好的轉型方法,希望在不損及習近平的尊嚴之下,維持他的中國夢。」

相關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