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美國「耳念珠菌」病例激增!傳染性、抗藥性、致命性極高 專家點名「3種人」易中鏢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023年03月27日07:56 • 發布於 2023年03月27日08:30

具有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已在美國蔓延開,超過半數的州出現病例,且近半數患者於感染90天內死亡。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將把此傳染疾病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並認為這對全球健康可能構成嚴重威脅。疾管署則指出,台灣在2018到2022年期間檢出3例「耳念珠菌」感染個案,所幸無人死亡。

外耳道分離出來的病菌 命名為耳念珠菌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2009年日本首次爆發耳念珠菌個案,當時係從病患外耳道分離出來病菌,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近年來陸續在歐洲、亞洲、美洲、非洲等國傳出病例。

以美國為例,2016年到2022年之間,累積2377人耳念珠菌個案,擴及美國華府及30個州,研判病例增加,應與和新冠肺炎疫情有關,耳念珠菌附著在護理衣服、手套及其他個人防護裝備上,進而傳播開來。

具有高度傳染性 常見發燒、畏寒症狀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表示,「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依附在皮膚及衣物上,具有高度傳染性,通常侵害免疫系統較弱的年長者,症狀為發燒、畏寒等,短時間內病情加重。

在國內方面,羅一鈞指出,2018到2022年之間檢出3例「耳念珠菌」感染個案,1例重症、2例輕症,所幸3例菌株均無特殊抗藥性。首例病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天疱瘡,接受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2018年4月時,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門診採檢,驗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第2例則為重症個案,南部60多歲越南男性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在越南醫院,因病情危急,7月回到台灣,住院3週,仍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耳念珠菌」,但無特殊抗藥性,接受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病情改善。

第3例為南部40多歲男性,本身有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接受多次手術,2022年2月持續耳漏、耳鳴、聽損、頭暈,就醫培養檢出「耳念珠菌」,因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這些人為高風險族群 死亡率最高達6成

羅一鈞表示,綜觀國內外個案,「耳念珠菌」高風險族群為皮膚帶有傷口、黏膜破損、免疫力較差等民眾,一旦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等重症病患感染,死亡率達3到6成;如健康狀況良好,感染機率極低。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他大拇指發黑流膿…自爆「1傷口處理方式」! 醫聽完搖頭:養出超級細菌了
·身體冒「10個跡象」是免疫力下降徵兆! 不僅感冒難好要注意,就連發胖也是警訊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