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跟孩子的媽,去接老大放學時赫然發現,他竟然大熱天的穿著長袖外套,孩子說:因為他的好朋友某某某,跟他說他不喜歡他身上穿的OPEN將,他喜歡消防車的衣服,穿OPEN將就不要一起玩。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每天早上氣急敗壞的找車車的衣服,是要去「換友誼」。
回家後,我們跟孩子教兩個方法:
第一:你這個朋友不喜歡OPEN將,不代表其他孩子不喜歡,你可以試著去對其他孩子介紹,並一起玩
第二:我們搞笑一下,去跟你的好朋友說,你是跟我玩感覺很好玩,而不是跟我身上這隻OPEN將玩耶!
果真,孩子隔天照著做,班上超過10個孩子圍過來跟他討論OPEN將,他交到更多朋友,原本這個好朋友也湊過來,也覺得「跟衣服玩」這個說法,實在好好笑。
我常評估到一些孩子,其實很重視有沒有伴能一起玩,但就是交不到朋友,最後只能拿東西去換友誼,等到沒得換了,或對方覺得不稀奇,關係就瓦解了。這是這些孩子沒找到自己的優勢,也是比較沒有自信的結果。
社交情緒能力越好,孩子行為問題越少
知名的美國心理學教授Kelly Morth認為,20﹪IQ+80﹪EQ=100﹪成功。這樣改革智力論的力量,是人類發展及行為學演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然而,情緒智商、團體動力與人我關係環環相扣,我們就從巨觀的兒童社交技巧,談到微觀的情緒智商發展。
社交技巧是指表現出可被接受的行為模式,可以幫助個人獲得社會增強、接受或是逃避負面情境的能力(Mathur & Rutherford,1996)。
訓練兒童社交技巧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增加孩子更多的同儕接納、正向行為及適應環境的能力,進而達到更高的社會期許。由人類發展里程碑來看,社會化的過程,的確需要更多個體間的觀察及互動。
換句話說,社交能力要好,團體互動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喜歡討論兒童發展上是先天或後天,但現代兒童心理發展專家認為,兒童的人際社交能力,除了受先天氣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團體互動及環境的塑造。因此,兒童社交技巧是可以被教導的。
社交技巧引導六步驟
根據Gresham等人提出的社會技巧評估,可以歸納出社交技巧引導有五大重點(1)合作(2)自我肯定(3)負責(4)同理感受(5)自我控制。
因此,要由自我中心行為的小小孩時期要進入團體互動的學齡前、學齡階段,這中間轉銜成功與否,跟孩子「與人合作觀念是否培養」、「自我成就及價值是否提升」、「是不是有責任感」、「能否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以及「行為可否控制」等,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而要教導兒童一些新的社交技巧時,通常的策略是利用故事引起動機並結構化整個流程,執行面有以下重點可以參考
(1)確定步驟:利用圖示或畫圖提供線索
(2)成人之間可以先做行為示範
(3)與孩子之間可以有所演練
(4)彼此的分享與回饋
(5)修正演練,符合社會的期待
(6)提供機會將學到的新技巧類化到不同情境內
在與眾多家長的互動過程中,我們常聽到孩子社交能力差是因為孩子情緒管理及行為抑制能力不好導致。
這樣的孩子,常讓其他孩子不敢接近他,甚至無法加入團體遊戲,隨著年齡的增長卻一直陷在自我中心的惡性循環裡。
的確,孩子的情緒起伏會嚴重影響好不容易建立的人際關係,而且這類孩子也很難告訴自己「我真的很不錯!」來增加自信心,這常被認為是情緒智商不高的孩子。
提升孩子情緒智商的四大要素
Mayer & Salovey (1997)學者認為情緒智商(EQ)表現,對促進個人健康非常相關,根據其內容更進一步的推論,何謂EQ高的孩子呢?
其實EQ高就是能將察覺、評估、表現及管理情緒處理得細緻的孩子。情緒智商的四大要素,是需要從小融合於孩子的教學及教養的,因為情緒是影響孩子學習品質及親子之間關係的重要因素:
☆ 促進孩子察覺情緒
父母及老師應該經常正確的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不論是喜怒哀樂。從故事或媒體中去建立孩子的同理心,了解自己的情緒,也了解別人的情緒。
☆ 使用情緒經驗幫助思考
有些情緒經驗的觀察或體會是會讓孩子更專注、記憶更深的。例如,當孩子從故事或他人經驗中聽到了某些行為產生的負面情緒結果,我們應立即帶著他思考這個結果的成因,讓孩子感受並問他”換做是你怎麼辦”,”你會有什麼情緒”,增加孩子藉由不同的情緒學到更多問題解決能力。
☆ 教導了解更多複雜的情緒
情緒處理是非常複雜的,但每一次的情緒經驗如果能好好的機會教育,就會養成孩子主動管控自我情緒的習慣,而教育者對孩子適當的溝通、分享及回饋也是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
☆ 發展孩子自我管控情緒的能力
情緒不是由別人管,而是由自己管!所有的情緒引導最終都是希望孩子建立自己管控情緒的能力。所以家長及老師應該隨時提醒孩子自己建立幾個面對情緒的方法,或在情緒當下,引導孩子思考之前的策略,才能真正發展出成熟的情緒管理能力。
兒童情緒發展的四個層次
嬰幼兒的情緒行為發展,遠比我們想像複雜的多,科學研究上也發現大腦處理情緒的機制相當的複雜。根據Merry Bullock & James A. Russell兩位情緒專家的分類,兒童情緒分為四個層次
(1)嬰兒的察言觀色(人臉、聲音、姿勢改變)
(2)嬰兒尋找可以用臉部表情表達的情緒
(3)兒童情緒認知提升,知道什麼情境背景可以用什麼情緒
(4)兒童結合表情、表達及情境,越來越多經驗建立情緒藍圖。
而就發展心理學而言,情緒可以歸納出大約的里程碑(表一),了解這樣的歷程,可以讓我們知道孩子情緒發展的步調,增進親子及教學關係!
隨著科技、人文、工業、藝術及文化不斷的演進,我們下一代孩子競爭力的養成重點,的確要讓我們多花點心思在培養高EQ的兒童。及早累積孩子調控情緒及行為控制的能力,就是及早培養兒童社交能力的根本做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