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龍華憑什麼成為企業最愛私立科大?「天時、地利、人和」三年內異軍突起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0年02月27日03:00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7日03:00 • 謝明彧

《遠見雜誌》每年進行「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近兩年出現了一個火箭般竄起的名字:龍華科技大學,從50名外,衝上調查的前20強,甚至打敗國立科大,這所由孫道存父親創立的科大,由校長葛自祥首創的「訂單式就業學程」,拿下包括廣達、宏達電、欣興電子、鈊象電子等上市櫃企業的心!

每年2月學測公布時期,也是各家媒體與調查機構發布「企業最愛大學」的時間,近兩年、尤其今年,「龍華科技大學」如同火箭般在排名上竄升,在每個調查中都打入前20強,引起很多家長甚至高教界私下探詢:「龍華?到底為什麼?」沒說出口的心理話,甚至是「憑什麼?」

明明技職是少子化危機下的最大受害者,許多私立科大都面臨每況愈下的掙扎,為何有一所過去排名較後的私立科大,會快速衝上《遠見》調查中的「全台企業最愛大學20強」內,不只勝過中部、南部等同樣學生眾多、名氣響亮的工科技職名校,如南台、明新、朝陽、正修等等,甚至擊敗國立科大與老牌中字輩大學?

位於桃園龜山的龍華科技大學,前身是龍華工業技藝專科學校,1969年由前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董事長孫法民及其夫人孫陳淑娟所創辦,孫法民是中國與台灣早期重量級的企業家,打造出中國第一條自製電線,有「中國線纜之父」的美名。或許很多年輕一輩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他的長子就是電信業與新聞名人孫道存,也是微風廣場少奶奶、時尚名媛孫芸芸的祖父,目前龍華科大董事長孫道亨則是孫法民的三子。

但名人家族並非龍華登頂的理由,真正讓龍華在近年快速衝上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前段班的關鍵,在於龍華轉型做得早、企業合作多、地理位置好,可說是徹底發揮「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讓畢業學生在企業界中口碑持續飆升。

2009年起擔任龍華科大校長的葛自祥,曾任中華民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長,以及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副主任委員,長期關注技職教育發展與轉型,對於龍華畢業生近年受到企業肯定,「各家學校都有做得好的地方,不是說龍華哪裡一定比對方更厲害,但我想,整體在產學面上做得早、做得深,以及龍華周遭的地理優勢,都是企業之所以更肯定龍華畢業生的主因。」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陳之俊攝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陳之俊攝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陳之俊攝

天時:全台第一個推「訂單式就業學程」,量身企業訂做學生能力

「現在很多學校都模仿龍華設立『訂單式學程』,但龍華已經做了十年以上,是做得最久也最深入的那家,」葛自祥非常驕傲自己對於產學合作接軌上的創舉「訂單式學程」,這不只是幫學生彌平學用落差的利器,更是近年企業對龍華畢業生評價跳升的主因。

所謂「訂單式學程」,就是由學校找企業,針對所需人才的能力需求,開出「技能清單」,再由學校老師依據各自專業,開設相對應的各種學程,並派業師到校上課並介紹自家企業。

「這等於把企業所需的各種人才能力以『學程』開成模組,學生可以依照自己未來想進入的企業,組合對應學程,直接變成那家企業『最需要的新人』!」葛自祥解釋何謂訂單式學程。

當學生大三大四時,如果對某家企業有興趣,可以依據該企業所開出的能力條件,選修對應的學程,大四時在進入企業實習,把所學練習現場應用,「等於企業把新人訓練的第一年,搬到龍華來做」,這樣養成的學生,能力自然符合企業所需,這也是為何各單位「企業最愛大學生」評比中,龍華會突飛猛進的主因。

龍華科技大學電機系針對半導體製程特別成立實驗室。陳之俊攝
龍華科技大學電機系針對半導體製程特別成立實驗室。陳之俊攝

龍華科技大學電機系針對半導體製程特別成立實驗室。陳之俊攝

地利:科技工業區四面包圍,上市櫃大企業眾多、總產值超越竹科

當然,龍華在訂單式學程上的成功,很快就引來其他技職科大模仿,甚至被教育部拿來推廣,但龍華還有第二大利多:地利之便。

「龍華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周邊聚集了北部近十個各類工業區,不只各種產業都有,最重要的都是知名大廠、上市櫃公司,光產學合作對象就勝出,」葛自祥分析為何龍華科大畢業生會特別受到上市櫃企業肯定,因為地緣關係,很多大企業裡面都有龍華的學長姐,這種人脈資源,是別的地方科大所沒有的優勢。

打開地圖,龍華位於新北與桃園交界處,東西南北剛好被北部多個大型工業區包圍,東邊是五股工業區(新北產業園區)、西邊是龜山工業區、北邊是林口工業區、華亞科技園區、南邊是樹林及土城工業區,集結了鴻海、友達、廣達、宏達電、佳世達、台達電、明基、元太、中環、神達、美光、南僑、欣興電子、可口可樂……不只企業眾多,產業更橫跨電子、科技、食品、傳產、紡織等多元領域,「很多人不知道,這幾個工業區加起來,產值其實更超過竹科!對於人才的需求非常龐大。」

而企業再尋找產學合作機會時,「地利之便」是一個很重要因素,而龍華也就因此比其他學校,更有機會談到這些企業的產學合作案,而表現良好的學生,往往還沒畢業就已經被這些企業預定走,在學就直接打通上市櫃企業的求職門檻;另外,學生畢業後在求職時,通常會選擇已經習慣的生活場域,也更容易往周遭這幾個工業區內的企業投履歷。

兩者相成,林口、龜山、土城一帶的大企業在龍華找優秀學生,龍華學生畢業後則選擇這一代的大企業投履歷,這種正向循環,也帶動上市櫃企業對龍華的評價不斷上升。

人和:董事會全力支持,業界合作頻繁,少子化下持續高檔

在前兩個因素下,在近年少子化壓力下,有私立科大學生五年內銳減到只剩一半甚至三成,但龍華還是維持破萬學生人數,吸引業界持續維繫合作,也派出經理級以上業師合作開課,「企業願意派出厲害的業師,吸引學生前往企業,也帶動新生願意繼續選擇龍華,這又是另一個正向循環。」

葛自祥強調,更重要的,對比近年許多私校出現淘空與爭權的問題,龍華的董事會因為「不是以學校來賺錢」,所以非常支持校務,對於近年的各種實習計畫、設施更新、師資聘請,只要合理,多半都會給予支持,例如2018年龍華就在董事會支持下,花了6000萬翻新圖書館,把室內空間從原本的「藏書」為主,打通並大量設立座位,以及小型研討室等等,「把空間還給學生,先把學生吸引回到學校,才有機會把他們教得更好,」葛自祥說。

「在這個學校退場風聲鶴唳的時刻,一所私立科大董事會還願意掏出6000萬來『整修圖書館』,就知道董事會真的支持學校,」葛自祥說,這也是在許多人質疑私立科大是否能在少子危機下存活的觀察點,看學校願意把錢花在哪,就可以知道是否有心要持續辦學。

龍華科大在2018年花了6000萬翻新圖書館。陳之俊攝
龍華科大在2018年花了6000萬翻新圖書館。陳之俊攝

龍華科大在2018年花了6000萬翻新圖書館。陳之俊攝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