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元兇是高尿酸,當尿酸結晶沈積於骨組織或關節中,就會導致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更嚴重就會產生痛風石,甚至導致關節變形。「其實痛風是很好治療的疾病,但很多患者覺得偶爾才痛一次,何必天天吃藥?」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說,如果是第一次痛風發作,醫師會先初步排除致病原因,例如調整飲食、減重,或是停掉可能導致痛風的藥物如利尿劑。
如果一年發作2次以上,或是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就希望患者積極治療。余光輝說,一旦罹患痛風就有心血管風險,多數病人不清楚嚴重性,因此總是依賴止痛藥,不肯規律服用降尿酸藥物。事實上,痛風患者應積極將尿酸值維持在6mg/dL以下,若產生痛風石,去年底健保剛通過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的給付,只要按時服藥,研究顯示一年可減少83%痛風石體積。
「這類患者的尿酸值必須降到5mg/dL以下,而且至少需要持續半年至兩年時間,就能逐漸將沉積的結晶溶出體外,消除痛風石。」
余光輝說,曾有患者的痛風石長在膝蓋,導致無法蹲下,原本要開刀除去痛風石,後來嘗試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之後,持續2年後,痛風石終於逐漸消失,不但免受開刀之苦,也恢復行動能力。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事前好好預防!」余光輝說,根據日本經驗看來,若尿酸值持續偏高,且合併有三高疾病,就建議提早進行藥物治療,研究顯示,就算最後罹患痛風,也能輕易控制病況,嚴重併發症機率更明顯降低。此外,除了規律服藥之外,運動能夠幫助減重,也可預防尿酸偏高,不過,運動時要注意多補充水份,否則大量流汗反而易使尿酸偏高,反而不利病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