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我母親都會炸獅子頭,不過,她的獅子頭嚴格來說是炸肉丸子,山東做法,個頭像貢丸大小,裡面有荸薺、蔥薑、麵包粉,炸出來金黃偏紅,在桌上放冷,我常常一口接一口偷吃。媽媽說,這是過年要燴大白菜寬冬粉的湯料,你現在吃光,小心你爸爸揍你。我才不管呢,心裡嘀咕,剛炸出來是最好吃的時候,幹嘛拿來做湯?
後來在外面吃館子,才接觸到正宗的揚州獅子頭。每顆獅子頭像拳頭一般大,湯匙一破,挖起來像豆腐一樣嫩。心想,那麼大的獅子頭,上桌時個頭完整,久煮肉嫩不柴,大師傅一定要花很多功夫伺候它。
有一年,郝柏村當行政院長時,邀請幾位主跑行政院的記者到他家吃飯。院長說他的拿手菜是獅子頭,軍旅長年在外,家裡大小事都靠院長夫人張羅,但做獅子頭則非他不可。他話還沒說完,就抓起肉團,手起手落,將肉團用力摔在盆內,這樣來回十幾次,肉都聽話了。郝院長說:「我摔肉勁道十足,所以我的獅子頭好吃。」
之後,常被黎智英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帶去吃永和的「三分俗氣」。曹一老闆的獅子頭每每被詹宏志誇獎,詹先生的妻子、已故美食家王宣一曾說她特別愛獅子頭旁邊久煮後的大白菜,吸飽湯汁鮮腴美味,足以和獅子頭分庭抗禮。
其實,要獅子頭肉嫩味鮮,確實不易。我問了三分俗氣的曹老闆,他說為了這道菜,他走訪了大陸許多名店,結果,要不濃油赤醬失了肉味;要不加太多芡粉,肉結實成一球失了口感。反不如台灣的獅子頭色淡味雅,更彰顯了豬肉的鮮美。曹老闆的做菜理念深獲我心,今天就來試試這道獅子頭。
取三斤肉,肥瘦比例三比七,以前人主張肉要自己剁才好吃,我覺得不近人情,只要從肉舖拿回絞肉後,再在家裡砧板上重新剁肉,讓肉肌里盡失後再起膠彼此沾黏就好。我腦中幾十年前郝院長摔肉的記憶揮之不去,這個讓肉聽話的步驟一定不能免。之後,開始調味。曹一說他獅子頭的鹹味主要是鹽,醬油只是增加醬香而已,塑形又添蛋香的雞蛋不能少,原則是一斤肉一顆蛋。
蛋打上後開始攪拌,一面加入蔥薑水,一面攪拌,同時要加少許太白粉,攪拌時很多人建議順時鐘攪拌,曹一認為全是順時鐘,肉會起筋變硬像貢丸,反而不美,攪拌時,手上感覺肉的回饋,有時順有時逆,起筋再破筋,感覺肉充分吸收蔥薑水,又有些起膠黏手,肉就大致可以了。
熱鍋,小火溫油,太白水濕掌上,挖起適量肉團在掌上稍微搓揉定形,即入油鍋微炸。這個步驟只是去腥定形而已,千萬不要久炸金黃上色,否則獅子頭吃起來有一層皮,那就不美。
取砂鍋,先將大白菜鋪底鋪圍邊,然後將一個個拳頭大的獅子頭,放進砂鍋白菜花園中,徐徐注入高湯,完全小火慢燉一小時,此時肉釋放的油花已全被白菜吸收,湯美味足,可關火起鍋上桌。要讓獅子頭不破相,所謂小火,是指湯面在完全水波不興的狀態下燉煮,彷彿用蒸的一般。
這就是獅子頭,最能突顯台灣豬肉味美的一道菜。用湯匙破肉,嫩如豆腐,白菜鮮腴有味,是年節宴客最體面的大菜。曹一說這道菜最適合在家裡做,時間不趕,慢火細燉,餐廳反而不容易。
我今天的獅子頭和三分俗氣有一點不同,我加了從小吃習慣的荸薺,您可以不加。加荸薺的優點是多一些爽脆口感,缺點是炸丸子時候容易破,事無兩全。
獅子頭
材料:豬絞肉3斤、荸薺1斤、大白菜1顆、蔥、薑、蛋3顆、太白粉、鹽、醬油、雞高湯2包。
做法:
Step1:蔥薑切小後,放入調理機打成水,濾渣得蔥薑水。
Step2:豬絞肉放砧板上,用大菜刀來回剁至沾黏在砧板。
Step3:將剁好的肉放入大盆內,拿起肉團摔回盆內,反覆10多次至肉起膠。
Step4:打入3顆全蛋,加入太白粉,開始攪拌,加鹽10小匙、醬油少許。徐徐加入蔥薑水,攪拌至有些黏手,盆內亦無多餘水分,最後加入荸薺拌勻。
Step5:銅鍋熱油,小火溫油。拿起適量肉團,另一手沾濕太白水,將肉丸在掌中定形,放入油中,一一微炸定形。
Step6:取砂鍋,將切片的大白菜鋪底圍邊,肉丸放在中間,注入高湯。
Step7:湯滾後,用極小火,不起沸,慢燉1小時。嘗一下湯的味道,可再調味。關火,原鍋上桌。這就是今天的獅子頭。
肉太多了,砂鍋擺不下,後來又炸了一些小肉丸,讓兒子們可以偷吃。其實我也有偷吃幾顆。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全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近來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順便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
【裴社長廚房手記99】烏魚凍 寒流大出的冬日好物
【裴社長廚房手記98】茄香肥腸煲 三分俗氣學來的創意菜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