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國內兩黨對於是否繼續援烏掀起一陣辯論,回到問題的本質,美國為何不將經費留以國內使用,而要去幫助烏克蘭,一個連停戰、重建盡頭不明的國家?
本文將單就利益層面討論,共享民主價值僅是一種道德的展現,舉個例子:僅有自身有餘裕之時,才會願意幫助弱勢團體。美國迄今援助近750億美元,這些經費若能運用在國內,或許可以為國內帶來許多福利,國內又何嘗願意讓政府如此援助。以經濟學的角度,若行為體願意出資,表示該行為體擁有需求,所以應該要討論的是:美國想要從這場戰爭得到什麼?或者問,如果戰爭輸了,美國將會失去什麼?
目前與美國正與崛起中的中國抗衡,這幾年中國不斷拉攏他國從事建設計畫,反倒是美國在川普時期傾向保護主義,退出多邊機制,像是TPP。如今拜登想要回歸過往美國建立的多邊機制,最主要是想要取得原有的霸權。早期多邊機制的建構,是因為美國提供公共財,讓其他國家嚐到利益的甜頭,他國方願意配合。若美國幫助的烏克蘭遭到擊敗,便會出現美國無能的假象,也就沒辦法回到美國想恢復的多邊機制;不僅如此,俄羅斯的獲勝同時也增強會共產國家並沒有比較弱的概念,可能間接讓更多國家與中國越走越近,或者離美國越來越遠。
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國家安內就好,何以攘外?俄烏戰爭是俄烏的事,難道跟美國一點關係都沒有嗎?美國沒有責任援烏,但援烏可以帶給美國實踐藍圖的機會。(推薦閱讀:風評:農業網紅自爆,民進黨不甩食安風暴?)
*作者為清華大學學生、清華大學自主學習小組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