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然的機緣下,中租企業辜仲立總裁前進阿里山接觸高山咖啡,與當地咖啡農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與調整,終於促成「JLK精品咖啡
(JLK Coffee)」的誕生。
編輯/高麗音
是什麼樣的咖啡,讓深愛布根地葡萄酒的總裁徒步走上阿里山作「咖啡風土探查」?「我認為,台灣的咖啡豆實際上和布根地葡萄酒一樣,能神奇地展現當地的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等特色!」辜仲立在阿里山找到「靈氣」,在高山神木群與茶園之間,發掘了以水果酵素種植的天然咖啡豆,職人用日曬淺中焙的方式處理,每一杯咖啡都如浸淫在山嵐雲霧繚繞,在芬芳花香之餘味浮現獨特的烏龍茶香。
「這就是精品咖啡!」什麼是奢、貴、精、華的風味?味蕾會自己告訴你。
2021年初,辜仲立以自己的姓名縮寫開發了「JLK Coffee」精品咖啡,講究從香氣與口感都要有精品、極品的水平,從生豆種植、烘焙到最後的嚐味,包含咖啡酸度、風味、香氣,都由辜總裁親自監督確認,他甚至在前期投入大量時間探查阿里山,與咖啡職人一起感受地理環境變化與採收生產過程中的不可預估因子,每一滴咖啡就像布根地葡萄酒充滿土地情懷,成本高產量少是「台灣精品咖啡」的市場特色。
從茶金到黑金的蛻變
「JLK Coffee」的基因來自嘉義縣梅山茶區,位於海拔約1,200公尺的高地,是一座高品質示範「茶」園。創辦人陳鋒城是茶行業的資深種植者,擁有超過40年的栽茶經驗,並擁有茶園管理師、製茶師和優良茶品比賽的主審資歷。他深知茶園的永續經營與發展關鍵,就在維持土壤質地的健康,因此他堅持採用合理化的施肥方式、病蟲害的防治,並且不使用除草劑,以友善土地的農法來耕種茶樹。
喝一口陳鋒城的茶,能感受香氣、滋味和喉韻都達到一定的高水準,他與志同道合的高山茶農交流茶園管理和製茶經驗,彼此共同成長。充滿實驗精神的陳鋒城更在1981年開始試種咖啡樹,卻因故中斷,直到2016年才又重拾咖啡夢,讓人能回味用木炭烘焙、石臼磨豆的懷舊咖啡滋味。
陳鋒城毅然決定,把一公頃的茶樹區全改種咖啡豆,藉由海拔850-1,100公尺間天地恩賜的環境,環繞著陽光、空氣、溫度和微氣候,擁有良好排水的砂質土壤。這片土地上還生長著高山老茶樹、梢楠木和檳榔樹,構成半遮陰的效果。這些年來,他透過對茶葉的耕種經驗深刻了解了咖啡樹的成長需求,終於種植出優質非凡的精品咖啡豆果實。
辜仲立總裁親身前往探察研究,與莊園一同經歷了無數次的深入交流和調整,終於攜手促成「JLK精品咖啡(JLK Coffee)」的誕生。在這個過程中,咖啡園採用對環境極為友善的昆蟲費洛蒙防治技術,以降低蟲害密度和果實危害率,讓土壤、氣候環境與豐沛水源等生態條件,種植出鐵比卡(Typica)、肯亞(SL34)和藝伎(Geisha)三款傑出的精品咖啡豆品種。這令人驚艷的成果,也為茶金到黑金的蛻變,以及未來精彩的序幕揭開了帷幕。
小小咖啡豆,粒粒大學問
來自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會帶來土地獨特的香氣與口感。
咖啡豆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阿拉比卡咖啡豆(佔世界生產總比例約70%)、羅布斯塔咖啡豆(剛果咖啡豆,常用於即溶和罐裝咖啡)、以及利比亞咖啡豆(賴比瑞亞咖啡豆)。而在這些分類中,還有許多混種品種,數量多達數十種以上。每款咖啡豆都因其所處的產地、品種或種植土壤等風土氣候條件的差異而展現獨特的特性與風味。
而「精品咖啡」多半是由阿拉比卡類所衍生的品種,其中最著名的如鐵比卡(Typica)、波旁(Bourbon)、藝伎(Geisha)等等。而JLK精品咖啡(JLK Coffee)在梅山所栽種的品種,則以肯亞SL34品種為主,該品種混合了鐵比卡與波旁的血統,正好適合台灣的土壤與生長氣候,有著甘甜特質和濃厚口感。
在豆型大小方面,依序為:肯亞SL34、鐵比卡和藝伎。藝妓以其花香與果酸味而享有「精品咖啡界的皇后」的美譽。鐵比卡和肯亞SL34散發優雅風味且入口飽滿,甜度鮮明,一般來說,當果實顏色越紅潤明淨時,所蘊含的甜度也越高。而精品咖啡所追求的香味、氣味、風味、質地、酸度和餘韻都比一般咖啡更加層次豐富且精緻。
以「全手工」挑選採摘在欉紅的果實,清洗並剔除瑕疵豆,只留下最飽滿完美的咖啡果實。
咖啡豆後製採「日曬法」處理,咖啡果實先進行初步清洗與去除浮豆後,將其曝曬於日光下達兩周,且曬至其果實含水量在9%以下後,才能去除果殼存放。高山地區雖是冬天的乾季,日照紫外線較強,但氣溫仍然偏低,不利於咖啡日曬,故需將咖啡果實運至山下平地進行日曬。
後製完成的生豆需靜置存放大約20~30天,讓生豆更乾燥,品質較佳,再經由獲得多項精品咖啡獎項的專業烘培師,打造出黃金比例。
通常,500公斤的生豆在經過全部烘焙過程後,才能變成約800磅(360公斤)的熟豆。然而,咖啡豆的產期受到天候因素的影響非常敏感,這也是精品咖啡豆無法固定量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