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麻辣鍋、壽喜燒到異國餐廳,眾多排隊名店號稱使用自家研發湯底、醬料,其實,他們的祕密配方都來自藏身雲林鄉下的冠廚餐飲集團。
冠廚總經理陳宏賓16歲拜師,20多歲就當上行政總廚。921地震後返鄉創業,製作常溫醬料包。他幫經營不善的餐館「把脈開藥方」,以自家產品為基底設計菜單,客戶賣多少餐他就能賣多少醬。後來加碼提供建立品牌、行銷等服務,一條龍式輔導開店。20年來,陳宏賓研發出6,000多種湯與醬,協助逾3, 000人成功當老闆,雖然低調,卻是眾多名店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冠廚餐飲集團總經理 陳宏賓
- 出生:1968年(52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女
- 現職:冠廚餐飲集團總經理
- 學歷:褒忠國中
- 經歷:安蘭居副總經理
- 休閒:騎單車
- 座右銘:我無法改變人、不過我可以影響人
- 經營心法:經營公司,如同廚師將色、香、味、型,用15秒分析客人滿意度
頭正烈的近午時分,冠廚集團總經理陳宏賓穿著白色外套、米白色西裝褲,毫不在意衣物沾上泥土,熟門熟路地鑽進比人高的玉米田,細察作物有沒有遭遇蟲襲。
庄腳囝仔 拜師學廚藝
之後,他開著車在劃開大片綠色色塊的窄路上走走停停,接連巡視花生、胡蘿蔔、高麗菜、香菜等蔬果。繞了一大圈,最後駛進與三合院老厝比鄰而居的工廠,從廠房逸散出來的醇厚高湯、辛辣麻婆醬、鹹香台式滷汁等各種香氣,輪番衝撞眾人鼻腔。
「剛剛看到的果菜,都是我們拿來煮湯、製作醬料的原料。」例如混合雞骨、玉米、高麗菜、洋蔥、紅蘿蔔、牛蒡一起下鍋,500公斤慢熬出320公斤精華的高湯,是所有湯底、醬汁的基礎,一天生產3至4鍋,稀釋到5噸的分量,除了自用,還會提供給餐飲業者調理。
20年前,陳宏賓卸下廚師身分,回鄉創立冠廚,研發、生產常溫醬料,但通路難尋,為了增加銷量,他幫經營不善的餐廳調整菜色,以自家醬料為基底設計食譜,餐廳生意愈好,用的醬料就愈多,一榮俱榮。20年來,開發出6,000多種湯與醬,現在每天生產超過4噸調味醬料等加工品,包括上市櫃餐飲集團、連鎖餐廳都是他的客戶。
家族在雲林縣元長鄉務農200年,陳宏賓是唯一一個「不務正業」、轉進餐飲業的子孫。「我們整個村幾乎都姓陳,家族有150公頃的土地,務農才是我們的專業。以前種田很辛苦啊!都靠人力跟牛,噴農藥還要用手搖。」1968年出生的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兄、下有弟,農忙時下田、養豬,他還被指派到廚房幫忙,國中開始掌杓。16歲那年跟同學一起到新莊當鐵工學徒,幾個月後就被父親帶回,「我不愛讀書,他怕我會跟人家學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後來就帶我到高雄姑姑那邊,她認識圓山飯店主廚,讓我去學。」
倒店經驗 學習標準化
從小煮到大,對烹飪不排斥。80年代,他跟著師傅學做西餐,從洗碗、洗菜、洗抽油煙機開始,辛苦熬過3年4個月後出師。18歲那年,陳宏賓進入當時最高級的西餐廳,安蘭居集團的新統一牛排館,「一客牛排6、7,000元,我們薪水一個月才3,800元。因為我比較乖,老闆給我機會到不同餐廳觀摩,還到日本去學習。」
陳宏賓的乖不是聽話,而是什麼都包起來做,燈壞了就修,地毯髒了就清,週休一日還跑去充當外場人員,「我那時候就知道菜好不好吃,不是問廚師,要問外場,是他們在跟客人溝通。」夠勤勞也夠機靈,很快晉升到副主廚,即使當兵,職缺也等著他回去。
「退伍後,老師傅都還在,他們很怕我回去會搶他們位置,想一想算了,自己創業,開一間馬來西亞式的雞腿飯、排骨飯,賺了800萬元。又花600多萬元開一家啤酒屋,請其他廚師炒菜,結果就倒了。」少年得志的他,第一次遇上挫折,陷入低潮,這時前老闆開口請他到台中新統一牛排接任行政總廚,他想著要逃離傷心地高雄,點頭回鍋。
「老闆願意給我舞台,就全力投入。自己開店失敗,也一直反省問題出在哪裡,要改才能進步。」思來想去,他歸因出是沒有標準化,「店是要被管理的,要有SOP,沒有SOP就沒有目標、沒有KPI可以走。」
對於餐廳經營,陳宏賓有一套「15秒理論」,「開餐廳不是要相信風水,是要相信拿錢出來的人的感覺。大概菜上來15秒,客人就已經在評估要不要再來,氛圍、服務、餐具、菜色,都會影響。」他舉例說明,2間店同樣一道菜賣100元,一間菜單專業,另一間標示不清又沒人介紹,客人一定會挑前者。於是他訂下規則,內、外場都有標準,減少料理走味、服務出槌的機會。很快讓餐廳從賠錢到賺錢,營收增加數10倍,他的薪資也跟著攀高,26、27歲就成為年薪百萬一族。
工作可以有SOP,但生命向來不會有標準作業流程。31歲那年,發生921地震,台中受創嚴重,也把他震離安穩的人生軌道。「公司有很多不動產事業,當時遇到銀行收傘,營運出現問題,我就離開了。」身上的錢投資在公司,幾乎歸零。
「那時候停水,我跟太太每隔2、3天就回雲林洗澡,回去遇到小時候玩伴,他在做貿易,要把虱目魚做成常溫產品外銷日本,帶朋友來驗貨,我就跟去。」當時失業的陳宏賓,看漁民們什麼都不懂,口味不好吃、通路也不通,自告奮勇加入研發。當了2年義工,沒有薪水,但他發現常溫料理包的商機。
賣料理包 人脈成阻礙
「當時,政府要培植這個產業,花1億3,000多萬元買一台高溫殺菌的機器,結果沒有做起來。」陳宏賓倒是很看好,2001年跟親友籌措了400萬元成立冠廚,租用政府機器,推出第一包可常溫保存的洋蔥湯。
「我是西餐出身的嘛!把全村的人都找來切洋蔥,全村都在為我的創業流眼淚。」陳宏賓笑憶當年,「還去廟裡借大鍋,在騎樓煮。其實大家也是來看好戲,一個人17、18年沒見到,一回來就在那邊炒。」他暗自想著絕不能漏氣,但事與願違,第一年就虧了200萬元,第2年400萬元都燒光。
過往經驗,讓他堅信SOP才能維持品質。用家鄉自產或契作農作物製作產品,甜度、鹹度、酸鹼值都要科學化計算,烹調出來的料理、醬包,經過120度高溫殺菌,可常溫保存2年。「做了幾十種東西,都沒有賣到成為主力,非常挫折。」跟太太開著車到黃昏市場推銷,「我穿得很正式,用醬料包煮麵、飯,太太端給別人,我就在那邊吆喝:『趕快來試吃。』要看產品到底符不符合市場需求。第一年,那100萬元裡面,可能有50、60萬元都是被吃掉的。」
原本以為人脈會成為助力,沒想到反成阻礙。「我很興奮拿給周圍的師傅們試吃,大家都說不行。」沒人告訴陳宏賓為什麼不行,事後他推敲,「他們有自己的料理,可能怕被取代。」也是那時候他領悟到,想賺錢的是老闆,一般廚師只會希望穩穩捧好飯碗,「之後我就轉換心情,直接去推給老闆。」
輔導創業 海內外推廣
陳宏賓每天早上研發,下午4、5點就去找沒人光顧的餐廳幫忙「健檢」。他說:「一開始只想做醬料,但虧太多錢,要想辦法開源。我以前開餐廳這麼賺錢,為什麼不拿這些資訊跟客戶交流。」花蓮、綠島、蘭嶼、馬祖全台與離島走透透,用自家調理醬當基底設計菜單,客戶生意愈好、用的醬料就愈多。初時少不了吃閉門羹,但勤跑,加上不是單純推銷食材,「我是要你成功,你成功了,繼續買我們的醬料,才能一起走得久遠。」漸漸打出名號。
創業第4年,冠廚營收終於脫離赤字,經營模式不再只是食譜教學,而是類似整廠輸出的一條龍式輔導開店,客戶群從店家擴展到零基礎卻想開餐廳的人,「我們的『產品』包括建立品牌、裝潢、行銷、餐點等,不用先去當學徒慢慢熬。」
陳宏賓說明冠廚獨特的加盟模式,「輔導開店會收一筆費用,但開店不是開幕就代表成功,活下去才是關鍵。」於是還可選擇跟冠廚簽另一張合約,「簽約之後跟我們買醬料。我們設計菜單、研發專屬的基底,如果生意不如預期,也會幫忙調整。」以座位計價,錢可以折抵醬料費用。南投「星月天空」景觀餐廳,就是陳宏賓幫忙從零規劃到開幕,營業已經15年。董事長張義昌說:「當初很多人說要協助,但開店就要找『餐廳專家』啊!陳總幫我們挑地點、設計菜單,每隔一年半或是換季,都會幫忙研發新菜色。」
陳宏賓還將輔導創業模式推廣到國外,「我們會找華人比較多的地方,藉由他們打入當地。」除了美國,冠廚也在西班牙設點,切入歐洲與拉丁語系國家,回教市場也是目標,「他們不吃豬,餐飲要有『HALAL認證』,我們在馬來西亞就請回教徒員工。」去年集團營收達2.5億元。若不是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陳宏賓一年有1/2以上時間都在國外開疆闢土。
研發湯醬 惦惦做就好
待在台灣,他也沒閒著,「試試這個雞翅,前陣子有一家連鎖滷味請我們研發。」像做民調般詢問試吃心得,還附上黑蒜醬請大夥兒試吃,看能不能加分。一口咬下未公開的新品,鹹甜適中、口感Q彈、醬香十足,陳宏賓看見眾人驚豔眼神,露出滿意笑容。
這些年除了幫忙開店,不少知名餐飲業者看中陳宏賓的料理能力,請他研發新品、代工,業績占集團營收4成。廠房裡一包一包貼著別人品牌名的常溫食品包,麻辣鍋底、壽喜燒醬到印度咖哩,各國美味應有盡有,都是不能拍、不能說的祕密,也是這個原因,陳宏賓常拒媒體於門外,「我很怕採訪,想惦惦地做就好。」
曾是高檔餐廳總廚、廚房男一,現在卻隱身幕後,成了不露臉的替身,幫人開店、開發產品,雖少了品牌光環,但陳宏賓就像他創造出來的醬料包,也許不是菜單上會被喊出名字的主菜,卻是樣樣料理都少不了的重要角色。
後記:閃婚後為愛受洗
陳宏賓的信仰曾是一貫道,當年閃婚娶了基督徒太太張佳瑀,問他父母親沒反對嗎?他笑著解釋,本來父母親盤算要說服太太,沒想到反而是他在7年前受洗。
創業20年,張佳瑀一直陪在他身邊,不管他做什麼決定都支持。「我太太是瞎子不怕槍」,2人認識3個月就步入禮堂,一結婚他就辭職,連岳母都說「女兒好像嫁錯老公」。提到害羞的妻子,拋下美容師工作,陪他在黃昏市場煮菜,讓人試吃,陳宏賓說:「真的要謝謝她,也真的要惜惜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