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孩子和同學一有衝突,家長就去學校討公道?在人生路上誰沒被欺負過?別把孩子養成瓷娃娃了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11月14日02:42 • 尚瑞君

住在男生宿舍的媽媽們,整天面對異性的先生和兒子們,心上可能都有一種有口無言的苦!那是異性之間對情感需求與表達方式的差異,非關對錯,只是男性天性好戰與愛捉狹,往往讓媽媽們女性的細膩與敏感碎了一地,還是得自己收拾。

那天兩個青春期的兒子接力似的輪番開我玩笑,我沒好氣地說:「你們這樣是在霸凌媽媽!」沒想到幼子馬上笑著說:「媽媽,學校有教唷!所謂霸凌,是長時間的欺負,我們這樣挺多只能算是欺負!」孩子可以拿學校學習的霸凌定義來回覆我的感慨,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地回他說:「可是我覺得你們常常欺負媽媽耶!」長子說:「媽媽!您不能有受害者情結!我們有時候就只是開開玩笑嘛!您不要這麼玻璃心!」

家有男孩的媽媽還真的不能太玻璃心,因為男孩的情緒疾如風,只要發洩完畢,他們往往也忘得一乾二淨,不再糾結,一如事件終究會過去,但我們往往跟自己的情緒過不去。

這個世代因為網路的普及,霸凌的議題時常被討論,而大家最常接受對霸凌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一如孩子們在學校得到的訊息,所謂霸凌是長時間的欺負。通常被霸凌的學生,會重覆發生,並不只是一次地被欺負。

在人生路上誰沒被欺負過?我們要跳脫出受害者情結,才有能力拯救曾經被欺負的自己。

現代孩子,很像是漂亮的瓷娃娃,父母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在學校孩子偶爾跟其他學生產生衝突,家長就跑去學校說孩子被霸凌要討公道,讓孩子變成別人說不得更碰不得的對象。當孩子在實質社會中因為父母的過度干涉造成交友受挫,只好跑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尋求慰藉,卻讓孩子陷入更不易控管的風險之中,其實這是一個很怪的社會現象。

我們都反對霸凌,但是誰沒有被欺負過呢?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曾有意或無心的欺負過別人呢?我們該教導孩子的是如何拿捏人際相處的那一個界線與彈性,而不是針對不合已意的對待時,都視為霸凌。

帶著惡意的對待是欺負也是霸凌,長期的欺負更是霸凌,人際相處可以開開小玩笑來拉近距離,但是要拿捏住分寸與風險。

我們要教導孩子對別人心懷善意,並且要有能力拒絕或遠離別人惡意的對待,而不是過度保護孩子,不能處理與接受一點點的委屈感受。

欺負往往是臨時起意的玩笑,而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常常有強烈的惡意,通常會發生在如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之間。那些顯得弱小而被欺負的孩子,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衛意識或是逃跑的能力,往往就被淪為別人容易欺負而習慣霸凌的對象。

孩子在學校上學除了學習知識也要學習人際相處,難免會有被欺負或是受委屈的感受,家長要多聽孩子分享校園生活,但不要急著介入干涉,要讓孩子多磨練人際相處的能力,學習如何去拿捏人際相處的分際與彈性,這對孩子的人際相處能力的發展,才是正向的支持與鼓勵。

又是一個新的學年的開始,我們希望校園裡不再有霸凌的事件發生,就需要親師一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與交友狀況。
與其一直擔心怕孩子被霸凌,還不如教他如何介紹自己結交朋友與樂在學習。多傾聽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讓他懂得分享與述說校園生活,這樣即便在學校受到欺負或委屈的事,家長也可以透過傾聽與接納,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而不會產生受害者情結,而家長可以參加班親會,藉以了解校園和老師的班級經營和教學理念,達到親師生三方的良性互動,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彩。

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尚瑞君著作:《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

讓我們用愛與耐心去發掘孩子的亮點,協助孩子發出生命中的光彩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小羽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