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城市大洗牌,中國上海、深圳、香港黯然失色,韓國首爾動盪不安,日本東京、熊本想急起直追,亞太投資最熱的科技重心竟然在這裡?一條亞太最強科技走廊正在崛起。
日治時代煉油廠變身迎台灣第二矽盾
商機熱爆!金屬中心也被要求遷址
蒼鬱的半屏山下,工人與工程車頻繁穿梭,眾多新道路還沒鋪上柏油,周邊已經冒出一大片正大興土木的新廠房,以往是先蓋好工業區基礎設施,再招商蓋工廠,現在竟出現了工業區與工廠同步動工搶進度的罕見景象。
如此忙碌的工業區不只一個,它們分布在一條北起嘉義科學園區,經台南沙崙科學園區、高雄亞灣區的廊帶上,未來一路延伸到屏東,它不只有半導體、AI兩大產業,還有金屬加工、電動車、半導體先進封裝、化學品等多元產業都在這裡匯集,也長出竹科之外世界最大先進製程生產基地、世界最大AI算力製造基地,台灣的第二道矽盾不只晶片,還多了AI等多元產業。
過往重北輕南被翻轉,數百家外商不懼中共軍演的地緣政治風險也來投資。
這投資需求熱到讓位於半屏山下的財團法人金屬中心不太開心,因為中央政府已經要求住在這邊六十二年的金屬中心要盡快遷址、趕緊讓出土地給新客人使用,原因是它的西側,巨大的廠房群正在拔地而起,大家都想進來搶商機。
日治時代開始,這裡有台灣第一座煉油廠,後又蓋了五輕,曾經煉油塔、煙囪林立,如今全消失了。
再一看,曾冒煙排汙的煙囪被現代化玻璃帷幕廠房取代,是台積電高雄第一座二奈米廠已經完工,今年第二季底試產,同時該廠周邊的廣大空地,能看見工人與工程車則頻繁穿梭其中,一廠接一廠積極趕工。
根據台積電規畫,該基地將興建三座廠房,創造三千個工作機會與推估每年約二千三百六十四億元的產值,後續的第四與第五座廠也進入環評審查階段,屆時將讓此地成為全球二奈米晶片的最大產區,同時位於這條科技廊道上的台南沙崙,也傳出台積電一奈米廠將落腳。
不只是台積電來了,跨越一旁中油員工家眷居住的宏毅新村、油廠國小,這邊早年是依賴煉油、紡織等產業的楠梓加工出口區,如今在半導體與高科技業者搶進下,已更名為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像是上櫃半導體設備廠萬潤為了就近服務台積電、日月光等客戶,二○二四年第三季才剛在當地搶買新地蓋廠。
外商也瘋狂!搬進「台積電大樓」
四大半導體設備巨頭齊聚高雄
再來到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就在海峰路創新複合樓群旁,黃土路還沒鋪上柏油,周邊就有鈦昇、新特、智崴等業者全都在大興土木搶建新廠。不只本土企業積極,外商投資也很瘋狂,國際半導體一線大咖誰也不想在這裡缺席。
搭上高捷來到與生態園區站共構的艾捷大樓,電梯旁的企業名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因為荷商艾司摩爾(ASML)、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EL)、德商英飛凌(Infineon)四大半導體設備巨頭都因台積電而齊聚高雄,形成科技公關口中的「台積電大樓」有趣新現象。
中國飛彈、軍機都嚇不退
半導體外商揭投資南台灣只有一理由
來最大晶片產地就有錢賺,「我們投資南台灣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台積電在這裡設廠,我們需要就近服務並滿足它的需求。」一位艾捷大樓的半導體外商主管私下說。
根據財政部認列的民間投資金額統計,亞太最強科技廊道的核心城市高雄,二○二四年繳出四百九十二億元名列全國第一名。截至去年十月底,累計已有三井、藏壽司等逾三百家日商投資高雄。
同時,高雄建商泰嘉開發二代、董事長特助呂維哲指出,金管會成立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也得到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等十六家金融證券業者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並有日航、承億、晶英、洲際等國際級酒店進駐高雄,甚至鴻海集團在內的眾多業者集結搶進當地捷運聯開案,讓商業也活絡起來,投資熱度正快速蔓延到各行各業。
在商言商,外商熱背後,是詳細評估過跟著世界最強聚落一起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勝過中共軍機繞台、圍台軍演所潛藏的風險,例如德商默克集團最大海外投資就在高雄,目的是能在全球最強科技廊道中有一席之地。飛彈、軍機都嚇不退,這群本土與世界一流外商在這四年來共同建構台灣第二矽盾。
即便《經濟學人》等媒體經常以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為標題來報導台灣,但外商衡量利弊之後,仍把海外最大的工廠或研發中心放在這裡。
空前大好機遇衝著南台灣來了,就看我們能否把握住這大好機會翻轉南北,形成世界最亮眼的科技廊帶。
看更多商業周刊內容》
台灣AI逆襲?民間第一個改造款「繁中版DeepSeek」將誕生?
現代人如何不再孤獨?多參加社交活動沒用!最重要的是找到「這種人」
兩個人問「你是哪裡人」,一個變摯友、一個再也不想聊⋯差別在說話這關鍵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