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空腹喝過威士忌、Vodka、琴酒或任何烈酒,想必歡愉後的經驗都不太理想。喜歡小酌的你請注意,飲酒前一定要至少提前一小時進食,讓食物在胃裡消化後形成一層保護膜,以防止酒精迅速進入血液。如果你不想一喝就吐掃了興致,更不想酒後誤事,建議還是保護自己、提醒他人以下 5 大空腹喝酒的壞處!
避免空腹喝烈酒的 5 大理由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有助於防止酒精快速進入小腸,尤其小腸是酒精被吸入血液中的地方,在胃裡停留的時間越長,吸收的速度也就越慢,對身體的影響也就相對越小。
在空腹的情況下,攝入體內的酒精將迅速從胃部進入小腸,再吸收至血液中,不但會影響視力、體力、認知能力,還可能引發不少與飲酒相關的其他副作用。
1. 頭暈目眩
空腹喝酒時,小腸會更快地將酒精吸收到血液中,因此導致頭暈、昏眩和協調能力受損。
2. 血糖值降低
酒精易導致血糖水平下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引發低血糖。若是腸胃中沒有食物能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與低血糖相關的症狀,如虛弱、頭暈或昏厥,也會因此加劇。
3. 導致脹氣和其他消化問題
由於酒精會刺激胃黏膜,因此無論喝酒前有沒有吃東西都很容易導致胃不舒服。不過在空腹的情況下,酒精對於消化系統的刺激更強烈,易增加腹瀉、腹痛、噁心和胃灼熱的風險。
4. 損害運動、認知能力
喝醉時很難保持平衡是因為過量的酒精會損害認知功能和運動能力,而空腹飲酒更是會加劇這些副作用。
5. 宿醉更嚴重
想必喝酒隔日宿醉的痛苦,你我都曾體驗過,想起來就怕!當體內只有酒精而沒有食物時,宿醉的機率更是會提升 4 倍。沒有任何食物減緩酒精吸收的情況下,只會導致嚴重脫水。如果你不希望第二天醒來後後悔,在喝酒前千萬要記得先吃東西!
延伸閱讀
本文改自:《GQ》印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