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馬英九哽咽祭祖:我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積極推動兩岸和平

新頭殼

更新於 2023年04月01日05:33 • 發布於 2023年04月01日05:32 • Newtalk新聞 |林朝億 台北市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返回湖南老家祭祖。 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返回湖南老家祭祖。 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Newtalk新聞

前總統馬英九今(1)日在4位姊妹陪同下前往湖南老家雙陽村祖墳祭祖,他哽咽向未曾見過面的祖父馬立公墳前表示,他們姊妹第三代共有38人,都學有專長,現在都已經退休了。子孫都能自愛自強。他也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任內秉持他讀書為善的家訓,並努力做到清廉、勤政、愛民。更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提出「和陸、親美、友日」的大戰略,讓這個八年成為台灣與大陸隔海分治七十年來,最和平繁榮的階段。

以下是馬英九祭祖全文及事後受訪全文:

親愛的立安公公:

您好!我是英九,您老人家的孫兒,爸爸鶴凌公的長子。今天我跟大姊以南、二姊乃西、三姊冰如、與小妹莉君在民國一百一十二年(2023年)的四月一日,清明節的前四天,一起來到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鎮老家,向您祭拜致敬。

您在民國十六年(1927年)過世的時候,爸爸才七歲,姑姑五歲、叔叔兩歲。他們在奶奶含辛茹苦的教養下,長大成人。爸爸一向愛鄉愛國,民國三十三年對日抗戰最艱苦的時刻,爸爸正在中央政治學校法政系讀大學四年級,響應蔣委員長「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毅然投筆從戎,加入抗日行列,編入青年軍第204師。抗戰勝利後復原,回到湖南。民國三十八年六月,爸爸帶著奶奶、媽媽、與三位分別出生在四川與湖南的姊姊先到香港。三十九年七月,我在香港出生,他們第二年再到台灣,四十二年一月,小妹莉君在台北出生。現在我們兄弟姊妹五人的第三代,總共已經有三十八人。

過去這七十多年,我除了在美國求學就業七年外,都住在台灣,姊妹則散居在台灣、大陸或美國。我們都學有專長,現在都已經退休了。我們的子孫都能自愛自強。我在民國97年跟101年,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八年任內秉持您讀書為善的家訓,並努力做到清廉、勤政、愛民。更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提出「和陸、親美、友日」的大戰略,讓這個八年成為台灣與大陸隔海分治七十年來,最和平繁榮的階段。

從小爸爸就告訴我們,公公您幼年失學,書讀不多,但深明大義,中年創業有成,每年就以您經營事業營收的半數,來助學與濟貧,而且親自寫下「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對聯,掛在家鄉善館的大門上,以教子孫,並勸人讀書為善。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我在台灣出版哈佛大學博士論文的時候,特別把您的遺訓印在專書的扉頁上。爸爸看了,很感欣慰的說:他深深為「祖澤與孝思」(就是您的祖澤與我的孝思)所感動,特別再寫下「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勿忝所生」的對聯,懸在我家的客廳,以教子孫。我並印製中英文馬氏家訓書籤,與親友、學生分享,這次也帶來大陸送給大家。

親愛的公公,這是我一生第一次來大陸祭祖與探親,內心非常感動,您的遺訓,使我們子女都懂得自愛自強,為善助人,盡忠職守。這是我們人生最寶貴的資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請您在天之靈,保佑馬家子孫永遠實踐您的家訓,為人類貢獻心力。孫兒英九孫女以南、乃西、冰如、莉君謹拜

馬前總統於茶恩寺鎮雙陽村祖墳祭祖後聯訪:

問:2011年在宜蘭傳藝中心的一次研習營活動上,我曾作為一名陸生向您提道,「如果有機會來大陸,您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您當時回答説,最想來湖南湘潭祭拜祖墳。時隔12年,今天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能否和我們談談您此時此刻的心情?第一次來到父母生活過的地方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答:祖父在民國16年就過世了,父親才7歲,當然不可能見過他,但是心心念念只是希望來祭祖。中國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來看到我祖父的墳,內心非常感動。我們這一家子從我父親到叔叔已經過世了、姑姑,到現在已經有38個子孫,大家都能自立自強,一直遵照他給我們大家的遺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這是他一輩子的理念,我在台灣出版博士論文的時候,也特別在扉頁上把這句話寫上去,我父親原來不知道,看了以後非常感動,他說這是祖澤與孝思,我們祖父的祖澤,他兒子的孝思,他覺得他家庭教育沒有失敗。

問:這次祭祖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答:意味著我多年來的願望能夠實現,讓祖先聽到我親口告訴他,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發展,我們都照著他的遺訓在做人做事,相信他在天之靈能夠得到安慰。

延伸閱讀

前總統馬英九返回湖南老家祭祖。   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返回湖南老家祭祖。   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3

  • 賴智豪
    歷史最重要的是告訴人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選民的素質,決定了民選總統的素質。🙏🙏🙏 關鍵是在選民的身上,只有選民的素質提升了,有媒體識讀的能力,知道那些是在操弄仇恨、對立的,無良的政客就是要下架。 政治家心裡,國家和人民,政客的眼裡,權力和私利,擦亮你的眼睛,珍惜你的一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患難見真情,政客最無情。 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輩子,被騙一次是笨,一直被騙就是笨死了,不要笨到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那就太冤了,怨不得人。 教育能影響文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好的教育,以後才會有好的文化。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只要教育做的好,就算風雨飄搖,依然屹立不搖。 教育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有一個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教育,新聞時事就是可以做機會教育的時候。 人本來就是最難管的,但是人是可以教育的,只要教的好,根本不用管。 道不明,世界不和平,人心不向善,世界不會好。 生命中會遇到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偶然,會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必然,緣份的玄妙,要靜下心來才能參透。 「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人的榮耀。」 求菩薩保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023年04月01日05:54
  • Hank郭老師
    【要和平不要戰爭】是普世的價值觀,馬英九訪中民調88%贊成,凸顯民進黨政府內政和外交無能&封閉。
    2023年04月01日08:40
  • 楊民興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知福惜福,讚啦
    2023年04月01日08:36
  • Robert Yu
    比較 中國與美國的「接待」場面, 馬 前總統乃「ㄧ介平民」! 蔡英文卻是 「台灣民選代表」, 被美國當「工具人」, 在美國竟「無容身之地」。 至少! 也要給蔡英文一點點的「尊嚴」吧? 蔡英文「情何以堪」?
    2023年04月01日06:56
  • 建興
    要確定哦,推動和平和投降是不一樣的哦!
    2023年04月01日09: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