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影評|《決勝女王》:成功關鍵在於能夠一再失敗,卻不失熱忱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18年02月01日15:46 • 發布於 2018年01月22日10:50 • 魯皓平

不論在我們的求學生涯或職場拚鬥的過程,你或多或少都會面臨挫折,甚或是遭遇分崩離析的毀滅。縱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夢想的藍圖也未必在你人生計劃中逐步實踐,但關鍵在於面對轉機的運籌帷幄,也許總有意想不到的驚艷。

出生於1987年的茉莉布魯(Molly Bloom),父親是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和教授、母親是一名出色的滑雪教練,在從小耳濡目染和訓練下,她和弟弟傑洛米布魯(Jeremy Bloom)都是非常出色的滑雪運動員,在最巔峰的時期,她甚至成績一度在全美排名第三,有極大的機會代表國家出征奧運殿堂。

在如此看似順遂、近乎已經能締造自我人生驕傲的時刻,她卻因為一場奧運選拔資格賽的受傷失誤,導致必須放棄職業生涯的窘迫──也許妳會心灰意冷、也可能茫然到一蹶不振,但對於茉莉布魯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契機,一場向家人證明自我能耐的挑戰。

這樣的一段真實故事,近日被改編為電影作品《決勝女王》(Molly's Game),由金球獎影后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精彩詮釋;曾編過《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魔球》(Moneyball)、《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等作品之奧斯卡金獎編劇艾倫索金(Aaron Sorkin)編劇並執導的處女作。更有金球獎影帝伊卓瑞斯艾巴(Idris Elba)飾演辯護律師。

在作品中,導演採用非常新鮮的第三人稱方式呈現,輔以潔西卡雀絲坦以茉莉布魯之身分旁白的角度敘事,整體故事鮮明、節奏明確、毫無冷場,在她舉手投足都能獨領風騷的綽約姿態下,觀眾能在每一個鏡頭的轉換間拉近角色的深邃。

那是銳利的眼神、自信的氣場,一幕幕活像人生的賭局,激起爾虞我詐的詭譎。

現實生活中的茉莉布魯,在離開運動生涯後,獨自搬到洛杉磯展開嶄新人生,她先在吧檯擔任服務員,能屈能伸的個性和社交技巧,很快就讓她掌握人脈,茉莉布魯並運用精明的能力開啟私人賭局,不論政商名流、好萊塢巨星都是她麾下的常客,但隨著FBI的調查和俄羅斯黑幫的覬覦,她必須和律師努力捍衛清白。

而這一場場賭局背後,有著她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願意堅持立場的良心考驗。

《決勝女王》的劇情一點都不嚴肅、更與沉悶搭不上邊,反而像是女版的《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牌局上的《決勝21點》(21),故事中有大量場景構築於賭場的金錢世界下──那是酒池肉林的揮霍、花錢如流水的狂妄,在錙銖必較的心理對決上,其實就是映照人性的寫實。

事實上,潔西卡雀絲坦從意氣風發,到受傷挫敗、進而找到全新目標,並全力奉獻與努力的過程,無一不深深震撼觀眾思緒,她不輕易退縮,更不會輕言放棄,那種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意志力十分扣人心弦,著實有著問鼎奧斯卡影后的氣場。

而回過頭來,雖然她總是帶給外人女強人的強勢印象,但內心背後所隱藏的壓抑與徬徨,卻是她最積極捍衛的信念——從父親的提拔,到後期對親情的脆弱和孤獨,是光鮮亮麗底下精彩流動的深刻。

究竟,她為什麼要經營賭局?為什麼父親總是對她如此嚴厲?「弱者」一詞,在她心中又是如何定義?

除了潔西卡雀絲坦近乎零缺點的完美演技,劇本的深刻也是讓電影更加吸引人的關鍵,包含超犀利的對白、撲克遊戲的玩法和規則、美國司法條文規範、商場之故弄玄虛、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和浮誇等,超流利的台詞與攻訐攻防,令人印象深刻。

專研過多次茉莉布魯本人著作《Molly's Game》的導演艾倫索金,發現最有趣的細節,其實都藏在書中沒有寫到的事物,特別是她書中很少提到家庭的部分,這都是因為她與父親的微妙關係,反而引起導演興趣,並藉由電影再度刻劃。

艾倫索金特別在與茉莉布魯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內幕,接著花費大約一年時間去完成劇本。他善於細膩編織出故事背景,並從線性小說的架構中掙脫、營造每一個不同鮮明的角色特性,再重新回歸到女主角的故事本身,這也讓本片就算基準在於小說內容,但更可以獨立成另外一個精彩、生動又感人的故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沒有留言。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