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2019)有一名小學六年級的男同學,因平時常喝含糖飲料,天天至少都喝一杯,年紀輕輕卻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又罹患雙側關節疼痛、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讓我不禁有點感慨,我們都知道飲料含糖量高,常喝對身體不好,但還是沒辦法完全不讓孩子碰這些飲料或果汁。
有專家提醒,就算一般所謂的健康飲品(例:優酪乳…等)含糖量對孩子來說仍然是過高的,家長們平時應先測算每100c.c.容量含有多少公克的糖分,換算下來,若高於5公克以上,就是含糖量過高,盡量別給孩子碰這些飲品。
另,根據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統計,台灣有五成孩童每天攝取一杯以上含糖飲料,高居世界第二位。
不論是孩子每天的早餐組合還是馬路上,含糖飲料已經成為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東西,所以身為爸媽,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關,除了跟健康相關之外,更跟學習力、情緒有關!
含糖飲料,容易養出學習力低落及脾氣差的孩子
我在臉書上就有呼籲過:早餐別讓孩子喝奶茶,奶茶的咖啡因及糖,會讓孩子躁動、不專心,更可能嚴重影響白天的學習及表現。我自己的習慣,早上讓小孩喝鮮奶、豆漿及無糖的優酪乳,去取代紅茶、奶茶;而且,整天喝重口味飲料的孩子,都不愛喝水,因為水一點味道都沒有,不像飲料甜甜的,當身體缺水,漸漸就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大人忽略的東西,就是:「果汁」!!!很多人都覺得很健康,我必須説:「錯了!」
果汁喝多了,孩子就不吃飯;果汁喝多了,孩子就不喝水;果汁喝多了,孩子就對食物的味覺鈍感,所以不能讓孩子當水喝。這些飲料觀念,對孩子的健康及學習很重要,要從小教孩子自己保護,千萬別做錯喔!
1、愛喝飲料會降低孩子的睡眠品質及學習:
一般的飲料、茶類、咖啡等飲品,都含有咖啡因,這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不管攝取量多寡,都會影響睡眠,有的會導致不易入睡、睡眠不足,嚴重一點會失眠。
國內外很多的研究發現,兒童攝取過多糖分容易產生焦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飲料一般也有添加色素、防腐劑、糖,這些都有可能誘發、加重好動及過動症狀。
2、愛喝飲料會增加孩子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之前在新聞上看到,台灣有一名男童,身高不到150公分,體重已破70公斤,甚至罹患輕度脂肪肝。當孩子從飲料攝取過量的糖分時,多餘的能量將會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過多的糖分也會讓皮質醇濃度升高,而使血中胰島素增加,因此減少脂肪的代謝分解,也會造成血液中不好的脂質(如:三酸甘油脂)濃度就愈高,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3、愛喝飲料會影響孩子身高及鈣質的吸收:
每天早餐一杯奶茶,不如給孩子喝鮮奶更營養!有一營養師就曾提過,鮮奶比飲料多了更多優質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必須攝取的營養素。此外,含糖飲料中含有咖啡因及磷,這些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同時也會提高骨折及骨質疏鬆的機率,對於正在發育期的孩子,會影響到他的身高,這點家長要特別留意及小心!
4、愛喝飲料會容易引起孩子蛀牙及口腔問題:
國外有一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喝越多,蛀牙機率就越高。因為,孩子喜愛的汽水、運動飲料、乳酸菌飲料與果汁等,長期飲用會破壞牙齒琺瑯質,容易造成牙齒酸蝕,剛好孩子又喜歡一口餅乾一口飲料,吃完喝完沒有做好口腔清潔,就會有很多蛀牙或口腔的問題。
孩子就是愛喝飲料不喝水,爸媽該怎麼辦?
1.幫水增加一些「味道」:
前面有提到,非常多孩子不愛喝水、愛喝飲料的原因是因為「水」一點味道都沒有,他們就會覺得不好喝。
爸媽可以試著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切片等,讓外觀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或是在水裡面添加蜂蜜,蜂蜜對身體很好又一樣甜甜的,滿1歲後都可飲用,是不錯的選擇唷!
2. 不主動提供、身教重於言教:
想讓孩子不碰飲料,大人也要跟著一起做到,效果會更好!家裡盡量不買、不囤放飲料,平常讓孩子越少接觸,在家多喝水,孩子自然也會跟著一起喝,從小養成習慣,以後也自然就不會想喝那些飲料。
3. 教孩子認識好糖跟壞糖:
前面把糖講得好像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但其實「糖」分有好有壞,爸媽在選購時,應注意產品標示的糖分種類,並教導孩子辨識糖分的好壞,以減少攝取壞糖分的機會。
好的糖分包括:黑糖、紅糖、果糖、蜂蜜(1歲以下不能攝取)等。
壞的糖分則有:玉米糖漿、葡聚糖、葡萄糖、乳糖,以及方糖、白砂糖、白冰糖等,這些都是人工加工、精製過的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