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總經|經濟數據釋出疲弱訊號,為何企業獲利預期持續創新高?

優分析

更新於 03月26日09:41 • 發布於 03月26日10:00 • (Peggy)-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3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儘管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將明顯放緩,華爾街卻似乎尚未反映這一事實。雖然近期股價與估值略有回落,但市場分析師仍預估企業獲利將創歷史新高。

當總體經濟、政治、監管或金融環境發生變化時,會先影響股市價格,隨後才會影響分析師的長期預測。而事實上,市場重估已初見端倪。標普500指數的估值已從歷史高點回落,曾一度下跌近10%;那斯達克更深入修正區間。

不過,儘管經濟前景日益黯淡,企業獲利預測卻仍展現強勁。根據LSEG I/B/E/S數據,標普500指數2025年加權平均每股盈餘預估為歷史新高的269.91美元,較去年增長約10%;2026年更預期再成長14%。這顯示目前的市場重估幅度可能還不夠。

因此,這個矛盾只有兩種可能的解法:要嘛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從而支持這些樂觀的獲利預測;要嘛分析師必須下修每股盈餘預測,以反映更現實的經濟情勢。

消費者信心疲弱 是否意味企業盈餘將下修?

根據週二公布的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四年新低,未來預期更創下十二年新低。然而,華爾街並未出現大規模拋售。

此前密西根大學調查也指出,消費者信心已降至兩年半以來最低水準,而長期通膨預期更創33年新高。美國消費者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比重,若其信心明顯下降,那麼企業盈餘預測理應要隨之調整

企業盈餘估值長期趨升,但經濟衰退風險正在升高?

每股盈餘預估值以名目金額計算,因此理應隨時間上升。然而,盈餘陷入停滯甚至下滑的情況較為罕見,通常僅在經濟衰退期間才會出現

2022至2023年間是顯著的異常值,當時盈餘預估下滑超過5%,儘管華爾街陷入熊市,但經濟並未正式陷入衰退。雖然目前經濟學家普遍不認為近期會出現經濟衰退,但風險正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與移民政策而上升,這些不確定性正削弱消費與企業信心,使投資計畫暫停。

上週,聯準會官員已下修經濟成長預測。若其對今年與明年的中位數預測成真,將創下自2011-2012年以來最疲弱的連續成長表現。

此外,「軟性數據」的惡化也已開始反映在「硬性數據」中。1月份零售銷售創下逾兩年來最大跌幅,2月份的回升幅度也極為有限。這與盈餘將維持雙位數增長的預期顯然不符。

經濟悲觀是否反成長期投資契機?

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對經濟成長的擔憂過度,並相信美國經濟最終將挺過這波政治動盪。基於此立場,若您是長期投資人,那麼無需驚慌,應堅持持有資產、忽略短期雜音。

根據Schroders分析師指出,過去20年間,市場表現與未來12個月盈餘預估值的相關性相當高。由政治驅動的市場波動往往難以持久,其帶來的市場折價反而可能成為長期投資人加碼的機會。

但若川普的關稅政策最終使消費者大幅縮減支出,則企業獲利將難逃全面重估的命運

在這樣的矛盾下,有一點可以確定——未來幾個月內,總得有一方要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