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伊朗總統補選「仇美」成共識 兩國因一場政變交惡

TVBS

更新於 06月03日14:46 • 發布於 06月03日14:14 • 江國田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總統萊希,上個月墜機身亡。伊朗即將在6月28日選出新總統,包括強硬派的前總統,還有前國會議長,都登記參選,不過「仇美」立場一致,因此外交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其實伊朗跟美國,在1950年代前關係還不錯,直到美國聯手英國,策畫伊朗政變後,兩國關係才決裂。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總統萊希,上個月墜機身亡後誰當下任總統?強硬派前總統艾馬丹加,搶先登記參選。

登記參選伊朗前總統艾馬丹加:「和平共存並與外界建設性互動,優先擴大交流,特別是國際經濟交流。」

想回鍋總統大位,不過這個月28日大選,他還有其他對手。

登記參選伊朗前國會議長拉里加尼:「解決制裁問題促進經濟,這是我的優先外交事項。」

從前總統前議長甚至前伊朗央行總裁都出馬登記,但不管誰選上,有件事伊朗恐怕不會改變。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2014):「美國是伊斯蘭革命的敵人,也是伊斯蘭共和國的敵人。」

討厭美國已經在伊朗根深蒂固,但回頭看看歷史美伊關係,並不是一直都這麼糟。

伊朗歷史專家Seyed Hossein Mousavian:「伊朗和美國在1850到1950年關係最好。」

1951年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和伊朗總理莫沙德握手,兩人笑開懷還貼近聊天,但講到錢就傷感情。

伊朗政治資深研究員薩德加波:「大部分伊朗石油營收,都落入英國政府手中,而不是伊朗,比例大約9:1分。」

石油資源被英國把持,伊朗國會表決石油國有化後英國氣得向美國告狀,剛好當時冷戰初期美國也怕蘇聯拉攏伊朗,美英兩國決定聯手密謀。

華盛頓郵報記者Jason Rezaian:「英國和CIA特務,也就是羅斯福孫子克米特合作,對時任政府發動政變。」

1953年艾森豪總統批准,說服伊朗皇室巴勒維出馬推翻莫沙德政府。

這是近代伊朗第一次看到美國為了錢和權願意做出什麼事。

CNN報導:「政變成功後莫沙德以叛國罪名入獄,餘生都在軟禁中度過。」

巴勒維在位期間親近西方拒絕蘇聯,但他在國內卻是極盡專制處決異議人士。

時任伊朗國王巴勒維vs.記者:「(在伊朗的記者敢批評國王嗎)?可以啊但我不認為他會這樣做。」

美國扶植的國王一邊過豪奢生活一邊恐怖統治,很快就引來保守派不滿,1978年全國大規模示威,巴勒維夾著尾巴逃出國,但很快就跑到美國接受庇護,伊朗人對美國的不信任在這時候徹底引爆。

美國國安檔案資料庫主任Malcolm Byrne:「當時革命派的人認為,美國和巴勒維可能再一次發動政變。」

要求美國引渡巴勒維不成,著名的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就此爆發。

記者vs.伊朗革命派人士(1979):「如果卡特總統不放出巴勒維,你們會戰鬥嗎(對我們必須打)。」

伊朗對美國反感直線飆升,也意識到他們得創造屬於自己的政治體制。

紐約客評論員Robin Wright:「革命時多數人的共識是,這是民主時代的開端。」

伊朗歷史專家Seyed Hossein Mousavian:「一個建立在伊斯蘭價值上的民主體制。」

但民選溫和派總理總統撐不了多久,流亡海外回國極端保守派伊斯蘭領袖何梅尼,打著反美國回歸傳統的旗幟,在1979年底成了伊朗最高領袖。

伊朗政治資深研究員薩德加波:「他(何梅尼)想控制伊朗裡面,人們生活的一切,怎麼穿吃什麼喝什麼,能聽哪種音樂看哪種電影,能不能和男女朋友出去,同性關係成了重大罪行。」

上位一年美國伊朗正式斷交,雖然何梅尼不到10年後過世,但伊朗對美國的仇恨對立,接下來30幾年再也沒好轉。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OrphansOfAsia
    盎撒人就愛干涉他國內政⋯⋯ 簡單說…民主就是盎撒人洗腦好作主
    06月03日17:31
  • 🎭zips DJo NlKE No 0
    聯邦總司令 阻止一場戰爭 一顆金星 ⋯阻止一場憾事 社會 舉發事實 一條金槓 不管再哪個國家 ⋯ 非義務性質 給絕對的權利⋯⋯
    06月04日11:01
  • 中能
    宗教國家的人民真可憐,被一個宗教狂熱份子把持著!
    06月04日00: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