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沒有聽過這位建築設計師,但Richard Rogers 是桃園機場那還未完工的第三航廈和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的設計師;同時,他也是巴黎龐比度中心、倫敦千禧巨蛋和勞埃德大廈等等知名地標背後的創造者。去年才正式退休的他將一生獻給了建築,如今離開卻也留下了無數最美的風景。
不會閱讀還美術極差?
「膽小的男生才搞藝術」他說道;30 年代的社會風氣讓Richard Rogers 不敢大肆在設計中揮霍,再加上天生的閱讀障礙,他的成績墊底也不受同學歡迎。儘管在20 歲時在倫敦獲得了一份建築設計的工作,卻也被批評「畫工極差」。但努力或許終將被看見—— 在他遇見了人生的伯樂Peter Smithson 並從耶魯大學的建築研究所畢業後,一切便不同了。
681分之1 的可能性是成功的關鍵!
60 年代末期,Richard Rogers 和當時的夥伴Renzo Piano 抱著「衝一波」的心情報名了當時巴黎龐畢度中心的建築設計招標案,並在681 組參賽者中獲勝。而這棟充滿未來感的建築也成為他日後的標誌。戲劇化的色彩與輪廓,Richard Rogers 認為「建築的靈活性」和人的自由無異,裸露的管線、玻璃、與鋼筋與科技感的建築形成奔放的對比。
在世界每個腳留下足跡
Richard Rogers 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建築設計,晚年的他更將重心投入在建築周遭的空間與環境的永續與都市化的設計;他認為這才是作品成功的關鍵。就像雙子星大樓「它們並非偉大建築,兩者之間的空間才是」他說道。而他的作品也的確遍佈在世界各地,成為當地最美的風景、成為地球上最美好的幾個角落。
Photo Via: BBC, dezeen, atlasofplaces, twitter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