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重現霧峰林家的宴客菜》林獻堂夫人的手路菜「魚翅羮」,代代相傳的味道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3年01月30日00:18 •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明台高中董事長林承峯念國中時,在歷史課本上讀到曾祖父林獻堂的事蹟,第一次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自己家族的特殊性,在台灣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霧峰林家是日據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又分為「頂厝」和「下厝」兩大體系。其中,林獻堂為「頂厝」的代表性人物,他帶領「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推動一連串溫和抗日運動,是台灣民族運動的重要領袖。

霧峰林家歷經清朝末期、日據、民國光復,幾乎等於台灣歷史的縮影;所保存下來的建築物、照片、文獻和家具、生活器具等,不僅見證林家的風華年代,也為台灣社會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軌跡。

世代更迭,歲月流淌,有些傳統被根深柢固地保留下來,成為家族代代的傳承。

魚翅羹是家族傳承的味道

在華人文化裡,除夕年夜飯具有團圓的象徵意義,料理不只是食物而已,而是家族傳統的延續與家族情感的連結。「年夜飯的菜式都是阿嬤流傳下來的,阿嬤教母親做這些菜,」林承峯細數,年夜飯必備菜式包括:魚翅羹、炸大蝦、長年菜、魚、紅燒獅子頭等。

林承峯自小常聽阿嬤講許多家族的故事,曾祖父林獻堂是彰化銀行第一任董事長,阿公林猶龍是第二任,早期日據時代的官員來家裡,必定會以魚翅羮這道菜宴客。「聽阿嬤講,以前他們宴客,還會自己用蒸籠蒸蛋糕、招待客人,非常厲害。」

為更深入認識曾祖父的所思、所想及所為,林承峯的弟弟林承俊曾花好幾年時間,研讀林獻堂所有的日記、遍訪他旅居日本的足跡,出版《旅途—三老爺林獻堂的生活日常》一書。

書中提到,魚翅羹是曾祖母楊水心的手路菜之一。做法十分講究,應該是從江山樓名菜「雞絨魚翅」改良而來;江山樓有「台灣第一樓」之稱,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到台灣參訪時,由其負責國宴招待。

魚翅羹的做法是,「整片的魚翅是以重口味的雞油與雞湯在小鍋裡熬到入味。另一個大鍋裡則裝著口味較淡的雞清湯,鍋中放入筍絲,菜絲與少量配色用的紅蘿蔔絲一起烹煮至適當熟度,接著與雞肉刴成泥狀,與打發的蛋白一同放入湯中,並放入預先備好的魚翅進行調味與勾芡,食用前依喜好加入香菜與醋。」

另外,一般家庭大多是清明或農曆年前準備潤餅。但在霧峰林家,平時不論自用或是宴客都經常準備潤餅。最特別的是,餡料裡一定要包入炒香筍絲以及乾粉狀的「滸苔」(台語,細如髮絲的海藻,加進潤餅中提味)。

「準備筍絲、菜絲與香菜,一次可以煮兩道菜,頗具生活智慧。」林承俊指出,「這兩道菜都放入冬筍,是林家人的共同喜好。每年冬筍季節,母親會將霧峰的冬筍,整箱寄給住台北的姑姑,除了當令的冬筍好吃之外,當然也有傳承家族傳統口味的意義。」

▲林獻堂先生的二兒子林猶龍,為彰化銀行第二任董事長。

年夜飯用的是清代景德鎮的盤子

林承峯同時也是「林獻堂博物館」館長,館內所展的文物除了名家書畫、照片及文獻之外,還有霧峰林家當年所使用的家具、服裝、日常生活用品等。

林承峯指出,在成立博物館以前,清代的瓷器就保存在家裡的櫥櫃裡。「阿祖傳給阿公,阿公傳給爸爸,爸爸傳給媽媽,媽媽再傳給我,代代相傳。」

在林承峯童年的記憶中,家裡對年夜飯特別隆重以待,媽媽會把這些清代瓷器拿出來、盛盤料理。例如:將炸核桃、腰果,裝在清代的小器皿,類似冷盤。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媽媽會用清代景德鎮的大盤子盛裝炸大蝦,「現在這些瓷器都保存在博物館內。」

當被問到,難道不擔心打破嗎?林承峯笑說:「我們小孩是碰都不能碰的啊。」

大年初一回景薰樓拜拜

大年初一的重頭戲是,頂厝的子孫通通回到景薰樓(林獻堂自幼居住於此,為「頂厝」主要宅邸)拜拜。

景薰樓第一院落的「公媽廳」(即放置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地方)裡有6張供桌,參拜的每個家庭會各自擺6道葷菜、6道素菜。

拜拜時,按照長幼順序、一個個來,旁邊有2個人分別負責遞香和收香。小時候,林承峯和弟弟因為最小,排在倒數最後兩個,持香拜完、香被收走後,再行三鞠躬禮。

拜拜結束後,接著互相拜年。所有的人靠攏圍成一圈,由叔公代表祝福大家健康平安,並勉勵大家用功讀書、事業大展鴻圖,而後大家相互作揖、拜年。林承峯說:「至今我們仍維持家族拜拜和拜年的傳統。」

拜拜時各家帶來鞭炮,最後結束時,將所有的鞭炮串在一起,長達70、80公尺,然後掛在一百多年的蓮霧樹上,一路拉到大門口。林承峯說:「小時候我真的好想點鞭炮,好不容易長大一點、終於輪到我,」鞕炮一點著就立刻跑、非常刺激,鞭炮霹哩啪啦地響、足足好幾分鐘之久。點完以後大家開心歡呼和鼓掌,迎接新的一年。

▲前排左三為林獻堂先生,帶領台灣進行一連串溫和抗日運動。

自認成長經驗跟一般人無異

一般認為,在大家族長大應該受到不少約束和規矩,林承峯笑說:「自己的成長經驗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長大以後回想,或許是父母刻意提供這樣的環境。」

從小到大林承峯很好動,小學參加籃球隊和田徑隊,「最棒的是不用參加升旗和午睡。」他回憶,小時候因為太皮,曾經弄壞家裡的古董;有一次他騎在木雕的牛隻上,幻想自己是牛仔,結果把牛角硬生生掰斷,他擔心被罵於是把它藏在沙發縫裡。最後東窗事發,被媽媽罵了一頓。

長大後,林承峯喜歡刺激冒險的活動,在忙碌工作之餘,最愛衝浪和騎越野摩托車。受他的影響,兒子也喜歡運動,父子倆會一起衝浪、騎越野單車,他會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預防危險最好的方法是認識危險,並且充分衡量自己的能力。」

家永遠在那裡

「我爸媽很開明,很多事都讓我們自己決定。」林承峯高中畢業以後就先去當兵,退伍沒多久、23歲就結婚,接著連生3個孩子,很年輕就當爸爸。

對他來說,家庭是一種信念,「家是永遠的,給你絕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當你有這種信念,結婚生子就變得很理所當然,這也是一種世代的傳承。」林承峯說。

3個孩子目前在國外求學和工作,大女兒學醫、二女兒是律師、小兒子學運動復建,林承峯很以他們為傲。至於他們要不要回台、接手家族的事業和工作,林承峯看得很開,「若他們日後有興趣,當然是最好;如果沒有的話,坦白說也沒辦法,這種事無法強求。」

「有些事情不是你怎麼說,而是你怎麼做。」林承峯計劃,未來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家族的業務,給他們一些引導、對家族產生認同感。在此之前,林承峯還是希望孩子們各自擁有發揮的空間和機會,再做決定。

▲林承峯小時候全家福。(圖中立者為林承峯,左一媽媽,左二弟弟,右二爸爸,右一阿嬤)

近年,林承峯接下明台高中董事長、林獻堂博物館館長,以及林氏宗廟常務董事的職務,他很感謝家族的長輩提供機會。作為家族的中壯輩,他不斷思考傳承和承擔的意義:「明台高中為林獻堂先生所創辦(前身為萊園高中),如何將先人重視的教育事業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是我接下來的使命。」

林獻堂博物館也屬於教育性質。博物館藏有3萬多件,每次最多只能展出1千多件,林承峯計劃未來透過舉辧特展,讓大家有機會看到更多的珍貴歷史文物。

「作為霧峰林家的後代,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但同時你必須更努力,將手上的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負家族的名譽,而不是自己標榜是林家的後代,」林承峯有感而發地說。

照片提供/林承峯董事長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