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大稻埕地區做為臺北市之物資集散地,商業活動繁茂,擁有許多百年傳統的老店,更有近百處的文化資產,密度之高為臺北市之冠。其中,位於迪化街一段308號的歷史建築店屋(明善堂),24日舉辦修復動工典禮,不僅宣告這座過往曾作為勸善宣講之用的文化資產即將重獲新生,也為大稻埕過往民間教化勸善的文化歷史留下見證。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明善堂」位於大稻埕迪化街北段,與其他經營店鋪的歷史建築不同,是大稻埕少數以店屋形式設立的宗教空間。建築創建於清末,101年5月8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仍保有一坎一落一過水的格局,原先做為店鋪使用,並於日治時期轉變為宗教空間,直至民國50年代為止,仍不定期有勸善者(說書人)進行「講古」(勸善演說),信眾後代多以「勸善堂」稱之,且與大稻埕地區活躍的善社皆有良好互動關係,是大稻埕地區勸善文化蓬勃發展的具體表徵之一。
然而時代改變,明善堂於50年代後,勸善活動日漸沉寂,由具教化功能的鸞堂善社轉為單純祭祀的私設廟宇,祭祀的神明含括儒釋道三家,成為具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兼容並蓄特色之廟宇。目前明善堂的修復由所有權人自行辦理,依原貌修復建物,修復經費估計約1,400多萬元,預計於114年竣工,未來1樓將規劃設置文史展示空間,讓民眾了解民間信仰的多元與結合特色,為大稻埕更添風貌。
文化局指出,大稻埕的歷史形象向來以商業、傳統產業為主,庶民精神生活層面也以霞海城隍廟為中心,而沒有固定教義或經典的宣講勸善文化則相對式微,時至今日在大稻埕地區也不易再現。明善堂的存在與所留下的歷史痕跡,凸顯了迪化街興盛一時的勸善文化,期待未來「明善堂」修復完成後,能夠串聯周邊不同的歷史建築或宗教活動提升大稻埕北段的活躍性,豐富大稻埕的庶民社會面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