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小心!長期耳鳴治不好恐致永久性聽障 耳鼻喉科醫:耳鳴測定術助攻找解方

13 觀看次數

有耳鳴困擾的人常感覺耳朵不斷傳來煩躁聲響,就診時往往很難說明確切聲音:「嗡嗡聲、滴答聲、轟隆聲…..」,多數人反覆檢查查不出原因,還會誤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或精神上的問題,看診後也未好轉。長期下來逐步影響聽力、睡眠及生活作息,讓心情煩躁也困擾。

耳鳴查不出病因可能是檢查不到位!

早安健康邀請到元景耳鼻喉科、神經專科陳建志醫師、精神專科曾秉濤醫師一起來分享,什麼是耳鳴測定術、磁波刺激術,兩位醫師皆長期致力於耳鳴研究,有多項研究獲醫學期刊認可,且「經顱磁刺激術治療耳鳴」更曾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美國醫學會耳鼻喉專刊》。

Q:為什麼明明有耳鳴困擾,但檢查聽力卻沒有問題?

陳建志醫師:曾有一名67歲家庭主婦,表示近一個月來兩耳會聽見「嗯~嗯~嗯」,像機車怠速時的聲響,每次持續大約半小時,反覆發生影響睡眠。原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神經過敏,先去求診精神科醫師,才被轉介至耳鳴門診。

如果只做一般聽力檢查,其實她聽力反而不錯,聽神經與聽毛功能檢查也完全正常,但為何仍會有聽覺暫留狀況?

最後是透過耳鳴測定術檢查出罹患了耳蝸螺旋韌帶病變,起因於噪音暴露下,耳蝸內側邊負責「剎停」任務的螺旋韌帶韌性不足產生迴音,衍生聽覺過敏,當螺旋韌帶長期持續病變時,會產生耳悶、聽毛受損,嚴重恐出現永久性聽障,所以有耳鳴問題出現應及早至耳鼻喉科求診。

Q:耳鳴是不是沒藥可醫?只能共存?

陳建志醫師:過去門診也常遇上很多人是一開始到耳鼻喉科檢查聽力找不出異樣,又輾轉求診精神科醫師,像無頭蒼蠅般找不到解方,誤以為耳鳴是沒有藥可醫,只能長期忍受或試著共存。

耳鳴並非沒藥醫,只是很難醫。造成耳鳴原因非常多元,才更難以診斷,耳鳴檢查絕不能只看一次兩次初步就判定結果,所以元景結合耳鼻喉科、精神科及神經科,首先透過正確診斷、統整病因、擬定確切治療策略以後,才能接續進行多方整合治療。

Q:什麼是耳鳴測定術?想知道耳鳴確切成因,可以怎麼安排檢查?

陳建志醫師:包含這四種面向:1.耳鳴測定術-擬定治療策略整合性醫療、2.耳鳴腦波-判別耳鳴腦鳴訊號來源、3.立體腦譜圖-即時腦波傳導辨別耳鳴生活影響、4.神經耳科超音波-確認血管狀態評估處置及預後。

耳鳴測定術是以擬定治療策略為目的所安排的檢查,並非⼀般性健康檢查或聽⼒檢查,有想要完整治療耳鳴的病友,才建議安排。如果已使用多種治療仍無法獲得改善,同時有偵測到異常腦波訊號,也有搭配磁波刺激術的治療方式。

Q:什麼是磁波刺激術?什麼情況下的耳鳴治療會搭配呢?

曾秉濤醫師:磁波刺激術也是 rTMS 治療,目前在台灣多是應用在以透過提高腦波活性的方式治療憂鬱症。我們研究後將此磁波刺激術應用於耳鳴治療,藉著電生理性效應及神經細胞內微量化學效應,打破腦鳴迴路,可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症狀與生活品質,研究成果也有發表於《美國醫學會耳鼻喉專刊》。

臨床經驗上就曾有一位56歲陳姓科技業工程師半年前開始聽見尖銳「煞車聲」,持續聽覺敏感,造成焦躁不安、恐慌心悸、手心冒汗,睡覺需靠安眠藥輔助,原本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大導致,經我們檢查出是過敏性內耳炎引發耳鳴,併發重度腦鳴,接受藥物合併磁波刺激術治療,才逐漸緩解於治療2個月後痊癒。也提醒大家,經顱磁刺激有誘發癲癇的風險,因此建議病友應先諮詢專業醫師,評估效益與風險。

建議耳鳴患者平常更應該保護自己的聽力,遠離重噪音的工作或環境,例如不要經常戴耳機聽音樂、不要邊運動邊戴耳機…等;同時要調適身心釋放壓力,避免引發或加重耳鳴感受與症狀,最重要的是應及早接受專科治療。

就醫前自我小檢測:

1.有幾個耳鳴聲?

2.哪個方位?

3.哪個耳朵為主?

4.是持續性還是搏動性的?

5.有迴音嗎?

6.在吵雜或安靜環境中是否加重?

針對持續性耳鳴,可以把以上相關資訊整理提供給醫師,讓檢查也能更有效率。

[醫師簡介]

元景陳建志醫師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專科陳建志醫師

衛福部定耳鼻喉科神經科雙專科醫師

義大癌治療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

健仁醫院神經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元景曾醫師

元景精神專科曾秉濤醫師(博士)

衛福部定精神科專科醫師

睡眠醫學學會專科醫師

亞洲大學助理教授級技術人員

國立中山大學精準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耳鳴研究發表殊榮]

1.台灣失智症學會112年年會暨會員大會論文獎-褪黑激素研究「褪黑激素治療與阿茲海默症整體認知之間的劑量和持續時間依賴性關聯」。

2.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2023 CNS Drugs)(IF 6.497)刊登-暈眩及偏頭痛研究「各種前庭性偏頭痛治療方式之比較」。

3.世界知名百年期刊-物理治療 (2022 Physiotherapy)(IF 3.704) 刊登-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醫學中心之跨團隊復健治療研究「現代技術(運動遊戲和虛擬現實)輔助康復與傳統康復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影響」。

4.2023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IF 6.42) 刊登-研究「非侵入式經顱磁刺術有利於改善癡呆患者之認知功能」。

5.2021 eClinicalMedicine (IF 17.033) 刊登(該期刊在全世界綜合醫學領域排第12名)-研究「藥物對於耳鳴之療效」。

6.2021 QJM (IF 3.452) 刊登,並獲得世界熱門討論論文榜,排名前5.4%-研究「接受過第一劑AZ疫苗後出現可逆性的耳鳴及耳蝸病變」。

7.2022 QJM (IF 3.452) 刊登-研究「使用經顱磁刺激術治療BNP疫苗注射後耳鳴」。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2月28日12:56 • 發布於 02月29日01:00 • 早安健康企劃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

沒有留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