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資金南向流動擴大,港股如何成為最大受惠者?

優分析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03月26日06:28 • 優分析

2025年3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自2023年2月放寬跨境理財通投資規則後,中國投資者開設的帳戶數量在短短四個月內由2.5萬戶激增至9.5萬戶,成長接近四倍,顯示中國內地資金南向配置需求迅速升溫。作為中國與國際市場之間的關鍵金融橋樑,香港在這波資金流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中國政府長期實施資本項目管制,僅透過少數機制允許資金跨境流動,包括港股通、債券通與2021年推出的跨境理財通。其中理財通允許大灣區內地居民投資香港金融機構發行的合資格理財產品。為進一步擴大南向資金規模港方於2023年初放寬該機制的投資限制,顯著提升中國投資者的參與意願,推動資金加速流入香港市場。

在近日舉行的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指出,南向資金將成為未來幾年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他表示:「我們看到來自中國的資金經由香港進一步走向世界的趨勢日益明確,這比起外資流入中國的北向資金,更具成長潛力。」為鞏固這一優勢,金管局正考慮進一步放寬理財通規則,並探索將機制擴展至更多內地城市,以拓寬資金來源。

除了理財通以外,中國透過股票通與債券通進入香港的資金亦持續增長。根據余偉文說法,目前香港股票市場每日成交量中,有20%至30%由中國南向資金貢獻。此外,離岸人民幣金融活動亦顯著增強。2024年,香港人民幣債券發行總額超過1兆人民幣,較三年前翻倍,人民幣貸款餘額則增加至7,500億元,增幅達三倍。這些數據反映,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正在不斷深化。

與此同時,部分中資科技與消費企業近期計劃在香港市場籌資數十億美元,進一步顯示香港市場對企業與投資人具備長期吸引力。余偉文亦指出,北京的刺激政策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例如DeepSeek的發展),正在促使更多長線資金重新進入香港市場,進一步推動市場活躍度。

總結而言,跨境理財通帳戶激增的現象不僅顯示中國南向資金流動的潛力,更凸顯香港在金融制度互通、資本市場連結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核心地位。隨著政策持續優化與資金渠道拓展,香港有望在未來持續受益於中國資金有序出海的結構性趨勢,鞏固其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