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今年第二例漢他 北部20多歲男數度緊急洗腎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更新於 03月11日12:00 • 發布於 03月11日12:00 • Yahoo奇摩新聞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國內今年第二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北部20多歲男性2月中旬開始出現高燒、頭痛、腹瀉等症狀,有幾次緊急洗腎,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合併腎臟症候群。幸經治療已出院,不排除為工作打掃環境時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個案在2月中旬發生高燒、頭痛、腹瀉、食欲變差,曾至診所就醫,但症狀沒有改善,到急診就醫發現,發炎指數上升、腎功能異常,緊急收治住院、給予抗生素治療。

林詠青指出,個案住院期間,腎功能持續惡化,有進行幾次緊急血液透析,經過診斷,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合併腎臟症候群,經支持性療法治療,症狀改善,在住院2周後,於3月上旬出院。

林詠青說明,個案從事餐飲相關工作,自述在工作地點和住家周邊,都沒有看到老鼠出沒,但工作後清潔環境時沒有配戴口罩,不排除環境中有老鼠排泄物,因此遭到感染。

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此個案為今年第二例確診病例。國內今年累計兩例,病例數與過去4年(2021至2024年)同期一至兩例相當,去年累計三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分別為台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各1例)。

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鼠類等齧齒類動物,人類吸入或接觸遭帶有漢他病毒鼠類排泄物或分泌物(包括糞便、尿液、唾液)污染的塵土、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的風險。

疾管署呼籲,「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如發現鼠類排泄物,疾管署提醒,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且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責任主編:于維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