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以為癌末財產全捐出,卻意外活了30年、高齡找不到工作!黃鈴惠:一無所有,但助人讓我快樂

50+好好

更新於 05月06日10:09 • 發布於 05月06日10:07

文/林芳如 攝影/林韋言

編按:曾開公司的黃鈴惠,42歲罹患肝癌。醫師預估她只能活半年, 想想來日無多,她灑脫賣掉房子,幾乎捐出所有。想不到,半年後,她竟意外活了下來!但由於財產已捐出,接下來她四處求職,因年紀卻屢屢碰壁,反而引起她幫助中高齡弱勢族群的心。她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我凌晨3點才睡,很早就起來。」今(2024)年70歲的黃鈴惠,第一次接到《50+》編輯的電話時,一接起來,先說了上面這句話。她說,現在的自己,和20歲時一樣充滿活力。問她活力來源,她回答:「幫助別人。」

黃鈴惠曾任台南成功青商會會長,但就在前景一片看好時,醫師檢查出她的肝臟長了3顆腫瘤,斷言她活不過半年,要她別工作了,去遊山玩水吧。

42歲罹癌後,原本做任何事都很積極的黃鈴惠,突然變得像行屍走肉般,開始封閉自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別人打電話來,她一點也不想接,晚上還得吃藥才能入睡。

「我好像忽然從高樓摔下來。」想到半年後生命即將結束,錢財留著也花不完,黃鈴惠聯繫社福單位,陸續以無名氏身分匿名捐款,並住進醫院的安寧病房,打算安靜地度過餘生。

想不到,半年後,命運開了一個大玩笑:她仍健在。

肝癌病程多半進展快速,患者通常是比醫師預期的餘命更早離開人間,很少有人能挺過鬼門關。因此,黃鈴惠回診時,醫師看到她,忍不住脫口而出:「妳還在?」從此以後,每多活一天,她都覺得像是賺到。

2年後,黃鈴惠曾經到另外一家醫院,醫師向她解釋:「醫師也有誤診的時候,只是未必會讓患者知道。」

68歲求職 放下身段不挑工作

身體健康是好事,不過,想到身上已經沒錢,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黃鈴惠不禁煩惱不已,還因此罹患憂鬱症。

當時,有位精神科醫師告訴她:「得與失是相對的。例如,健康出狀況,會得到許多關懷;得獎以後,卻可能失去很多時間,因為會有許多人找上門。」後來,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黃鈴惠總是會想起那位醫師的話,用得、失2字來化解。

後來,黃鈴惠專心照顧媽媽15年,直到媽媽以96歲高齡離世。2007年和2015年,她還分別歷經視網膜剝離和車禍等考驗。她的公司也因為生意變差而解散。種種考驗,她都選擇一個人面對。

到了68歲,為了謀生,黃鈴惠上人力銀行網站投遞將近100封履歷,卻音訊全無。

黃鈴惠轉變策略,改找可直接面洽的工作,期待以談吐吸引雇主。可惜,每一次相談甚歡後,當對方貌似不經意地提起:「忘了問妳幾歲?」一聽到她回覆68歲後,即以「那妳回去等我的電話」等語婉拒。

好不容易,她找到一家觀光工廠的導覽員職缺。這家觀光工廠的老闆,正好是黃鈴惠以前的學生家長。不料,上班沒多久,即遭逢疫情,老闆召集所有員工,宣布因疫情來襲,團客都不來了,必須裁撤導覽員。不過,現在缺一名清潔人員,有沒有人願意擔任?黃鈴惠一聽,毫不猶豫地舉手,說:「我可以。」

黃鈴惠畢業於實踐大學家政管理系,曾經在美國紐約擔任管家,具備豐富經驗。接下清潔員工作後,她把觀光工廠的冷凍櫃整理得十分乾淨,常被老闆稱讚。

不過,黃鈴惠的同事,不乏20多歲的年輕人。和同事差距40歲,她自嘲,自己不只能當對方的媽媽,還能當阿嬤。「有時候想事情比較慢,同事會覺得我腦筋遲鈍,但其實是我們比較周全。」私下,同事也常冷嘲熱諷:「這把年紀了,還這麼喜歡賺錢,又跑來工作。」不堪職場言語暴力,黃鈴惠主動辭職。

善用勞動部資源 傳授弱勢族群學習專業管家技巧

後來,黃鈴惠看到信義公益基金會的共好計畫正在徵選,她寫了一份計畫書參加,希望能夠透過傳授中高齡專業管家技巧,習得一技之長,幫助中高齡再就業。

剛開始,黃鈴惠的想法是:中高齡族群付費培訓,在這為期一個月的課程,由她傳授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管家。例如,打掃後抹布怎麼擺才專業、如何運用綠色植物美化環境、怎麼選擇清潔用品才不會有刺鼻的味道等。「管家是整體的美化設計工作,不是單純的清潔。」

後來,黃鈴惠發現想像和實際有落差,恐怕難以幫助到中高齡族群中的弱勢族群。弱勢族群雖然需要提升職能,卻不太可能中斷工作學習。「他們通常沒有太多積蓄,這個月賺的錢,就是下個月的房租和生活費。」即使願意參與培訓,結訓後媒合就業機會可能也得等2、3個月才能找到工作,緩不濟急。

幾經思考,黃鈴惠認為應該善用政府資源,例如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日後成案後,符合資格的弱勢學員可免費上課,上課期間甚至還有津貼可領。

一無所有時最勇敢

黃鈴惠坦言,自己的經濟狀況不佳,但看到她的人,大概不會覺得她一毛錢都沒有,因為她總是很快樂。「如果沒有幫助別人,我大概不會這麼快樂。

問黃鈴惠自己生活得都很辛苦,為什麼還願意助人?「幫助弱勢,才能發揮專長。」黃鈴惠解釋,如果只做自己的事,範圍很小,可是有機會幫助別人,就可以把自己以前累積的經驗發揮出來。

經歷是資本,學習是養分,好好發揮,幫助別人其實也幫助我自己。」 今(2024)年9月,她即將就讀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碩士班,再度充實自我、希望用專業助人。

經歷生命的一波三折,黃鈴惠說:「一無所有的時候最勇敢。」

她發現,當自己失去一切時,過去累積的專長和經歷,可以引導她再站起來。而擁有一顆助人的心,則幫助她走出低谷,面朝陽光,充滿朝氣地迎接每一天。(相關閱讀:56歲當照服員,76歲不用人照顧還能照顧他人!劉秀梅:服務長者20年,不易老的秘訣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