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即將登場,其中,5月21日、22日被視為超級黃金週,最多校系選在這天舉辦筆、面試,很多考生誤以為面試沒辦法準備,學霸Podcaster翔哥跟Youtuber王茹都認為,面試還是可以練習的,建議先準備好自我介紹、再掌握面試形式與題型。
重點是,回答時要能夠換位思考,站在教授的角度去想事情。「你談的內容要有『故事性』,幫教授創造記憶點;也要有『關聯性』,讓答題內容跟科系所需要的人才有所連結,」翔哥強調。
翔哥本名王郁翔,台大醫學系畢業,主持Podcast節目《玖零柒nine_o_seven》,常邀請各科系的畢業生上節目分享,希望幫助高中生找到生涯發展方向,也分享許多應考策略、讀書經驗。
王茹的本名王楹茹,現正就讀台大醫科,當年個人申請面試時曾錄取台大、長庚、北醫、成大、高醫等五校的醫學系,堪稱「面試王」;她的Youtube頻道《王茹Elaine Wang》分享許多學習方法,吸引眾多學生朝聖。
》面試的主要類型:個人、團體、跑關
現在面試的形式很多元,王茹指出,最常見的有個人面試、團體面試、跑關面試三種。其中,個人面試可能是一個考生對二至五位教授;團體面試可能有五到十個考生、對一或兩位教授;跑關就是一對一,通常一個小房間就是一個關卡,會有一位教授坐在裡面等考生。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要記得保持禮貌、微笑、坐正、眼睛看著對方說話等等。團體面試時通常會發給考生紙筆,王茹提醒,當大家輪流在自我介紹時,記得筆記下其他考生的名字,以便在贊同、延伸、或反駁對方說法時,可以有禮貌的稱呼對方。
》準備自我介紹,掌握三大重點
一般而言,面試大多會問自我介紹,而在自我介紹後,教授會從中衍生問題、或翻備審資料邊問,王茹強調,自我介紹跟備審資料一樣,必得用心準備、鋪陳,「例如你講到或寫到你曾去匈牙利參加國際交流,就要有心理準備,教授可能會問你當時為什麼想參加這活動。」反過來說,如果考生希望教授問特定問題,也可以在自我介紹中帶到埋梗。
準備自我介紹時,可以先掌握以下三大關鍵:
1、挑三至五個重點妥善詮釋,避免「萬花筒」效應
考生要體認到「我不可能用三分鐘講完過去18年發生的事情」,挑三到五個重點來講就好,不然內容會很亂;王茹曾多次陪伴學弟妹練習面試,她強調,不懂取捨的自我介紹,就像「萬花筒」,每個點看似都很亮、都在閃,但教授聽完了,卻沒有什麼記憶點。
無論挑了什麼事情來說,都要講事件的影響、讓自己學到什麼。「有那些過去的你,才能成就現在的自己,即便是小事,也可能帶來大影響!」翔哥強調,重點在如何詮釋這些事件。
2、要有「故事性」與「關聯性」,鋪陳好梗
在鋪陳自我介紹時的事件時,王茹說,可以按照時序來講,例如從小到大、或從高一到高三;也可以列點,例如從課業方面、興趣方面、比賽方面來講,讓教授聽起來比較有條理,不會「一坨東西擠在一起」。
翔哥則提醒,挑選要講的內容時,得考慮「故事性」與「關聯性」,讓教授聽了能入耳、有印象,不至於聽了之後,覺得「所以呢?」、「然後呢?」。
3、為自己下tag,並用實例佐證個人正面特質
也可以運用一些關鍵字,為自己下tag,讓教授有記憶點。王茹舉例,她當時在面試時,就說自己「能文能舞」,「文」是因為她高中讀高雄女中數理資優班(高瞻班),「舞」則是因為她很會跳舞、曾讀舞蹈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強調自己的某個特質,那就得用一件事情來佐證,真實案例永遠比較有力量。翔哥舉例,他在面試時,講自己「喜歡幫助人」,「我就用我辦過的活動、幫助過的人來舉例,再講到這些事情帶給我什麼影響,導致我想來這裡面試,整串是有邏輯的,是前後呼應的。」
》三大常見題目類型,處變不驚是王道
通常高中的輔導室會蒐集各校系的面試考古題,王茹建議,一定要多多善用,先看過題目,心中有個底。她也歸納,近年來流行的面試題目,有以下三大類型:
第一種是「情境題」。王茹舉例:「今晚你是負責急診的醫生,突然有兩位急診病患送進來,分別是80歲跟18歲,但急診室只剩一台呼吸器,你要把呼吸器給誰?」
情境題大多跟專業相關,是可以準備的,例如要面試醫學系,就得大致掌握醫生的工作環境、現行相關制度等等,其他科系當然也是。
第二種是「時事題」。比方說:「小陳是原住民,原本在獵場合法使用槍枝,卻不小心超出獵場範圍,導致別人受傷,你覺得法律上有沒有什麼漏洞,或該不該懲罰小陳?」
翔哥說,教授有時也想看看考生有沒有看新聞、關心社會,有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價值觀。
第三種是特殊、奇怪的情況。王茹舉例,她在面試成大醫學系時,有一關就是得一邊讀英文文章、一邊陪教授聊天,時間到,教授就問:「這篇英文文章在寫什麼?」也曾碰過,桌上擺著一碗紅豆跟一碗綠豆,教授要求她把紅豆用筷子夾到綠豆中,時間到了,嫌她夾得有點少等等。
還曾聽說,有考生進去面試現場後,發現裡面沒有教授,但有個簾子,伸手拉簾子後,被教授說沒禮貌;或者考場內有兩張椅子,一張是高級電腦椅、一張是學生椅,考生坐了學生椅之後,教授走進來說:「你怎麼坐我椅子?」
王茹說,這類情境,就是要看考生的臨場反應,重點是要處變不驚,無論碰到什麼狀況,都要謙和有禮。
》四種臨場情況,學霸教你這樣應對
在被問到情境題或時事題時,考生因為個人背景知識不同,應答的把握度也不同,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也要有不同的因應策略:
情況1:有想法➝「分方面」,更有條理的陳述
若是有明確想法,知道要回答什麼時,王茹建議,不妨就「列點」或「分方面」,更有條理的陳述。以原住民獵槍題為例,可以說:「這件事情可以分短、中、長期來討論。短期的話,或許我們要斟酌不要那麼嚴格的去懲罰…中期來說,可以修法…至於長期目標,則是透過怎樣的倡議去改變眾人想法…」
除了用「時間軸」來切分,也可以用「影響到的人」來分,例如說:「這件事就政府方面來看…就原住民的角度來看…至於一般民眾的觀點…」王茹強調,運用這樣的小技巧,能把自己的想法更有條理的表達出來,而且這是可以練習的。
情況2:有想法,想出奇制勝➝跳脫框架,展現獨立思考力
如果對教授的提問有想法、有把握,想要「放大招」拚拚看能否出奇制勝,翔哥提醒,可以把握「跳脫框架」的原則;王茹舉例,以急診的題目來說,考生的答案不一定要二選一,「例如你可以回答,要打電話去別間醫院借呼吸器、或看看能否幫病人轉院等等,這種『不順著毛』的回答,教授就會有記憶點。」
「平常就要打開耳朵去聽別人講什麼,多接觸各種聲音。」翔哥說,這是拓展想法與觀點最快的方法,也能培養獨立思考、批判思考的能力,而這是教授很喜歡的特質。
情況3:一時沒想法➝善用「有道理的廢話」,爭取思考時間
假如教授提問後,考生腦中一片空白,王茹分享,可以善用一些拖延小技巧,爭取思考時間。以原住民題為例,可以先說:「針對剛剛這一題,在探討原住民跟其他人之間的權益,根據我看到的新聞介紹,跟我自己的背景知識,我認為…」
王茹強調,就先重複問題一下,爭取一點時間,不至於讓空氣凝結,否則現場愈安靜、考生就愈容易緊張。
情況4:完全沒想法➝承認自己的不足,誠實至上
萬一是自己完全沒想法的題目,王茹建議,可以回答說:「關於這個題目,我其實沒有很了解,我會依照我目前所知道的來回答,如果有錯希望教授給我一些提點…」誠實至上,別不懂裝懂,
如果很不巧的被教授質疑缺點,例如「高一成績怎麼那麼差?」那也得面對,王茹舉例,可以說:「我高一時比較想發展我對社團的興趣,確實有點耽誤課業,但後來我有彌補回來,以至於學測成績還不錯,可以在這裡面試;我社團發展的也不錯…」就開始把話題導向社團帶給自己的收穫。
或者說:「我剛進高中時,確實不太能掌握讀書方法,但後來就找到方法…」翔哥強調,重點在「把故事合理化,導向正面的影響,要記得,有過去的你、才能成就現在的你,把連結做好,說不定還能加分,展現『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
圖片來源:photo-ac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