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直的全新甜點概念店「栗林裏」開幕,將甜點套餐轉化為fine dinning中的前餚、湯品、前菜、主餐、甜點,不只使用台灣水果,連花椰菜、紅椒等蔬果也加入,打破甜點與料理、主食與甜食的界線。
栗林裏以創造「台灣百色」為目標,在不定期更換的菜單中,將主要料理歸化為一款色票,並且打破甜點的既有風味視角,以蒙太奇式的破局思維,但「美味先決」的核心,打造每一季的料理。
主理人之一Wise Chen,從日本料理的板前,到法國料理的薰陶,走進米其林餐廳殿堂後的廚房,從料理師傅到甜點師,非科班出生的Wise,透過對於食材的敏銳、風味的獨特見解、喜愛與客人對話的開朗性格,形塑了屬於自身立於顧客面前的姿態。
他從自身歷練列為經緯,帶著日本、法國、台灣各方烹調手法與食材的經驗,在自己創造的第一間店舖——栗林裏 LiLinLi中,以甜點主廚鮮少使用的食材,打破「甜點即甜食」思維,真真切切地設立的近似板前的吧台甜點服務,透過選材、選器、選物,完整了自己甜點聖殿中的第一盞基石。
另一位主理人Sylvia Chang則是料理科班出生,卻在進入餐飲產業工作時,誤打誤撞走進了甜點的大千世界,Sylvia平實而內斂的性格,與一般同齡的女生有的截然不同的差異。穩重的她走過了連鎖烘焙,進入了米其林餐廳的甜點,在餐飲女性辛苦且難以出頭的世界中,穩穩地、寧靜地創造了自己對於甜點的夢想之境。
與Wise不同,Sylvia總是寧靜地製作著甜點,但行雲流水的動作,不難發現紮實的基本功下,這個安靜的女孩有著已經琢磨而淡淡亮出的光芒。在栗林裏 LiLinLi中,透過Wise設定好的基礎架構,如何讓風味與滋味逐步堆疊而逸散馥郁的香氣的,就是Sylvia了。
以創造「台灣百色」為目標,在不定期更換的菜單中,將主要料理歸化為一款色票,並且打破甜點的既有風味視角、思維,將甜點套餐轉化為Fine Dinning中的前餚、湯品、前菜、主餐、甜點,蒙太奇式的破局思維,以哲學、美學的角度,「美味先決」的核心,打造每一季的料理。
迎賓,以三峽碧螺春,搭配覆蓋蛋白糖霜的紫蘇葉,暖胃、暖心。帶有乳脂香氣、海苔香氣的碧螺春,是主廚的精心之選,一口啜下,在咬下一口帶著甜味的紫蘇,心神靈飄蕩在山、海、原間,溫柔的香氣,使賓客的一天的紊亂得以安適。
前餚,選用66號紅心地瓜、栗子地瓜、菱角地瓜,分別取其保水Q彈、綿密濃香、奶香鬆軟的口味性格,以慢慢弄絲綢乳酪作為內餡,輕雅點綴錯落於地瓜葉製成的塔殼之上。從果至葉,循環且彰顯各自食材性格,同時證明台灣食材精良味美的榮光。
湯品,以黃玉米、水果玉米、糯米玉米,透過不同的烹調方式,呈現於此道湯品料理中。擷取台灣人熟悉的玉米濃湯思維,並且根據玉米的不同口感與風味,於盤忠呈現。帶有乳脂香氣濃郁的玉米漿湯、直接咀嚼的玉米粒、以玉米鬚和清酒熬煮提取製成的糖片,將台灣人幼時對玉米濃湯的憧憬,重新解構後,再次呈現。
前菜,以椪柑、茂谷柑作為食材主軸,透過不同的烹調技法,提取柑橘的香、甜、馨。底部以白花椰菜製成細泥,並以台灣有機香草製成花椰菜香草醬,架構穩定的纖維基底;以椪柑汁製成的義式冰糕,將乳脂與柑橘結合,帶著沙質與綿密口感的冰糕,成為融合天地的乳脂結構;同樣以台灣有機香草製成的餅乾,呈現瓦片樣與脆餅樣,層層交疊間點綴著椪柑汁製成的濃漿,完整了口感的澱粉結構。主廚們在面前輕輕撒上的柑橘粉,圓滿了柑橘的輕盈香氣,為即將到來的主餐拉開序幕。
主餐,以蕎麥可麗餅作為基底,搭配濃縮草莓高湯熬煮新鮮草莓製成的草莓鮮果醬,搭配北海道鮮奶油、澄清番茄水晶凍、紅椒草莓雪酪與醋漬甜椒,並點綴冰花苗與松子,圓滿完整的主餐味型。一如高端餐廳的主餐一般,拿著刀叉享用時,明顯的草莓風味中竄流著番茄、紅椒的芬芳、馨香,而梅子、莓果香調也在交互的搭配下,出現於料理的風味輪中。「每一口都將是前所未有風味的震盪」,這便是這道料理傳遞的真心。
甜點,以關西仙草製成仙草凍,搭配新社巨峰葡萄製成的雪酪,點綴的薰衣草糖水,帶著優雅而令人安寧的氣息,與仙草解毒利水的療效,行程完整安神的結尾甜點。搭配糖煮後的蓮子、枸杞、紅薏仁,以帶有禪意晚霞的姿態,呈現台灣人熟悉的甜點,最為完整套餐的結尾。
走進栗林裏大門的那一刻起,您變身在栗林間,最終,搭配茶與咖啡的結尾點心「黑林」,以栗子製作成的瑪德蓮,搭配巧克力與精選的台灣蜂蜜,無論您搭配的是梨山凍頂,或是台中Stopover為我們調製的熱咖啡,可可、咖啡、蜂蜜、栗子,都將在您身體裡揚起冉冉蒸暈,願,成為您入林最滿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