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陳沂媽針灸「頭扎30針」搭捷運!中醫:扎針有「這動作」非常危險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22年11月04日03:41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臨床困難處在於,針要刺得夠深,才有辦法得氣而產生效果;但超過安全深度範圍,又可能造成意外。如何在針刺安全深度基礎並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需依據身體不同部位的穴位、疾病輕重、患者年齡、身形等決定穴位針刺深度,成為臨床一大考驗。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臨床困難處在於,針要刺得夠深,才有辦法得氣而產生效果;但超過安全深度範圍,又可能造成意外。如何在針刺安全深度基礎並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需依據身體不同部位的穴位、疾病輕重、患者年齡、身形等決定穴位針刺深度,成為臨床一大考驗。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拍攝到有婦人針灸頭上扎30幾根針,一邊搭捷運一邊織毛衣的畫面,原來是網紅陳沂的母親,她也在臉書分享媽媽針灸搭捷運的照片。令人好奇,針灸後可以回家自己拔針嗎?針灸有什麼禁忌要注意呢?中醫師提醒,針灸時有一些部位針刺不可過深,尤其針灸時病患出現這一動作非常危險,甚至可能會有造成氣胸的風險!

針刺安全深度VS.治療效果,是臨床一大考驗!

看到照片上的畫面,令人好奇:針灸的針滯留時間可以這麼長嗎?有又沒有上限?還有一個部位最多扎針數有限制嗎?周宗翰中醫師表示,扎針時間沒有一定的上限,時間太長目前也沒有太多狀況產生,一般大約半小時到1小時就會有治療效果。至於一個部位的最多針數,其實也沒有一定。針灸的臨床困難處在於,針要刺得夠深,才有辦法得氣而產生效果;但超過安全深度範圍,又可能造成意外。如何在針刺安全深度基礎並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需依據身體不同部位的穴位、疾病輕重、患者年齡、身形等決定穴位針刺深度,成為臨床一大考驗。

這些人不宜針刺、這些部位不宜直刺、深刺

對於身體瘦弱、氣血虛弱的患者,針刺手法不宜過強, 並應盡量選用卧位。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者,不宜針刺。婦女懷孕3個月者,不宜針刺其小腹部的穴位。若懷孕3個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針刺。至於三陰交、合谷、昆侖、至陰等一些通經活血的穴位,在懷孕期亦應予禁刺。如婦女行經期間,若非為了調經,亦不應針刺。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以及胸、胁、腰、背等重要器官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心臟腫大、肺氣腫等患者更應注意。

不僅是胸部,接近重要器官的部位,如頭、頸、項、背、腰、胸等,針刺不可過深,刺傷肺組織可能發生氣胸;刺傷血管可能出血;刺傷橫膈膜可能呃逆;刺傷脊髓則可能使人癱瘓。

針灸手機滑不停,中醫:「這非常危險」

所以,病患的配合也是避免針灸意外的關鍵。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過去針灸,病患都願意配合醫師,儘量避免亂移動。但現在滑手機的狀況愈來愈常見,常常針扎在背部,覺得手部動作沒問題,就拿著手機滑不停。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這非常危險,」人體肌肉是互相牽引的,手部肌肉的移動,會連帶影響到背部,這一滑,反而讓針不斷地向內深入肌肉層,就很可能會超過安全深度引起氣胸。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提醒,針灸仍屬侵入性治療,會有一定的風險,接受針灸治療時要能有心理準備。常常病患會因為擔心、害怕,心理壓力也會反映到身體狀況。「只要多放鬆,配合醫師指示不要亂動,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針灸治療過程7點注意

接受針刺治療前,應避免過於飢餓、疲勞或精神過度緊張,否則不宜立即進行針刺。病人開始接受針刺之前,須依照醫師指示擺好適當的體位,暴露施針的部位。至於在針灸治療過程也有以下相關注意事項:

1.使用拔火罐、艾灸治療時,應避免燙傷皮膚。

2.開啟電針機電源前,須確定每一個開關是否已歸零。另外,紅色、黑色接頭不可交叉跨在脊髓兩側、頭部及心臟,電針夾夾在針柄根部,且勿夾到患者的皮膚。

3.使用紅外線時,應避免造成燙傷,且勿直接照射眼睛。

4.使用頻譜儀於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上眼皮無法閉合時,需敷蓋濕紗布。

5.針上灸宜調整針刺的深度或在皮膚上墊以紙片,以防止燒燙傷,並防止艾絨脫落而燒傷皮膚。

6.使用耳針時,應先消毒耳朵局部皮膚之施針部位,埋針處不宜淋濕浸泡,以免埋針部位感染。

7.使用頭皮針針刺前,應作局部常規消毒。

針灸特殊狀況緊急處理原則

如果碰到特殊狀況,也有以下處理原則:

1.暈針休克時,應立即停止針刺,或起出已刺之針,先使患者平臥,再依針灸標準作業程序施行後續處理。

2.發生氣胸、血胸時,宜先量血壓並作胸部 X光檢查,以確定診斷,依氣胸、血胸常規處理。

3.滯針、彎針、斷針、血腫、出血、瘢痕、硬塊、麻痺、灼熱、刺痛等症狀之處理,宜參考針灸標準作業程序施行。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基本上還是不建議患者針灸帶著患部留針離開診所,並不鼓勵這樣的做法,因為針灸的針是感染廢棄物,必需依廢棄針處理:將用過的針集中放置,投入標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黃色標誌之不易穿透容器內。常溫貯存者以一日為限, 5℃以下冷藏貯存者應於七日內,交由委託之合格處理廠商清運並代為處理。如果患者回家後,拔針出血狀況沒有處理好,可能也會有感染風險。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