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律師娘林靜如為產後憂鬱苦2年!就是想不開,站在豔陽下仍滿腦子烏雲,為了孩子,才拼命忍住做可怕的事…

媽媽寶寶

發布於 2020年12月25日07:27

律師娘林靜如跟產後憂鬱纏鬥2年

法律系畢業的林靜如,從事法務工作,同時也是可道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妻子,人稱「律師娘」,在一般人看來,事業和家庭兩如意,人生應該是陽光燦爛的樣子。然而,她在臉書「律師娘講悄悄話」分享,自己生完女兒貝貝後,與產後憂鬱症纏鬥了近兩年的時間,令人十分震驚。
林靜如說,「說真的,這種病沒有得過的人,真的很難想像。包括我自己。」原本樂觀開朗的她,在罹患產後憂鬱症以前,也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想太多,只要往好處想就好了,但在孕期賀爾蒙的震盪下,她才發現罹病後所有症狀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延伸閱讀:歐陽靖產後憂鬱,體悟到媽媽不用為母則強,想哭就哭吧!偽單親靠外婆神隊友給孩子雙倍的母愛

就是想不開!如果不是有孩子,她很難想像會做什麼可怕的事

生病是什麼感覺?林靜如說:「覺得自己像是脫離了軀殼,看著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在活動、行走、說話。
她說,每天一起床就被所有的負面情緒籠罩,覺得世界沒有希望,「坦白說,如果不是有孩子的責任在肩上,我很難想像自己會做出什麼可怕的事。
生病的她,才知道原來人的情緒是有可能不被自己控制的,「原來不是你想要永遠快樂就真的可以一直快樂下去。
林靜如聽了很多人的建議,包括運動、戶外走走、心理諮商,「他們叫我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當然也包括叫我想開一點。」但她大聲吶喊:「可是,都沒有用啊!我就是想不開嘛!我就是覺得生活沒有什麼值得過下去的,即使在艷陽下,我都覺得自己滿腦子的烏雲。
她懶得打扮、不想起床、出門、跟別人講話,她常常在放空中度過一天,整天一事無成。
我覺得自己失能了,本來一個小時就可以寫出的文章,現在一個字也寫不出來,身旁的東西常常不見,聽到別人說話就想發脾氣,頭也常常痛,晚上都沒辦法睡覺,那時候覺得,為什麼上天要讓我這樣,我好想逃離這個世界,好想要……

碰到一位好醫生,對產後憂鬱症病患很重要

她強調,「一開始沒有找到好醫生,也因為生病的關係,沒有好好的服藥,造成病情時好時壞,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亂七八糟。常常在夜裡我忍不住地放聲哭泣,覺得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直到有一天,林靜如遇到一個好醫生,透過減藥、換藥的方式,讓她漸漸脫離藥物的控制,花了將近半年的療程,她說:「我漸漸找回以前的我。
林靜如表示,是一種很普遍的病,它不丟臉,只是剛好找上了她。「憂鬱症不是想不開不是懦弱,而是心生病了,而且任何人都可能,包括你以為自己是個積極開朗的人都一樣。

不要對產後憂鬱的媽媽說:你想太多

她提醒,罹患憂鬱症的人需要包容、需要關心、需要陪伴、需要支持,「但最不需要的就是否定,說他想太多。」她建議,必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協助,並坦承:「真的不是每個醫生都是好醫生,一定要多方比較。
林靜如最後一次去看身心科時,醫生告訴她:「恭喜妳畢業了!」算算日子,她停藥不到1年,她說:「有時候回想產後憂鬱的那兩年,還是很像一場似真似假的惡夢。
(延伸閱讀: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產後憂鬱! 國健署:3-8成婦女都有「產後情緒低落」

每10位產後媽媽,就有一名罹患產後憂鬱症

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位產婦,就有1位罹患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包含生理性(如:荷爾蒙的紊亂)、心理性(如:過高的自我要求或完美傾向)與社會性原因(如:家人的期待或社會的傳統價值觀),發生的時間可能從寶寶誕生後6個月至產後1年間都有機會發生。
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智婉醫師表示,要幫忙判斷自己或家人有沒有產後憂鬱症的可能,目前最常使用的是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可做為一種自我偵測的工具。

圖片來源/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假設若情緒困擾若真的達到可能有產後憂鬱症的程度,強烈建議一定要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專業幫助,和醫師討論合適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

4方法幫助媽媽克服產後憂鬱

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提醒,成為媽媽後,許多挑戰也接踵而來,容易讓產後憂鬱找上門。媽媽首先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並尋求外援以分擔生心理壓力,才能一步步復原,克服產後憂鬱。
1.透過運動、規律作息維持情緒穩定
當媽媽有產後憂鬱時,需要透過運動、規律生活作息維持情緒的平穩。產婦可評估自己的體力、生產完後的狀況,從事瑜珈、伸展、散步等輕度活動即可,重點是讓身體維持「動」的感覺。
2.育兒適時求助,讓身心靈休息
當媽媽已經有中重度憂鬱的情形,切忌將壓力全扛在自己身上,應尋求不同管道分擔勞務。例如:請保母、到月子中心休養,或請求家人幫忙照顧孩子或分擔家事,以獲得時間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媽媽的睡眠時間已經嚴重不足,要把握時間睡覺,但若已經有足夠睡眠時間,也要注重「心靈」上的休息,每天至少預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從事喜歡的休閒娛樂,也可利用空閒時間和丈夫獨處,和另一半聊天、出門散心,都有助於媽媽維持較放鬆的狀態。
3.練習將鬱悶講出來
向家人、朋友傾訴煩惱,通常得以釋放壓力,讓心裡好過一些。但是,許多媽媽難以啟齒自己有產後憂鬱,或擔心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煩惱、被否定而將難過悶在心中。另一半可一併練習分享情緒,由自身做起,協助太太將煩惱說出口。
4.尋求專業人士
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藉由心理支持、維持生活規律作息,慢慢克服憂鬱的情緒。但若是產後重度憂鬱的患者,有時需要借助藥物治療,以防止疾病嚴重影響生活。媽媽除了藉由藥物調節情緒,也可搭配心理諮商,與專業人士對談,為情緒找到出口,或利用張老師專線、生命線,以匿名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心情。
(推薦閱讀:夏如芝生了!體悟到產後媽媽心情會低落,好在女兒小芝麻是貼心女寶,加上老公張捷神隊友貼心陪伴
(推薦閱讀:別因產後憂鬱忽略了「它」!出現想睡、全身無力,要小心是「產後甲狀腺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