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處暑就在8月23日這天,這個時節暑氣雖漸消,但還是相當炎熱,素有「秋老虎」的說法,不少人會在這天吃龍眼、鴨肉、喝酸梅湯養生,另外處暑正好碰上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因此還是有不少民俗禁忌。
23日正式進入「處暑」的節氣,「處」在這裡代表「停止」或「退去」,因為此時三伏天已過去或將近尾聲,處暑就是「暑氣到此為止」的意思。不過台灣地處熱帶,雖然天氣會比小暑、大暑時稍涼,還是頗為炎熱,甚至有「處暑,會曝死老鼠」的俗諺,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避暑遮陽,更要留心早晚溫差加大;另外處暑畢竟在農曆七月內,民俗禁忌上會建議鬼月期間,為了安全考量,還是最好盡量避免戲水。
處暑吃什麼?
處暑的上一個節氣是「立秋」,在意義上雖已進入秋季,但實際上暑氣還未完全退卻,因此這段時間也被稱為「秋老虎」。在這樣天氣冷熱交替的時節,傳統上會特別注重養生,因為暑氣有「燥」的特質,所以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燒烤等刺激食物,反而還是應該以清淡為主。
傳統習俗上,福州人會在處暑吃「龍眼配稀飯」,因為龍眼有滋補養氣的溫補作用,天熱的時候容易消耗熱量,這時候吃龍眼配稀飯據說可以補氣血;有些地方則會喝酸梅湯,或是喝點藥茶,因為身體容易在處暑時產生「秋燥」,傳統認為秋燥可以用「吃苦」來清熱退火,順便滋養肺部。
有些地區則是用「吃鴨」的方式對抗欲消未消的暑氣,因為鴨子帶點涼性,可以滋陰清熱,養胃補血、利水消腫等,不少人都會在這天吃鴨;另外最普遍的還有會在這個時節吃些冬瓜、百合、白蘿蔔、蓮子、芹菜、梨子、甘蔗、等帶有涼性的蔬菜水果。
處暑民俗活動
處暑後天氣開始逐漸轉涼,但還不到完全變冷的時候,古人常會趁這個秋高氣爽的時節出遊;浙江沿海則會在這個時候歡慶「開漁節」,渡過了夏季漫長的休漁時光後,即將迎來漁獲豐收的秋季,因此沿海人家都會在此時歡送漁民出海,也衍生許多熱鬧的相關活動。
有個和處暑相關的俗諺是:「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意思就是指此時天氣變化劇烈,容易豪雨成災淹水,所以有的地方也會特別「拜土地」,祈求土地不受災殃侵襲,年年都可以大豐收。
處暑禁忌
處暑落在農曆七月內,有些地方會「放河燈」引渡無主孤魂野鬼,或是普渡在水裡遇難的水鬼,這時候也常有不同形式的普渡活動,比如會搭壇架棚做祭祀,或是像「搶孤」這樣的活動,不過搶孤由於是人擠人的大型活動,相當容易招致意外,雖然現代做好了很多防護措施,近兩年也因為疫情影響,這些民俗活動難以舉行,但如果有參與相關活動的話,還是要特別注意自身安全。
處暑天氣尚熱,很多人都會到河邊、海邊戲水,民俗上認為尚在鬼月容易有「抓交替」的情況發生,普渡本身就是一種提醒,希望民眾多留意自身安全,最好避免在此時戲水;另外處暑的暑氣未過,加上台灣環境潮濕,食物容易腐敗變質,也必須特別注意飲食衛生。
更多推薦:
● 韓版立體醫用口罩必收!夢幻薰衣紫、奶茶杏莫蘭迪色,還有潮人必備撞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