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秒懂!準公共化托育補助、育兒津貼新制這樣領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8年08月09日15:30 • 發布於 2018年08月09日00:00
秒懂!準公共化托育補助、育兒津貼新制這樣領
秒懂!準公共化托育補助、育兒津貼新制這樣領

 

為了解決低生育率的少子化危機及減輕家長經濟負擔,行政院端出「托育準公共化」政策,適用於有0~2歲嬰幼兒的家庭。然而,托育準公共化及育兒津貼新制已經從8/1開始上路,但仍是有許多家長分不清舊制與新制的差別,真的有優於舊制嗎?甚至有家長認為新制反而領更少,引發諸多不滿。

首先,家長們要先知道,不管是新制或舊制,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都只能擇一請領,簡單來說,孩子送托或請保母是領取「托育補助」;孩子由家長自己帶則是領「育兒津貼」。只是比較特別的是,舊制裡的托育補助中,有上課結訓或考取保母證照的爺奶帶孫則可以領托育補助;但新制中,爺奶屬於三等親以內,所以改領育兒津貼,可領到孩子未滿5歲。

 

*育兒津貼新舊制比較

*托育補助新舊制比較

看完上面的比較圖,還是不懂可以繼續看下列QA:

Q1:原本領舊制的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8月要重新申請嗎?

如果家長原本就有在領舊制的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不需要重新申請。

若是8月以後要申請者:

1.育兒津貼:至兒童戶籍所地的鄉鎮市區公所申請。

2.托育補助:送托後15天內至托育服務中心或送托單位申請。

 

Q2:請有保母證照的爺奶幫忙照顧孩子,托育補助比舊制少了500元?

衛福部解釋,主要是因為親屬托育屬於家庭內照顧的一環,因此將原親屬托育補助配合新制轉型為領2,500元育兒津貼;再加上新制中育兒津貼擴大可以領至兒童未滿5歲,就長遠來看,確實減輕家庭育兒負擔。也就是說,雖然有保母證照的親屬照顧未滿2歲的孩子較舊制少領500元,但政府將補助時間拉長到未滿5歲,對整體家庭而言受益更多。

此外,對於沒有證照但完成126小時培訓課程的親屬,原本只可領2,000元,轉成新制後,反而多了500元。

 

Q3:托育中心或保母還沒決定是否加入準公共化怎麼辦?

由於托育新制有2個月的緩衝時間(到9/30),若送托機構或保母還未決定是否與政府簽約,家長9月時會暫時領不到8月的補助款,但如果送托機構或保母在9月30日以前完成簽約,家長可在10月同時領到8、9月的托育補助。

  

Q4:如果送托機構或保母到9/30都不願意加入準公共化,補助怎麼給?  

這樣一來,家長9月仍會暫時領不到8月的補助款,直到9/30確認您的托育單位未與政府簽約,會視同家長自行照顧,系統從10月開始則會自動轉為新制的「育兒津貼」,家長在10月時就會領到8、9月的育兒津貼。

 

Q5:托育單位會不會漲價?

新制上路後,更多父母擔心的是托育單位(托嬰中心、保母)順勢漲價,甚至以各種名目收取額外費用。

這點家長別擔心,《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5條中有針對居家式管理服務訂出定價機制,由地方政府召集學者或專家、居家托育員代表、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代表、家長團體代表、婦女團體代表、勞工團體代表,協調、研究、審議及諮詢居家式托育服務、收退費、人員薪資、監督考核等相關事宜,根據各縣市物價規範收費標準,透過系統管理托育單位的收費情形,避免調漲效應。

 

Q6:居住地額外的補助會不會有影響?

實施舊制時,除了中央的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以外,各縣市都有額外增加的補助,轉成新制後,許多家長也會擔心原本地方政府的額外補助是否會退場,以下幫您整理各縣市目前公布的補助方式。

臺北市

臺北市托育政策新舊制一覽表.jpg
臺北市托育政策新舊制一覽表.jpg

育兒津貼:

臺北市的育兒津貼與中央育兒津貼僅能擇一請領,因此若未送托同樣領2,500元,但可以領到孩子5歲。

托育補助:

北市新舊制送托公共化與準公共化補助表.png
北市新舊制送托公共化與準公共化補助表.png

*送托單位加入準公共化:可領中央的6,000元,加上北市加碼的4,000元,最少每月可領10,000元。也就是說居家保母及私立托嬰中心費用最高可補助1萬元;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及公共托育家園,家長也僅需自付5,500或7,500元。

*送托單位沒加入準公共化:可領原本的友善托育3000,加上臺北市2500育兒津貼。

詳情

 

新北市

育兒津貼:

領取中央育兒津貼,沒變。

托育補助:

家長送托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補助措施一樣持續,沒有改變。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進一步指出,凡送托新北市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家長,原有的權益不會改變,若這些參加聯盟的私托業者或保母,再與政府簽訂準公共化托育服務契約,則家長可領8,000元(送保母)或9,000元(送私托)補助。

若未送托,而由阿公阿嬤或親屬自己帶,則只能領取育兒津貼2,500元。

詳情

 

桃園市

2%28142%29.jpg
2%28142%29.jpg

育兒津貼:

原本桃園市育兒津貼可與中央育兒津貼併領,但新制後只能擇一。今年8/1新制開始前申請的育兒津貼,則維持3,000元,領至孩子3歲。8/1以後申請的則與中央同步為2,500元。

托育補助:

*送托單位加入準公共化:送托給加入準公共化的保母除了中央的6,000元以外,桃園市府再加碼補助1,000元;加入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則是加碼2,000元。

*送托單位沒加入準公共化:可與桃園市府的育兒津貼擇優領取。

詳情

 

臺中市

育兒津貼:

領取中央育兒津貼,沒變。

托育補助:

*送托單位加入準公共化:臺中市府社會局將延續「托育一條龍」模式,只要幼兒接受合作單位的居家及托嬰中心的托育服務,0~2歲可領中央的6000元,而2~未滿6歲幼兒托育,社會局依舊提供3,000元補助。

*送托單位沒加入準公共化:如果保母或托嬰中心暫不加入,基於信賴保護及維護家長送托兒童權益,除了可領取中央的育兒津貼以外,社會局會維持補助托育一條龍「平價托育費用」每月3,000元至今年12月31日。

詳情

 

雲林縣

爺奶顧孫補助不退場,除了中央補助的2,500元的育兒津貼,雲林縣再加碼:一般家庭每月2,000元、中低收入戶3,000元、低收入戶4,000元;再如祖父母若取得保母技術士證照,再各加1,000元。

 

高雄市

托育補助:

「高雄市夜間工作家庭保母托育費用補助」接軌中央少子女化對策補助,今年8月1日以前申請的會保障領到孩子5歲為止,8/1以後則不再補助新案。

詳情

 

屏東縣

8c7a6998-1a49-4229-b1d0-351ef1ca43d6.jpg
8c7a6998-1a49-4229-b1d0-351ef1ca43d6.jpg

托育補助:

2018年7月底前已通過屏東縣舊制托育補助加碼者,8月起未加入準公共化托育及親屬保母之幼兒,依原金額補助至該名兒童滿2歲止,家長也不需重新提出申請。

詳情

 

若針對新制還有任何疑問,請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將有專人為您解答~

此外,衛福部也架設「新制專區」,提供常見的QA等資訊解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