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常見的意外事故,通常發生於車禍或是跌倒受傷。但你知道骨折後,還可以買什麼保險嗎?
大仁這篇,就是要來解答「骨折後投保」這件事情。
以下是某位保戶在(大仁的LINE)上詢問,說朋友骨折了,想請問有什麼保險可以規劃:
首先大仁要先說一個很多人常見的錯誤觀念:
「為什麼總是要等待事情發生,生病了,意外來了,才想到要保險呢?」
保險規劃是未雨綢繆,不是等到颱風天到了才急急忙忙的準備。
在談「骨折後」的核保之前,大仁先簡單介紹一下核保會考量到的四個危險因素:
(1)增加型的危險。
(2)減少型的危險。
(3)固定型的危險。
(4)混合型的危險。
1增加型的危險
這種危險會隨著時間增加,越來越嚴重,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就是一種標準的增加型的危險因素。
面對增加型的危險,保險公司通常是以加費或除外來承保。
2減少型的危險
這種是會隨著時間增加,逐漸減少危險性的。
例如「骨折後恢復、已痊癒的腸胃炎」等,這些都是危險性會逐漸減少的。
面對減少型的危險,保險公司大多正常承保。
但也有一些比較謹慎的核保人員,會採取一年到三年的批註除外,等期間過後證明沒有問題,可提出取消除外的申請。
3固定型的危險
危險已經固定下來,例如耳朵失聰,眼睛失明或截肢。
這種情況已經不會再有增加或減少危險的可能。
這時保險公司通常會以除外做為承保,少數可能會限制投保金額或直接拒保。
4混合型的危險
前面大仁提到了「增加、減少、固定」三種危險因素,但實務上有可能同時混雜一種至三種的危險,這種就叫做混合型。
例如車禍骨折的人(減少型危險),擁有高血壓(增加型危險),然後左耳失聰(固定型)。
這種混合型就得個別判斷,沒有一個核保標準可參考。
前面有提到,骨折為「減少型危險」,會隨著時間慢慢恢復,危險性慢慢減少。
BUT!最重要的BUT來了!
由於「骨折後」傷勢還沒完全復原,假設這個時候如果不幸發生另外一個意外事故。
保險公司很難去判斷,這個傷勢到底是投保之前的骨折,還是投保後的意外造成的。
每個險種,對「骨折」的核保結果不同
所以在每個險種的核保下,結果可能不一樣:
【壽險】:骨折情況若不嚴重,不危及死亡率,壽險可以正常承保。
【失能扶助險】:骨折情況若不嚴重,可正常承保,少數情況除外。
【長期照顧險】:如果骨折的情況可能符合照護情況,通常延期觀察。
【重大疾病險】:危險性無關,可正常承保。
【重大傷病險】:危險性無關,可正常承保(但有些保險公司對此核保較為嚴格,可能會延期觀察)。
【癌症險】:危險性無關,可正常承保。
【意外險,死亡失能部份】:骨折部位未達失能程度,可正常承保。
【意外險,醫療部份】:延期觀察,等痊癒後可正常承保。
【醫療日額手術險,實支實付】:延期觀察,等痊癒後可正常承保。
延伸閱讀:核保醫學跟臨床醫學的不同
以上為大仁的個人核保經驗判斷,並不代表所有保險公司的統一核保標準。
如果投保的內容,有可能理賠到骨折,那麼「骨折後沒多久」的通常會採取延期承保。
如果投保的內容,跟骨折引發的理賠無關,通常可以正常承保。
大仁前面提到的,是保險公司正常的核保程序。
BUT!你看到BUT就要知道細節來了!
意外險的「告知事項」並沒有問到「骨折」。
也沒有針對「五年內,有無住院天數七天以上」這個項目做詢問。
延伸閱讀:【原來,要保書的告知事項要這樣看】
意外險的告知事項比較寬鬆
例如上圖,是大仁隨機找的,某間產險公司意外險的告知事項。
在告知事項沒問到的情況下,做好回答(有問到的就回答)。
即使你是剛骨折,也是可以順利投保意外險的喔!
PS:投保時務必針對詢問事項誠實告知,假設有一份告知事項有問到骨折,那你就得據實說明喔!
大仁前面講,即使骨折沒多久,也可以投保意外險。
但請注意,務必注意,保險是理賠投保後的事故,不會理賠投保前發生的。
所以可以投保意外險,並不代表這個意外險就可以理賠你的骨折。
投保意外險 → 發生意外 → 可以理賠。
發生意外 → 投保意外險 → 不會理賠投保前的事故。
保險是在不幸發生之前規劃的
所以千萬不要搞錯,以為大仁說可以投保,就代表可以用新投保的意外險,去申請投保之前的骨折傷勢。這是錯誤的觀念喔!
如果可以這樣的話,大家都等發生意外,再來買保險就好了,對吧?
大仁一開始有提到,保險是未雨綢繆,事故還沒發生之前的準備。
也許這次的骨折,你因為沒有保險,而無法申請理賠。
但接下來,你一定要買保險,因為人生不會只有一次的事故。
這次是好運骨折而已,下次呢?失能?癱瘓?癌症?甚至死亡……?
希望這篇能讓你對「骨折後」的投保有所認識,也記得請身邊所有骨折的朋友們,趕快去加保意外險吧!
(畢竟什麼時候要第二次的骨折還不知道呢)
這篇就介紹到這邊,大仁有機會再介紹,針對「骨折」可以投保什麼保險。
本文由淺談保險觀念專欄作家-保經大仁授權轉載,原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