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攀樹體驗!攀樹小百科:為什麼要攀樹?對樹木有影響嗎?攀樹有危險嗎?

台灣好食材

更新於 2018年11月06日09:09 • 發布於 2018年11月05日16:00 • 圖文/《樹上看見的世界:攀樹人與老樹、巨木的空中相遇》(麥浩斯出版)

為什麼要攀樹?攀樹是怎麼樣的運動?攀樹技術當初發展的目的,是因應林業及伐木的需求衍生而來,現在也成為一種休閒活動,藉由攀樹讓人們親近大自然的活動,甚至達到森林治療效果。藉由攀樹更了解樹木,進而去愛護、重視我們的樹木及環境!

攀樹夜宿樹上吊床,好像美夢成真。
攀樹夜宿樹上吊床,好像美夢成真。

工作攀樹
工作攀樹技術運用諸如樹木修剪、危樹移除、樹冠層調查、種子採集及攀樹比賽等,這些需要較為複雜的攀樹技術及較多的攀樹器材,風險也相對提高。
休閒攀樹
大致包含了攀樹體驗、攀樹露營等,需要的技術與器材也相對基本及單純,主要代表為國際攀樹人組織。休閒攀樹活動主要是藉由最為簡單的攀樹技術,讓參與者能攀爬到樹木上,除了親近樹木外,更可藉由這種活動進行環境教育與宣導。

工作攀樹技術運用諸如樹木修剪、樹上採集工作。
工作攀樹技術運用諸如樹木修剪、樹上採集工作。

攀樹有危險嗎?
這題答案絕對是肯定的,但比起用「危險」這字眼,我想用「風險」可能更為恰當。就如同登山、攀岩、游泳、騎自行車、跑步有風險。了解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才是避免「危險」的根本。
若是單純的休閒攀樹,主要就是學習如何判斷樹木的健康,以及怎麼選擇適當的樹木枝椏來設置攀樹繩,並懂得判讀周遭環境(例如蜂類的影響,這通常最有立即危險),這樣基本上就已足夠,此外也要不斷提升自己攀樹的技術。
至於工作的攀樹修樹,風險便大為提高。更需要熟習其他工具的使用與注意事項,例如使用鏈鋸應該穿戴安全防護裝備,包含降噪的耳罩、防鋸褲、手套、護目鏡等,而且不只要能在地面上熟練使用,更要能在樹上操作。

大小朋友都可進行攀樹體驗。
大小朋友都可進行攀樹體驗。

攀樹對樹木有影響嗎?
攀樹肯定會對樹有影響,但影響程度則要視樹種而定。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影響就是攀樹繩對樹皮的摩擦。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我們會建議大家在攀樹時加裝樹木保護器,在有保護器的狀態下,幾乎能完全免除攀樹繩在樹皮上磨擦的影響。
在《攀樹人》一書中,作者詹姆斯.艾爾德里德(James Aldred)也提過相同的經驗:「樹的強壯比我們想像的大多了,用刀在樹上砍出痕跡,可能都還只是在其厚壯的樹皮外層,連真正內層的樹皮都還沒碰觸到。」不過我們仍必須要考慮到樹種差異及磨擦頻率。

加裝樹木保護器,避免攀樹繩對樹皮的摩擦。
加裝樹木保護器,避免攀樹繩對樹皮的摩擦。

強風經常會將樹木的枝椏吹斷,颱風則更甚於此。對樹木維護不當的人為影響,通常又比天災更大,諸如修剪不當、樹穴保留太小,還有種植樹木時未將包覆土球的不織布拆除,而導致所謂的「尿布樹」,這種樹更容易在強風下傾倒。當然,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對樹所產生的影響就更大了。
與上述種種情形相比,攀樹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而且我始終相信,攀樹的人肯定會更愛護樹木。

推薦閱讀
《樹上看見的世界:攀樹人與老樹、巨木的空中相遇》

跟著攀樹師鴨子攀上樹
看見臺灣老樹、巨木的樹頂風景
每一棵樹,都是獨特的相遇

‧翁恒斌分享在從事樹木修剪與保育的工作,攀樹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恐懼,以及徜徉樹冠的讚嘆與省思。
‧十餘棵臺灣名樹、老樹、神木巡禮,逾百幅照片,紀錄攀樹過程、樹上住客與風景。
‧攀樹師有哪些工作?怎麼開始體驗攀樹?收錄關於「攀樹」的基礎知識與QA,了解如何與樹木更親近。

加入台灣好食材 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