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伴侶相似還是互補好?解析愛情成長三階段:你不必變成某種形狀才能去愛|為你點歌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4年04月24日13:30 • 發布於 2024年04月25日13:30 • 海苔熊

親愛的海苔熊:

愛情,讓我對生命的看法產生了巨大的轉變。年輕時的我很樂觀快樂,雖然家境普通,但也過得十分充實。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意識到,除了親情和友情,世界上還存在著另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

當我無法解釋自己為何會如此強烈地表達情感,當我感受到那股自然而然的情感需求時,我便踏入了愛情的河流。

原本,我以為愛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求攜手一生一世。然而,隨著感情的深化,我發現愛情遠比想像中複雜,甚至讓我感到難以理解。後來,我終於明白,唯有了解自己,才能去愛他人。

愛情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和愛的能力,就貿然接受和付出愛,是對自己和他人都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感,很容易在感情中造成傷害。難道這也是人生的修行之一嗎?

好想知道,我到底需要怎樣的人生伴侶,到底是要跟自己相似還是互補?找個跟自己相似的會有多一點安全感,但我發覺互補的吸引力好像大一點,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要異中求同,還是求同存異,好矛盾······。

by 小黑兔(點播時間:2024/3/30 下午 1:51:46)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親愛的小黑兔:

愛情是一個隨著年紀會不斷增長的修煉。每個人的戀愛經驗可能會隨著年齡有不同的「升級」,大家可以想像玩 RPG 的角色扮演遊戲!

第一階段,大概在 12 歲左右,你可能會第一個有那種怦然心動,對隔壁班或者是鄰座的同學有喜歡的這種感覺,這感覺通常來自於跟你身邊很類似的,有共同經驗的人;此外,你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感覺叫做「崇拜」[1]。你會覺得他好帥哦,他走路的時候、講話的方式,那些種種樣子是你所沒有的。

第二個階段會進入到青少年期,在 12 歲到 20 歲這段期間,我們會開始對於愛還有性產生好奇。看網路上面很多的戲劇、漫畫動畫等等。想要透過身體的觸碰、跟其他人牽手擁抱,開始產生這「心癢癢」的感覺,身體的第二性徵開始產生。

你會跟同齡身邊的人學怎麼樣開始談戀愛、建立一些關係,比方說怎麼接吻,怎麼擁抱,怎麼壁咚這些。所以他有點像是一個戀愛啟蒙跟學習的時間點。這個時候,你看什麼樣的教材就變得非常重要[2]。

到了大學、甚至開始出社會工作,就會進入第三個階段。那成年期跟之前的青少年期有什麼不一樣呢?

你會開始進入所謂的「角色」的階段。角色的意思是說,你不是只有談戀愛而已,你會需要有一些事業上的角色,比方說你是公司的職員,你是家裡面的老大,你是某一個家庭裡面的支柱。反正你身上會分擔不同的角色。

你不只是對方的另外一半而已。如果你有結婚生小孩,你可能還是小孩的爸爸或媽媽等等。所以在角色加入的情況下,你們談的就不只是感情而已,還有很多的義務責任得扛在身上。

(同場加映:【A Couple Minutes】為什麼在一起久了之後,互補反而從優點變成了缺點?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Katerina Holmes on Pexels

愛情成長三階段

階段名稱 常見年齡區間 階段特色 第一階段:喜歡與崇拜 12 歲左右 初次感受到怦然心動,對同學朋友產生喜歡與崇拜之情。 第二階段:學習與愛情價值觀 12~20 歲 對愛情與性產生好奇,透過觀看戲劇、漫畫學習戀愛知識、價值觀、態度與技巧。 第三階段:角色與義務 20 歲以後 承擔更多社會與家庭角色,如職員、家庭支柱等,感情以外的義務增多。

前述這是一般來說,親密關係的三個發展階段。等級一是「喜歡跟崇拜」的階段,等級二是關於「學習跟愛情價值觀」的階段,等級三就會進入到「角色義務」的階段[3]。

但不論你現在在哪一個階段,你需要面對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愛情?有的人可能會在第一個階段就開始想,有人會第二個階段開始想,有的人可能三個階段走完之後,一腳踩進棺材都還沒想過。

你在信件裡面提到一件事:好像要把自己修好、完全瞭解自己,才能夠往前進、才能夠去談戀愛。我自己是比較不同意這樣的想法啦~

因為如果你真的要「完全」瞭解自己的話,可能這天會遙遙無期,那你這輩子乾脆不要談戀愛就好了(笑),因為日子有點太漫長了。所以我比較建議的方式是,你可以透過一邊學習,一邊找尋自己,一邊談戀愛。這一路上一定會跌跌撞撞,對方也一樣。所以你不一定要逼迫自己要變成某種形狀,長成某個樣子才去談戀愛。

(猜你想看:互補還是相似?該想的是如何建造健康的親密關係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

心理學 OK 繃

有關相似跟互補,其實最古早的有兩個陣營在討論說到底是相似好還是互補好。

  • 相似派:Byrne(1971)[4]提出一個相似吸引理論(Similarity-Attraction Theory),人們傾向於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可能是在價值觀、信仰、興趣、愛好、人格特質等不同的層面。人跟人之間能夠互相理解跟共鳴,可以降低更多的衝突跟不確定性,關係會比較和諧和穩定,所以我們會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比較好。他發現,如果你被告知「跟你互動這個人他在態度上跟你有比較高的相似性」,你對這個人的喜愛程度也會因此而增加。

  • Winch(1958)(Complementarity-Attraction Theory)[5]這個看起來是很古老的理論,為什麼還有人支持?因為實際上你會發現,好像我們蠻多時候都會跟被自己個性蠻不一樣的人給「勾起」一些東西,怎麼會這樣?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他跟你很不像,你會就是被他給拉走?因為人會去找和自身缺陷互補的、能填補自己洞的這個人在一起,透過填補自己這個洞,來達到某一種內心的平衡。比方說,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性付出的人,你就去找一個習慣性接收的人。那反過來,如果你是一個總是「接收」的那個人,就會去找一個總是「給」的那個人。

因為這兩個理論都有許多的研究支持,所以目前變成兩大陣營。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

不過我自己的想法是「二階段理論」(又稱之為「過濾器理論」,Filter Theory)[6]。就初始階段而言,可能相似性是比較重要的,也就是說剛認識的時候你們至少在態度跟價值觀上不會有太大差別,不然如果你們連想法都不一樣,光兩三句話就吵起來了。

所以一開始至少態度上面要比較雷同;但隨著時間漸漸認識更多一點之後,我們會希望對方跟自己比較不一樣,畢竟他都跟你一樣就很無聊了,所以一定要跟你有些地方不同,這個「不同」會讓你看到他身上更多元的部分,然後你會覺得:「哎!這個很有趣哦!」,永遠都會發現新的東西,先有一部分相似,再有些部分是互補。

目前看起來,好像相似性在一開始占了重要的地位。不過凡事總有例外,2023 年一個快速約會(Speedating)研究,找了 397 位在 18~28 歲之間的異性戀單身成人,約會之後,他們被問:在這個約會的過程當中你覺得約會的品質怎麼樣、聊的過程合得來嗎、兩個人在聊的過程舒適嗎、愉快嗎?他吸引你嗎?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題目是:「你覺得對方的人格特質是什麼?他是一個外向的人嗎?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嗎?」

總之,最後可以算出兩個指標,一個是「實際人格相似性」(Actual Personality Similarityy),一個是「知覺人格相似性」(Perceptual Personality Similarity)。不論如何,他發現這兩個相似性的指標都和他們事後評估對方的吸引力之間是無關的,意思是說,性格相似的人,其實不一定比較能夠吸引對方。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Thirdman on Pexels

其實,我們看單一因素是無法去預測任何吸引力指標的。你會被這個人吸引,或者你會想跟這個人在一起,有太多太多的因素組合在一起;而且,就算你跟這個人在一起,也不保證你跟他在一起之後會永遠幸福。所以,通常在感情研究裡面,我們會問三個問題:

  • 你會跟誰在一起?

  • 在一起之後,你會不會快樂?

  • 會不會在一起很久。

關於第一個問題,你跟這個人會不會在一起,那有太多太多因素了,可能是外貌,他的聲音、嗓音,是不是你喜歡的,他態度會不會跟你一樣,你會不會常常看到他,會不會常常跟他見面。

這些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光是「會不會跟他在一起」,影響因素就非常多;再來,跟這人在一起會不會快樂,除了前面講的種種因素之外,還有很多溝通的情境、講話會不會有一些彼此互相貶低的狀況、雙方彈性如何,能不能夠容忍彼此差異等等。

所以,快不快樂因素影響因素又更多。最後一個指標更是複雜:如果在一起很久但是不快樂,這樣算是一個好的指標嗎?

所以我覺得小黑兔問的這個問題「我到底要跟誰在一起」,或者是「我到底是不是要修好自己才算是可以跟一個人在一起」,真的是一個大哉問!

儘管如此,還是可以給出一個方向,就是就像是他在這一首《愛情教我們的事》歌詞所說,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情裡面學會的事情,並不是說我們要選誰,或者是跟誰在一起叫做幸運,而是嗯,我們可能要找到某種勇敢。

這種勇敢是學會「不放棄」的勇敢。

多麼幸運 找到你

多麼堅定 我愛你

面對命運 好多難題 學不會放棄

多麼幸運 擁抱你

多麼遺憾 失去你

多麼可惜 錯過愛情

學會刻骨銘心 懷念都是你

不是說學會不要放棄這個人哦(因為他如果很爛你還是要會放棄他啦),而是學會不放棄去經營一段關係的勇敢――經營你和自己的關係,而不是經營你和對方的關係。

聽起來有點心靈雞湯,但是我的意思是說,當你跟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定會勾起很多很多不舒服的感覺,因為他會對應到好多小時候你和家人依附的經驗跟感受。

那些你以前沒有被好好對待的、那些以前被忽視的、那些你以前認為理所當然的,在這段關係裡面都會像照妖鏡一樣被照出來。所以當你看到這個人,你發現有好多你討厭的東西被照出來的時候,你就得一個一個一個去面對它。

但你要學會不放棄地,去把這些一個一個你不想要面對的東西撿回來,去陪他,去看他,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度過。

這是很難的,因為都是很醜陋、很髒的東西。

伴侶
伴侶

圖片|Photo by Uriel Mont on Pexels

但不放棄,是我們在愛情裡面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散場之後,可能大家各奔東西,那些美好,可能沒有東西可以取代的了。那些你們屬於你們之間的那些好的回憶,那些微笑,那些充滿歡笑淚水的日子,可能沒有辦法再回到以前了。

那些幸運的日子,那些堅定的日子,那些屬於你們之間,專屬你跟他的回憶可能就凍結在那一刻了。可是你仍然擁有你自己,你要相信,你所擁有的這個自己,是別人帶不走的。就算他離開了,他也帶不走。

就像你說的,愛情是一個在所有的人際關係當中,一種很難被解釋的情感。很多人在感情受了很多次傷之後,可能會害怕再去愛人,害怕再去被愛,可能嘟囔著說:「我不敢再涉入一段關係了,因為愛總是讓我受傷!」但是叫著、嚷著,可最後若遇到自己很愛的人,還是會一腳就深陷其中。

愛就是會推你去面向那些,你平常都不敢、也不願意去面對的改變。矛盾點,其實同時也是改變點,正是因為愛情總是會開啟人的各種面向,總是會挖出那些你內心不安和渴望,它像是一把鑰匙,能帶你去開啟,那些你還沒抵達的彼方。

延伸閱讀:

劉嘉玲與梁朝偉:愛情是不合卻互補,看似水火不容,卻獨一無二
劉嘉玲與梁朝偉:愛情是不合卻互補,看似水火不容,卻獨一無二

劉嘉玲與梁朝偉:愛情是不合卻互補,看似水火不容,卻獨一無二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