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27日公布112年全台灣公共圖書館的借閱統計,民眾去年進館次數、借閱總冊數雙雙突破1億次,創下歷年新高峰。國圖館長王涵青表示,數據雙雙創新高,顯示全民閱讀力不斷提升,疫情也改變民眾閱讀習慣,大家除了進館借閱紙本書,電子書借閱量仍不斷提升達991萬冊,正式進入電子書的閱讀時代。
綜合紙本與電子書借閱情形,112年最受歡迎出版社前五名分別為遠流、天下文化、三采文化、采實文化、親子天下,這些出版社所出版的版品,分別在各類圖書排行榜中,上榜了14冊至24冊不等。
0-5 歲嬰幼兒圖書榜前十名
哪些書最多人借?0到5歲嬰幼兒讀物中,台灣繪本創作者嶄露頭角,共有8本本土繪本入榜。包含透過童趣十足的方式說明暖身操與游泳動作的《朱瑞福的游泳課》,以及描繪記憶中的過年的《好忙的除夕》,還有敘說企鵝與保育員的友誼故事《企鵝演奏會》等。
日本翻譯繪本也受小小朋友們喜愛,如宮西達也的《超神奇種子舖》、苅田澄子的《年糕去澡堂》、柴田啟子的《麵包小偷》。
112年 0-5 歲嬰幼兒圖書榜前十名 排名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小老鼠愛數學 愛倫諾.梅等人 遠見天下文化 2 超神奇種子舖 宮西達也 小魯文化 3 年糕去澡堂 苅田澄子 道聲 4 朱瑞福的游泳課 賴曉妍、賴馬 親子天下 5 好忙的除夕 翁藝珊 信誼基金 6 麵包小偷 柴田啟子 采實文化 7 企鵝演奏會 陳彥伶 信誼基金 8 媽媽,買綠豆! 曾陽晴 信誼基金 9 市場街最後一站 馬特.德拉佩尼亞 遠見天下文化 10 好餓的毛毛蟲 艾爾.卡爾 上誼文化
6-11 歲學童圖書榜前十名
6到11歲學童借閱圖書中,依出版社來分,三采文化、親子天下分別有10部、3部系列圖書入榜,且深受學童喜愛。最愛歡迎的知識學習漫畫如《科學實驗王》、《植物大戰殭屍》、《怪傑佐羅力》、《神奇柑仔店》、《達克比辦案》等,學童可以閱讀有趣的漫畫內容,獲得豐富的知識。
112年 6-11 歲學童圖書榜前十名 排名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科學實驗王 Story a. 三采文化 2 植物大戰殭屍 笑江南 狗狗圖書 3 楓之谷大冒險 宋道樹 三采文化 4 奇先生妙小姐 哈格里夫茲 喜樂亞 5 楓之谷數學神偷 宋道樹 三采文化 6 神奇柑仔店 廣嶋玲子 親子天下 7 怪傑佐羅力 原裕 親子天下 8 屁屁偵探讀本 Troll 遠流 9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肥志 野人文化 10 科學賽車王 Comic Farm 三采文化
年度讀者最愛圖書榜前五名
綜觀112年民眾閱讀興趣,年度讀者最愛圖書排行榜冠軍,是連續四年皆入榜的《原子習慣》,心理哲學書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位居第三。其餘榜上名單,以投資理財類圖書最受民眾喜愛,一共佔有7席次,包含《股息 Cover 我每一天》、《致富心態》、《人生實用商學院》等。
112年 讀者最愛圖書榜前5名 排名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詹姆斯.克利爾 方智 2 股息 Cover 我每一天:600張存股達人絕活全公開 大俠武林 Smart智富 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羅伯.狄保德 三采文化 4 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摩根.豪瑟 遠見天下文化 5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賴佩霞 早安財經
而單看疫情後成為民眾閱讀首選的電子書,《原子習慣》為買斷型電子書排行冠軍。計次型電子書排行冠軍為兒童版的解憂雜貨店、廣嶋玲子所著的《神奇柑仔店》,第二名為兼顧動物認知、故事閱讀與自我探索的知識繪本《小兔子的超能力》。
6到11歲學童借閱量成長最多,男性借閱冊數首度超越女性
至於誰最愛借書?根據全國公圖借閱量分析,在去年1億837萬的入館人次中,圖書館閱讀主力為35到44歲壯年讀者,但相較於前一年度,成長最快的是6到11歲小學生,其次為0到5歲嬰幼兒,兩個正在培育閱讀素養的族群;65歲以上銀髮族群在閱讀上的發展潛力也很大。
分析民眾喜愛的閱讀主題,以語言文學類作品排行第1名,佔整體借閱量53.81%。不同性別讀者的借閱情形,過去都是女性讀者超越男性讀者,今年首度由男性超前達5,958萬冊、佔50.78%,女性則借閱5,774萬冊、佔49.22%。但不分性別,男女讀者同樣都喜愛語言文學主題,其次則為應用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圖書。
攤開全國閱讀地圖,苗栗縣三灣鄉最愛看書,每人平均借26.06冊;台中市人均借6.68冊,是借閱冊書最高的直轄市。此外,桃園市居民最愛去圖書館,每人每年到館6.79次,也是全國最高,台東縣鹿野鄉居民到館次數6.52次居全國第二;台北市高達9成民眾都有圖書館借閱證,占比是全國最高。
各縣市圖書館也推薦去年「愛閱達人」,南投縣國小一年級學生吳侑恩年僅6歲,是年紀最小的達人,從小在媽媽的陪伴下參與許多圖書館、藝文中心的活動,她最愛的書是《我們的星期六》、《蛤蜊從哪裡來?》、《藍鬍子的故事》。她說,在書中可以學到好多知識,許多不知道的知識或內容,都可以透過手機或圖書找到答案。
(責任編輯:劉映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