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下半身肥胖、小腹鬆軟,常感覺疲倦、無精打采?很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惹的禍。中醫師表示,減脂排濕不建議使用節食方式,日常飲食應少冰品冷飲等寒性食物,多吃去濕飲食幫助利水消腫,並推薦3款利濕消腫茶飲,加上2大穴位及睡前運動,能有效消除體內水濕痰濁。
中醫:水濕痰濁累積體內形成膏脂,便成為脂肪
中醫認為,當體內臟腑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會產生不能被身體利用的代謝產物,中醫稱作「病理產物」,包括水濕、痰濁等等,累積在體內會形成「膏脂」,也就是所謂的脂肪。廖婉絨中醫師表示,就形質而言,清稀者為「水濕」,稠濁者為「痰飲」,也就是說,剛開始停留在體內的「水濕」如果沒有盡早排除,鬱積在體內久了就會變成「痰濁」。
一般而言,中醫理論又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比較好理解,就是指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住環境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內濕則多是由人體自身的臟腑功能協調失衡所生。中醫觀點認為「脾失健運,濕由內生」,也就是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就會造成「水濕痰濁」等病理產物停留在體內後形成內濕。尤其嗜吃冰品或生冷寒性食物,重甜或重鹹等加工品食物,酒類等,最直接損傷的就是脾胃功能,容易導致內濕鬱積在體內。
中醫認為,肥胖體質多由體質陽虛、痰濕過重等造成,就臨床症狀表現來看,可概分為2種類型,快來檢視一下你的濕氣症狀有哪些?
一、水濕型肥胖體質
臨床表現:
.肉較鬆軟。
.體型偏下半身肥胖。
.常覺四肢關節沈重腫脹。
.頭昏沉重感,就像有濕毛巾裹在頭上。
.口中常有粘膩感。
.大便軟黏如爛泥,感覺排不乾淨,甚至腹瀉。
.女性白帶分泌物多,色白、質清稀如水狀,無腥臭味。
.皮膚容易長濕疹、汗皰疹。
二、痰濁型肥胖體質
臨床表現:
.肉較硬實。
.體型除了下半身肥胖,還加上中廣肥胖。
.除了四肢關節沈重腫脹外,還出現肢體麻木,彎曲伸展不易的症狀。
.除了頭昏沉重感,甚至出現眩暈嘔吐症狀。
.容易嘔吐、泛酸,口吐黏液。
.大便黏濁臭穢,感覺排不乾淨。
.女性陰道及尿道經常反覆感染。
.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炎或是氣喘等病史。
.胸悶,呼吸不暢,經常咳嗽痰多。
.皮膚容易長痘痘、膿疱,及其它頑強難治的皮膚病。
.容易在體內多處形成息肉、囊腫。
廖婉絨中醫師指出,通常「水腫」病理產物較易剷除,一旦鬱積在體內成「痰濁」,不僅臨床病症較嚴重,病程較長,病情纏綿反覆,也比較難剷除治療。尤其現代人多外食,常吃口味重、油膩飲食,對脾胃傷害大,濕氣也會日漸累積,袪濕養生要從日常飲食做起。
避免體內濕氣過重,少吃4類食物
1.避吃寒性食物:如冰品冷飲、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生菜沙拉、生魚片等。
2.做菜時少加鹽:也要避免加辣椒醬、沙茶醬、豆瓣醬、甜麵醬、番茄醬、蠔油等鹽分多的醬料,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
3.少吃加工食品:如煙燻火腿、香腸、魚肉鬆、魚丸、肉丸等,這些加工食品大多含較多的鹽分或添加味精。
4.少吃各式醃漬品:如豆腐乳、醬菜、榨菜、泡菜、蜜餞等,這些看不見的鹽分,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下肚,使水分滯留在體內。
排除體內多餘濕氣,多吃2大類食物
1.多食健脾益氣的食物:例如胚芽米、五穀雜糧、玉米、地瓜、南瓜、胡蘿蔔、豆類,以及蛋類、乳類、魚類等高品質蛋白質食物,可補充體力,消除疲勞。
2.可吃利水消腫的食物:例如冬瓜、絲瓜、黃瓜、薏仁、紅豆、生薑、鯽魚、鯉魚、蛤仔等。但注意冬瓜、絲瓜、黃瓜等屬性偏涼,建議加屬性偏溫的生薑一起食用。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脾虛則肉偏鬆軟,而且韌帶鬆弛無力,除了多食利濕消腫飲食,在運動上建議多鍛鍊肌肉,特別需加強鍛鍊下半身腿部的肌群,可進行如滑步機、踏步機、快走、慢跑、飛輪等運動,藉由肌肉的收縮,促進血液、淋巴循環,消除體內水濕痰濁。
針對不同濕氣體質,廖婉絨中醫師推薦3款利濕消腫茶飲,有助改善不同部位的肥胖。
中醫推薦3款利濕消腫茶飲,消除不同部位肥胖
【黃耆袪濕茶】
藥材:黃耆10克、茯苓6克、白朮3克。
作法:
1.將上述材料洗淨裝入藥袋中,放入保溫杯裡。
2.加入800cc熱水浸泡15分鐘後即可飲用。
3.也可加入1000cc的飲用水,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煎煮15分鐘
功效:健脾消腫,補氣提臀。
適用對象:水濕型肥胖體質的臀部肥胖。
【桂枝消腫茶】
藥材:桂枝6克,白茅根3克,生甘草3克
作法:
1.將上述材料洗淨裝入藥袋中,放入保溫杯裡。
2.加入800cc熱水浸泡15分鐘後即可飲用。
3.也可加入1000cc的飲用水,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煎煮15分鐘
功效:利尿消腫,通脈袪寒,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環。
適用對象:水濕型肥胖體質的腿部水腫肥胖。
【陳皮山楂消脹茶】
藥材:陳皮10克,山楂6克,栝蔞仁3克,厚朴3克
作法:
1.將上述材料洗淨裝入藥袋中,放入保溫杯裡。
2.加入800cc熱水浸泡15分鐘後即可飲用。
3.也可加入1000cc的飲用水,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煎煮15分鐘
功效:袪痰化濁,消脹解膩。
適用對象:痰濁型肥胖體質的中廣型肥胖。
2大穴位+睡前運動1招,改善下肢水腫
1.【三陰交穴】
位置:內踝尖上方3寸(相當於四指併攏寬度),脛骨後緣凹陷處。
按摩方式:坐著將一隻腿盤起來,用大拇指按壓穴位,按壓5秒鐘再放開,重複30下,左右兩腳輪替按,一天至少三回。
功效:三陰交是「脾經」、「腎經」、「肝經」三條經脈交會穴,除了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改善下肢水腫,還能調理月經,改善婦科諸疾患,調節荷爾蒙分泌,是婦科要穴。
2.【陰陵泉穴】
位置:膝蓋彎曲到底,膝內側橫紋端凹陷處
按摩方式:坐著將一隻腿盤起來,用大拇指按壓穴位,按壓5秒鐘再放開,重複30下,左右兩腳輪替按,一天至少三回。
功效:陰陵泉為「脾經」之合水穴,擅於治濕,有利水消腫之功。
按摩時機:長期久坐辦公室或久站的人,到了下午和傍晚會覺得腿部腫脹,可以坐在椅子上將腿盤起來勤加按摩。
3.【足踝幫浦運動】
執行時機:睡覺前勤作,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快速消除水腫。
動作:將雙腳斜靠在牆上,或是墊棉被或枕頭在雙腳下,注意雙腳的高度要高於心臟。雙側腳板往上勾5秒後,再往下踩5秒,交替作50下。
功效:藉著足踝彎曲(往上勾動作)及伸直(往下踩動作),類似幫浦的作用,將下肢的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送到心臟,可以消除下半身腫脹;此外足踝往上勾的動作,還可以拉筋,緩解小腿後側緊繃的肌肉,美化腿部線條。
濕邪是萬病根源!廖婉絨中醫師提醒,女性白帶分泌物多,通常是濕氣在體內的症狀之一,容易導致反覆陰道發炎感染,近而導致骨盆腔發炎,甚至造成不易受孕。此外,痰濕體質也容易形成子宮息肉、卵巢囊腫、多囊性卵巢、子宮肌瘤等婦科問題;以及像是脂肪瘤,乳房纖維囊腫,乳房腺瘤等問題,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留言 1
旺
直接看醫生,省得看這麼長的文章很累。
2022年06月17日10:35
顯示全部